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燮君《振兴信息市场的对策刍议》

发布者:陈燮君发布时间:2008-09-01浏览次数:127

 

今天的时代,信息量骤增,信息成为社会生产的一种重要 。信息、信息技术与日益发展的信息市场不仅使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组成发生了变化,而且已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美国企业家保罗· 霍肯在《下一代经济》一书中使用了信息经济这个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目前正处在从“物资经济”向“信息经济”或“物资——信息经济”过渡的社会经济结构变革时期。在每件商品和每项劳务中都包含着物质和信息两个部分,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物资经济时代,由于 和能源的价格比较便宜,因此在产品和劳务中物质的比重大于信息的比重。但在信息经济时代,由于发展生产主要依靠更多的知识信息,因而在产品和劳务中,信息的比重往往大于物质的比重。信息经济把更多的知识信息运用到生产技术上,同时也运用到设计、管理、消费、市场等领域。信息市场的发展,正是基于信息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体系正在培育和发展,信息产品的商品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已提上议事日程。我国的信息市场起步于科技信息的有偿转让,受到了信息社会大背景的整合。逐步发育与完善起来的信息市场,一方面作为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集合地,调节着信息商品的供求矛盾,另一方面又作为市场体系的信号子系统,进行市场供需预测和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以保证宏观调控的预见性和科学性。近年来,我国信息采集业、加工处理业、咨询业、传递业、软件业、技术服务业方兴未艾,经济信息系统、社会咨询系统与科研信息系统交叉互补,拓展信息渠道、优化信息质量、升华信息价值、加强信息服务技术基础建设、提高信息市场的文化品位和促进信息市场的健全融会一体,同步演进,信息市场已对经济建设产生深刻影响。

一般认为,我国信息市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孕育阶段。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在理论上为技术成果和信息商品化奠定了基础,技术、信息交易活动开始活跃。二是起步阶段。1981 12 月五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82 7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对技术转让、信息咨询服务等技术、信息交易活动作了原则规定,技术和信息作为商品在法律上得到承认,信息市场有了实质性的起步。三是蓬勃发展阶段。1985 4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实施,同样5 月全国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在京举行。1987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颁布并于同年11月的实施,明确了技术、信息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技术、信息市场行为,把我国的技术、信息交易活动纳入了法制轨道,技术、信息市场蓬勃发展。四是深入发展阶段。1993 11月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把发展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指出要进一步发展技术、信息市场,引入竞争机制,保护知识产权,实行技术成果有偿转让,实现技术产品和信息商品化、产业化。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信息市场的深入发展。

一、从信息市场的新的特征看,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快速信息化。电子、光学等高新技术的成系列突进,使信息的摄取从话筒、各种传感器向彩色摄像机发展,信息的录存从电唱机、胶片、磁带、磁盘向激光录像盘直入,信息的传输从有线电、无线电向光导纤维飞跃。数字图像处理、文字信息处理、语音信息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硕果累累。日本电报电话会社在东京试验“高度信息化通讯系统”,把电话、电报、传真等集合在全国统一的综合性通讯网之中,以具有人工智能的电子计算机为核心,与卫星通讯相联系,使人们可以利用设在家中的终端机,同商店联系买东西,同银行联系办理转帐、存款等,被称为“21世纪日本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雏形”。“信息高速公路”、“电子资料交换”(EDI)已从理论探索发展到在实践上取得长足进步。在世纪之交,某些传统的物质流的运动已被先进的信息流的传输、传播所代替。

信息市场除了具有传统市场的共性外,显然出现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新特征。一是“有得无失”。传统商品具有明显的转手性,但是,不少信息商品是购买者有所得,销售者无所失, 分享,有得而无失。二是“可传非逝”。信息商品一般具有可传播性,易传递性,却并非因传播、传递而消失。三是“用而不耗”。有些信息商品可多家共用、反复使用,却不会因此而耗用殆尽。同时,信息市场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动态性、广泛的渗透性、 的无限性等特性,这些新的特性内在地决定了信息市场鲜明的时代性。

