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面对“数字难题”——超五成受访上海老年人首选志愿者驻点服务

发布者:晓因摘编发布时间:2021-12-14浏览次数:40

你了解上海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吗?他们手机APP的使用情况如何?目前面临哪些问题?对于当下社会开展的数字化助老服务,他们有着怎样的评价?……

关于这些问题,近日,解放日报文化传播中心联合支付宝公益基金会、蓝马甲共同发起的《上海社区老年人“数字生活”需求调研观察报告》为之提供了参考维度。调研发现,超过90%的受访老年人使用过手机APP,八成以上受访者对“数字技术赋能生活便利性”较为认可;然而,他们在使用手机APP时也面临一些相对集中的问题;相比电话客服,受访的上海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区里的手机教学服务。

真实而具体的“数字鸿沟”

四成以上受访老年人表示APP操作流程复杂,近七成倾向于向晚辈求助

“手机页面上的‘红包免费领’能不能点?”“网络社交平台上的养生文章是真是假?”“我看别人都在转,就也相信了。”其实,对于很多老年人而言,这种困惑心理并不独有,在迈进数字生活的同时,他们都面临着“数字鸿沟”的境遇。

调研结果显示,让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敬而远之”的理由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操作流程复杂,看不懂功能键,不知道点哪里”是受访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第一大“拦路虎”;“无法辨别广告或未知链接,担心被骗”“不知道哪个APP能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也让部分受访老年人迷失在众多信息中。

其实,在“数字鸿沟”背后,还潜藏着一道看不见的“心理鸿沟”。在调研中,家住浦东新区的周裕林表示,不愿意看到女儿一脸不耐烦、嫌弃的样子。也有老年人表示,“手机阿拉伐白相额”“教了也记不住”。“一些老年人之所以排斥智能支付,一方面是不会用,更主要的原因是不敢用,怕手机中毒、资金不安全。”蓝马甲志愿者丁诗佳表示,“我们蓝马甲就是想解决老年人不敢用、不会用的问题。”

今年4月,支付宝公益基金会发起“蓝马甲”行动,通过社区驻点,每周固定时间向老年人提供面对面智能手机教学和答疑。

每周三,在陆家嘴为老服务中心、曹杨新村街道武宁片区的百姓会客厅的进门处,蓝马甲都会支起一个“关爱老人便民服务站”的易拉宝,上面写着“手机买菜怎么用?手机打车有点难?医院预约有疑问?手机缴费太复杂?”等问题,这些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的问题,都可以问蓝马甲。“这4个问题也是老年人的高频提问,有老人连续3周都会来提问,可能这次学会了保存照片,下次再学习手机打车。”蓝马甲志愿者李爽说。

“数字助老”彰显城市温度

超五成受访老年人选择线下志愿者沟通指导,线下讲座培训受欢迎

那么,类似蓝马甲这样走到社区里,看似使用“笨”办法的助老服务效果怎么样?据调研结果,52%的受访老年人倾向于接受志愿者的教学指导,45%的受访老年人倾向于选择讲座培训。同时,上海银发族对志愿者服务频率提出了要求——最好一周一次。部分受访者还提出,希望有更多能听懂上海方言、会说上海方言的年轻人来做志愿者,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字化技能。

近几年,上海市政府和各类企业机构、团体组织在数字化领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老工作。也通过电视、手机APP、线下驻点的形式,把手机教学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

今年4月,面向老年观众的“乐龄申城·G生活”百视通IPTV电视官方平台正式上线,通过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帮助老年人尽快融入智慧城市。7月,上海启动“数字伙伴计划”,从改造互联网应用、建设“一键通”场景、线上线下培训等方面入手,努力让老年人、残障人士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掉队”。同时,上海200多个银行、手机运营厅也设立起了微驻点。

调研结果显示,约45%的受访上海老年人曾了解或参与过由街道社区组织的手机APP使用培训和答疑活动,且参加过的人群中,约39%表示“有所收获,并能在日后运用所学”,但也有29%的受访老年人表示“培训现场有收获,但之后容易遗忘”。

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第七届上海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丁波涛表示,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助老机制,包括招募“信息助力员”深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数字技术咨询和数字化应用帮办服务、由老年志愿者担任“数字体验官”体验各类智能化设备和软件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等,是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做法。类似蓝马甲社区这样的驻点,看得见摸得着,时间又固定,符合老年人需求,能让老年人可以实实在在获得帮助。

上海银发族“数字生活”多面观

超九成受访老年人使用过手机APP 手机应用覆盖生活多个方面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也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老年人“数字生活”需求全方位显现。调研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老年人表示使用过手机APP,且近六成受访老年人每日手机APP使用时长集中在15小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出示健康码、信息登记”成为受访老年人最活跃的手机APP使用场景。此外,在社交媒体上聊天、网上购物、外卖订餐、开展文化学习和娱乐活动、在网上缴纳水电费等,也成为不少受访老年人的生活新技能。

那么,数字化技术是否为老年人带来了便利?对此,八成以上受访老年人表示比较赞同。不过,受访者杨晓清指出:“方便是方便,但也带来诸多不便——比如以前出门可以在路边叫车,现在不通过手机,叫个车是很困难的,基本意味着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得跟手机绑定了。”一位爷叔更是坦言:“老年人接受能力差,数字化不能只为年轻人提供方便,更应该考虑怎么方便老年人。”

在丁波涛看来,未来除了进一步扩大助老服务的范围,还要具有前瞻性思维,即在数字化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事先参照老年人的特点和习惯来规划数字网络和应用,而不是等网络和应用建好之后再数字化助老。例如,老年人对于网络带宽使用要求不高,但对费用十分敏感,因此在城市网络建设时应当保留一些低价甚至免费的网络接入手段;再如,在开发手机APP时,不应按年轻人的使用模式进行开发,再进行适老化改造,而应当从一开始就考虑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兴趣特点、审美风格等,为老年人量身打造专用版本。

同时,丁波涛也提醒道,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约28%的受访老年人每天使用手机APP时间超过3小时,甚至还有4%的受访老年人超过5小时。长时间在手机上刷资讯或在社交媒体上聊天,既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也增加了个人权益被侵害的风险。因此,在数字化助老过程中,也要引导老年人合理上网,适可而止。

来源:《解放日报》 2021-12-14


原文链接:面对“数字难题”——超五成受访上海老年人首选志愿者驻点服务 上海/专题-解放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