吴晓江:在欧洲反思中国城市“仿欧风”

作者:发布时间:2007-11-11浏览次数:830

 

—— 欧行城市风貌启示录之三

 

 

 

城市变迁的悖论图景

 

无论在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卢森堡,还是在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对于我,一位来自拥有中国最多数量的欧式建筑历史遗产的大都市——上海的观光者,当见到数百年来留存的各式风格的历史建筑时,不免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浮想起上海这座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城市,近年来出现的两幅悖论性的变化图景。

一幅图景是,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大楼和欧式近代住宅,在旧区改造、楼盘开发、拓宽道路过程中被拆毁,有的被改建得失去原有面目。 上海一些曾为近代租界的历史地段固有的“欧陆风情”,因环境的盲目改造、现代建筑大量兴建而消失。如淮海路襄阳公园旁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原来外墙有圣母壁画,宝蓝色圆顶上的十字架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教堂钟声悠扬。而现在教堂的空间环境已被旁边竖起的高楼所破坏,教堂昔日风光亦不复存在。欧式花园住宅区中的普希金铜像街心花园,是该历史地段俄罗斯文化风貌的标志物,中俄友谊礼仪活动场所。可惜这座纪念碑花园原先开阔幽静的空间环境,已被周围新建高大的现代型楼房所破坏。

另一幅图景是,在新区开发和旧区改造中又大量兴建“欧陆风情”的楼宇、会所、住宅、花园、广场、别墅和街区。有的新住宅楼盘为了显示“豪门”、“贵府”的气派,大院门口建起了古罗马式的凯旋门,大院广场建起了模仿巴黎先贤祠和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大圆顶的会所。其实,将炫耀和颂扬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外征伐扩张胜利功绩纪念碑的罗马凯旋门复制品般到住宅区入口,将安息着法国历史伟人的先贤祠这样的罗马复兴式纪念建筑、圣保罗大教堂这样的宗教建筑仿造物坐落宅院之中,造成居住环境形象的扭曲,使人分不清这里究竟是温馨的家园,还是庄严的纪念性或宗教性场所。有的新建政府大楼生搬硬套欧洲古典建筑样式和建筑语汇,如希腊罗马式大立柱、山墙,加上了欧洲王宫金色大圆顶,楼外欧式花园广场竖起了粗糙的方尖碑。有的政府办公楼完全建成威严的罗马复兴式或华美的巴洛克式。这不仅使政府给人们造成崇洋尊古的形象,傲气凌人的尊贵感,而且使新建筑丧失了中国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超越现代主义的选择

 

国内城市为什么出现“仿欧风”?我看,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们对于多年来城市普遍营造形式单调乏味的现代主义建筑、“国际风格”建筑产生反感,追求形式丰富、讲究装饰、体现华贵的建筑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源于欧洲工业革命浪潮。工业文明的兴起,城市化的推进,需要不同于自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欧洲古典建筑的新型建筑,诸如厂房、仓库、火车站、大型桥梁、百货商场、商务办公大楼、交易场所、博览会大展馆等,需要大批量中低价的商品化住房。这就要求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实用性、经济性,施工的快速性。古典建筑,如教堂、宫殿、府邸和其他公共建筑的营造,讲究装饰,追求形式,耗资巨大,旷日持久。佛罗伦萨主教堂建造历时165年,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为120年,举倾国之力营造较快的凡尔赛宫也耗费16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源头代表作伦敦水晶宫采用钢铁、玻璃等新材料和新工艺,仅花4个月就建成。现代主义建筑象征的艾菲尔铁塔,由二三百个工人在17个月内建成。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强调建筑的实用功能,要求建筑的形式服从功能,去掉古典建筑繁复浮华的装饰,使建筑造型简洁明朗,能以工业生产方式快速建造。19世纪末在美国采用钢结构框架兴建高层楼房的芝加哥建筑学派,20世纪前期发明钢结构玻璃幕墙方盒子楼房的德国包豪斯建筑学派,极大地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广泛发展,以至各国在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都出现了简洁几何形体、造型大同小异的国际风格建筑。