培育和完善信息市场对加快建设规范、高效的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市场的出现,促进了物流和信息流的交叉、叠加与渗透。物流和信息流在现代市场中已难分难解,物流借助于信息流而顺利营运,信息流往往以物流为载体,商贸信息战常常对商贸战推波助澜,由于信息流的介入,经常使物流改变内容,变换营销路径,调整营运节奏,给市场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信息市场的发育和成熟,拓展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一些低物耗、高性能的信息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已使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引出新的视角。信息产品的高技术容量和高智能凝聚,使传统的市场理论面临新的课题。例如有的信息无形,而形成的信息市场却有形;有的信息“非物”,但进入信息市场后却可迅速地转化为物;信息无限,开发条件却往往有限;信息商品虽具一般商品的特点,然而,信息需求者却向信息商品提出了及时、充分、适用、保真和多层次的新要求。蓬勃崛起的信息市场还变革了市场时空观。它大大拓展了市场范围,把商务信息、项目综合开发规划、工程评估、企业发展可行性报告、第二和第三次文献、声像缩微资料、经济预测、科研成果、社会统计资料等引入信息市场。它的发展和健全使国际信息市场的横向接轨和国内信息市场的纵向发展纵横相交,使社会各部门的水平分工和信息产业部门的垂直深化纵横交错。由于现代信息传输的时间大缩短,信息市场的时间感和空间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有的信息在时间上具有预示性,有的信息则具有滞后性,信息可分成长时信息、短时信息和瞬时信息,信息既可缩小“时问的可能性”,也可扩大“时间的可能性”…… 信息的时间性无疑使信息市场强化了时间因素。怎样揭示信息时间与时间信息的有机联系?如何科学合理地度量信息市场时间?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信息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标准如何确定?如何把握信息市场的时空联系?信息市场的时空本质究竟是什么?……在培育信息市场的实践中对于这些时空问题的探讨,显然有助于市场时空理论的深化和市场时空观的变革。

二、从信息市场的基本功能出发,闯出信息产品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新路。

我们要从信息市场的基本功能出发,加快信息产品商品化的步伐,建立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反应敏捷、追踪热点的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把信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走上信息产品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之路。

1)深刻理解信息市场的“价值实现功能”,促进信息产品商品化进程。信息市场使信息商品被他人所接收,进而被消化,并给生产、科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效益,实现了使用价值,从而使信息商品的前期采集、加工、传递、储存等社会劳动被予以承认。对于信息市场的“价值实现功能”的深刻理解,有助于加快信息产品进入市场、实现价值的步子,能更好地了解信息价值和成本的关系,进一步把握信息价位的表现形式、相关因素、计量标准和计算方法,逐步使信息商品价格从随意性较大的有偿转让转向市场定价,依据市场规则定位,纳入国家价格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考之中,促进信息产品商品化过程的正常、健康发展。

2)科学把握信息市场的“ 共享功能”,加速信息产品社会化步伐。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技术装备,信息 的共享便是一句空话;如果没有信息市场,信息 的共享也难以维持长久。信息市场的 共享功能,加速了信息产品的社会化步伐,横向拓展了信息网络,使信息业和咨询业全面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从政治、经济、军事到文化和日常生活,在所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随着信息市场的发展,世界上已有50 多个国家拥有200 多个大规模电脑信息网,尝试信息 共享;不少大企业拥有全球信息网。目前,上海也已有15个城市信息系统,还有近70个各系统自建的数据库。在上海浦东新区,将新建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邮政综合业务楼,以促进邮政储汇、报刊发行和集邮业务;建立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的全国通讯产业贸易中心,以促进全国通讯产品的流通,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及时交流国际市场的信息;建设规模为4万平方米的浦东新区长途交换中心,增添上海长途交换网的中心点;建设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的浦东新区电信信息中心,为用户提供第一流的电信信息服务。移动通信已被列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14项骨干项目之一。这些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计划的实施,以及通信产业的发展,将促进信息产品的社会化。信息产品社会化的起动和深层发展是与对信息市场“ 共享功能”的把握紧密相联的。

