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版》2010年6月21日 第14版“新论”发表郭洁敏研究员的“努力提升‘公共空间意识’”。全文如下:
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但它的外延必将超出世博园区,使整个上海成为人们认识和理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现实对象。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上海人都是“世博元素”,是世博主题间接的体现者和演绎者。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穿睡衣上街等“小事”,既不属于法律范围,也难以摆上道德法庭,它们到底是“民族习惯”、“文化差异”无可厚非,还是因其“不合适”而加以摒弃?这在前一时期颇有些争议。诚然,这些习惯习俗由来已久,很有些文化的“根底”。然而,文化不等同于文明,需要不断进行扬弃和更新。
具体而言,文化与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即人化”,是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文明,则是文化的升华,象征着文化发展的程度,是文化的“果实”和“精华”。文化相对于自然和环境而言,文明相对于蒙昧和野蛮而言。
“公共空间意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其中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观念,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自己,体谅他人即体谅自己的 “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假如在公共空间缺乏自我约束,则会妨碍公共秩序,而公共空间遭到破坏,到头来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固然有差异,但是世界文明是共同的。这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例如,各国的礼仪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崇尚礼貌则是全球一致的。在这个问题上,当代俄罗斯哲学家丘马科夫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文化使人们不同,不是外在的不同,而是内在的不同。文明联合人,使人们互相之间相似。”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走向世界融入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已成为许多国际场合的热门话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无疑为中国了解世界打开了窗口,更为世界了解中国开启了大门。这是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
有幸作为上海人,应当自觉肩负起塑造上海人和中国人形象的重任。
首先,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努力提升“公共空间意识”,破除文化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争取做一个 “文明的使者”。假如让大声喧哗、挤占绿色通道等不文明行为被他人当作“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加以认识的话,那不仅是一种“文化误导”,更是有损于上海人和中国人的形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届凝聚全国人民心血的世博会的成效。
其次,要弘扬世博精神,超越文化差异,充分体现和谐、多元、进步、互助等城市精神,友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游客。同时,要以多元和谐、海纳百川的包容和开放面对这个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舞台,虚心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世博会是文明的盛会。从一开始,它就确立了有别于其他博览会的文化品格,即目标不是单纯地追求商业利润,而是通过尖端科技的展示、不同国度人们的交流,汇集和催生思想的火花、创意的灵感,从而引领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一切始于世博会”,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