当形式过于简单化、装饰贫乏、平淡冷漠的水泥盒子、玻璃盒子愈来愈多地占据各个城市时,城市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多样性悄然消失。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国际风格”建筑产生了厌恶,渴望寻回富有个性和人情味、讲究艺术装饰、传承历史文脉的建筑形式。20世纪70年代西方建筑界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企图超越现代主义建筑工业化、机器化、非个性化的僵化风格和弊端,复活被现代主义屏弃的优秀建筑艺术装饰和审美趣味,强调建筑设计与地域自然环境特点,与地方历史文脉,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联和融合,要求建筑设计体现特定的文化隐喻、精神质感和人性化要求。巴黎拉戴芳斯新凯旋门、悉尼海湾帆船造型的歌剧院等都表现了后现代主义风格。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优秀作品在改革开放的上海也有所涌现。这些建筑体现了时代精神、地域特色和民族形式三要素融合。上海浦东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金茂大厦,是融合着这三要素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精品。它的设计一反美国纽约、芝加哥现代主义的摩天大楼单调、呆板的玻璃盒样式,奇妙地融合了中国宝塔建筑的艺术造型,气势宏伟而不失精巧灵秀,是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化气派的完美结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征。东方明珠电视塔下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大楼,也展现了后现代主义风格。滨临黄浦江的主体建筑的两端,放置着象征全球化意义的大玻璃球体,具有鲜明的现代风格和时代特征,与东方明珠塔玻璃球体形成对景和衬景。呈弧形的主体建筑立面,恰当汲取了欧式古典装饰要素和细部刻画艺术,浮雕式的希腊罗马立柱间隔着拱形大窗框,使现代的简洁和古典的高雅融为一体,与浦江西岸的欧式历史建筑形成文脉上的呼应。海鸥展翅象征的浦东国际机场主建筑,也是体现这座滨海大都市地域特征和腾飞形象的后现代主义杰作。

 

“仿欧风”:时代精神的背反,地域形象的扭曲

 

然而,在超越现代主义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不少公共建筑的兴建和住宅开发盲目仿造欧洲古典建筑的复古风气,在现代建筑上粗劣拼贴欧洲古典建筑符号和语汇的崇洋风尚,扭曲了当今中国城市形象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其实,19世纪的欧洲曾兴起过复兴古典建筑的浪潮,在英、法、德、奥、比、俄等国,纷纷出现希腊复兴、罗马复兴、哥特复兴、巴洛克复兴的府邸、国会大厦、法院、博物馆、大学楼房、歌剧院、城门、城堡、纪念殿、纪念碑、别墅、庄园和城市住宅等。欧洲建筑舞台上盛演的这场古典复兴热闹场面,建筑史家称之为20世纪现代建筑革命前夜的“古代建筑的谢幕戏”。古典复兴的一时辉煌,不过是古代晚期建筑进入黄昏的一抹晚霞。

如今,我们已走进了21世纪,在中国城市重演欧洲古典建筑复兴的历史闹剧,把昨日黄昏的回光返照当作今朝的锦绣风光,实在不合时宜。不错,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提倡风格多元化,可以适当吸收欧洲古典建筑的典雅、壮穆、庄严和华贵等美学元素,但更注重建筑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多元性。而国内一些城市在超越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热衷于将欧洲古典建筑的立柱、山花、浮雕、拱券、窗楣、栏杆、柱廊、塔亭、尖顶等生硬拼装在现代建筑上,试图构成后现代主义作品,以至于在现代建筑上畸形地长出哥特式古堡尖顶、文艺复兴式大穹顶、巴洛克式塔亭等。许多住宅楼盘喜欢设置欧式花园、喷泉、雕塑,采用欧化宅名,如“雅典花园”、“罗马花园”、“莱茵风尚”、“剑桥景苑”、“阳光威尼斯”、“路易凯旋宫”等。在“欧陆风”劲吹的城区里,中国地域风貌、环境特征和文化符号荡然无存,造成本土居民的民族身份感、文化认同感、家园归宿感的迷失。

诚然,强调新城区建设和新楼盘开发要有地域特色,并非意味一概排斥外国建筑样式和建筑语汇。个别仿造外国优秀古典建筑和异国情调的小区,诸如松江区的泰晤士小镇等,让本土人们有机会体验异国风情,从上海历史地形成的包容外来文明多样性的城市性格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应当倡扬时代精神、民族形式和地域特征的完美结合。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核心精神所在。

 

               《社会观察》月刊2006年第1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