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动态  科研成果
【智库声音】解放日报 | 殷啸虎:从官重公慎 立身贵廉明

本文刊载于2023年6月20日《解放日报》12版:思想周刊/文史/广告

在浩若烟海的古诗中,有许多歌颂廉洁、倡导廉政的诗歌。它们通过韵律化的艺术方式,生动形象地诠释和弘扬清正廉明的价值观,引导官吏勤政爱民。

陈子昂有一首《座右铭》,其中写道“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强调把公正谨慎、清正廉洁作为为官的第一要务。李白在《赠友人》中进一步提出,“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杜牧在《不寝》诗中,更是直言“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中国历史上,上自三公宰相,下至州县小吏,以清正廉洁著称者史不绝书,他们也成为后代诗人颂扬的对象。

比如,张继在《题严陵钓台》中,借歌颂汉代隐士严光,提醒世人“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又如,杜璚有一首《送陈信致仕归》:公辞荣禄赋归田,又却苏民馈赆钱。一任此身贫到骨,只留清节与人传!

值得一提的是,古诗中不少歌颂廉政的诗歌的作者,本身也是清官廉吏。

包拯在任端州知州时,写有一首《书端州郡斋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这首诗表明了包拯廉洁自律的准则与操守,既是自勉,也是励人。

相比《书端州郡斋壁》,包拯的另一首《拒寿礼》可能更为著名: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不可念叨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

同包拯一样,于谦也是一位操守廉洁的名臣。除了那首著名的《石灰吟》之外,他还写下《入京》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按照当时官场的惯例,地方官任满进京时都会带一些土特产馈送高官权贵。但于谦进京时,不仅什么都不带,还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官场陋习的不满,并因此留下“两袖清风”的典故。

被明穆宗誉为“直谏诸臣之首”的杨继盛,也借一首言志诗表达了相似的情怀: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在古代廉政诗歌中,不乏教育与勉励子孙后代传承清正廉洁的内容。南宋孝宗时的宰相陈俊卿在《示二子》中写道:兴来文字三杯酒,老去生涯万卷书。遗汝子孙清白在,不须厦屋太渠渠。

明朝耿鸣世的夫人徐氏,也写有一首著名的《寄子诗》:家内平安告尔知,田园岁入有余资。丝毫不用南中物,好做清官答圣时。

唐人陈璠的《临刑诗》,则是一首堪称反面教材的诗。他在宿州太守任上,因贪污被处极刑。临刑之前,索笔写下这首诗: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

(殷啸虎,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来源:解放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