3)充分认识信息市场的“结构优化功能”,深化信息产品产业化实践。信息市场具有“结构优化功能”,它促进信息产品产业化,改变了产品和劳务中信息和物资的比重。信息产业一般分为计算机产业和信息处理产业两大部分。它以微电子工业为基础,有硬件业和软件业之分,前者包括集成电路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等,后者包括程序编制、数据处理、咨询服务等。信息产品的产业化,一方面加大了新兴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份量,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的知识密集化和技术密集化成为可能。信息市场的“结构优化功能”还表现为在促进信息产品产业化的过程中,自觉调整信息产业的结构与部门经济结构、服务性行业结构、教育结构的关系,关注信息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分析国民经济结构变化的信息产业因素和非信息产业因素等,积极协调信息产业的相关结构。加深对信息市场的“结构优化功能”的认识也必然导致信息产品产业化实践的深化,促进信息产业的自身结构、相关结构和产业整体结构的优化。

三、从信息市场存在问题入手,寻找拓展信息市场的具体途径。

我国的信息市场尚在探索、实践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振兴、繁荣我国信息市场的具体途径,至关重要。

1)健全信息市场网络。我国现有的信息市场虽然形式多样,既有常规性的,如各级各地的科技信息中心、商情中心、各类咨询公司等,又有临时性的,如新产品展销会、技术成果洽谈会、新技术发布会等,还有商业广告性的,但缺乏网络式的内在有机联系。目前,上海正在尝试健全信息市场网络,包括为政府决策机构服务的宏观信息服务子系统,为企业或企业集团服务,并为其决策和产品开发提供导向的企业信息服务子系统,为方便人民生活、引导消费的社会信息服务子系统,为各类电子信息系统的组合、运行服务的技术服务子系统,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的科研信息服务子系统,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需要的国际信息服务子系统。如果在建立这些子系统的过程中,自觉增强信息市场的网络意识,破除“部门壁垒”,进行横向联网,沟通内在联系,在建立一个系统化、多功能、开放型的现代化信息市场网络上下功夫,一定是事半功倍的。近年成立的中国信息协会和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等在健全信息市场网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加强信息市场管理。从信息市场起步开始,就应高度重视信息市场的管理问题,它是信息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针对我国信息市场发育中存在的管理问题,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信息市场的信息管理,对信息市场的有效管理体现在对信息的合理分类,对信息的及时、准确、适用和经济的处理,保证信息获取、加工、传输、贮存等渠道的畅通,控制管理所必需的信息数量,合理控制信息流程,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吸收能力和利用率,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等方面。二是结合战略思考和现状分析,顾及全局利益和局部矛盾,着手制定国家信息市场的整体规划。发达国家近一两年相继推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其目的正是为了从整体上进行协调。三是尝试建立与信息市场有紧密联系的新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提高信息市场管理水平提供内在动力。四是由一定的职能机构负责研究管理我国信息市场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实际情况,开展各种规范化工作。五是探索信息法制,进行信息立法。六是加强信息市场管理人才的培养,在管理人才上保证信息的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等达到一定的标准,作为商品顺利进入市场,参与流通和竞争,为买方提供优质服务,并努力沟通科研、信息和生产部门之问的联系,加快科技和信息向生产力转化。信息市场管理加强了,信息市场的发育和健全就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制定信息市场的文化对策。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市场受“计算机文化”和“智囊文化”的影响。“计算机文化”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信息市场的运行水准,弥补了信息市场崛起时的种种不足;“智囊文化”强化了主体素质,加强了智力开发,为信息市场的高效益运行奠定了知识和智能的基础。同时,要改变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信息商品创造力不强的现状,需要借助于创造学的研究;要提高对信息市场的时空驾驭能力,需要探索信息时间学和信息空间学;要增强信息市场的经济功能,改善它的经济效益,合理选择信息流的最佳流向和经济、合适的传递途径,提高信息市场容量,增强信息商品的技术含量,分析信息市场的发育条件,有效消除信息市场运行中的信息污染,需要研究信息经济学,创立和发展信息市场学。行之有效的信息市场的文化对策有利于信息市场的迅速发育、健全,保证信息、市场的时代水准及其整体效益的提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