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洁敏《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融合的新趋势》

发布者:郭洁敏发布时间:2008-09-01浏览次数:1099

 

 

所谓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成分彼此接纳与调和,形成一个有机文化整体的过程。人类社会绵绵几千年,除了开初的原始文化,任何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概莫能外地有一个吸收异质文化,并与之进行融合的过程。因为文化在自身的运动中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一方面抛弃某些已失去价值和意义的文化因素,一方面吸取新鲜的、富有活力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这样才能生机勃勃、地久天长。

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融合,主要指国家之间通过对他文化的学习、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更新本国文化的过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在各种层面上同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接触交流,不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尤其在当今的全球化时代。虽然这常常因接触交流的频繁而引发更多的文化碰撞或文化冲突,但是与此同时文化融合也在相应地扩大,它们有效地形成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力。纵观历史,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是环地中海欧亚非各地区文化融合的结果;中国古代文化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后,创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日本文化则被称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杂交文化”(中古时代的日本文化由其本土文化同以中国儒教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融合而成;近代日本将其中古文化传统同以近现代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并由此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

当然,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冲突与融合并非等比例进行的。当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时,强势的文化往往对弱势的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波而造成文化的“单向”性融合。几百年来,工业文明之路成为西方文化向全世界辐射和扩散的过程,世界文化的融合明显表现出西方文化向非西方文化渗透和普及的倾向。在大众文化层面,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传播工具和产业化运作手段,在客观上造成了世界文化消费的同质化现象,不仅从纽约、伦敦、巴黎到东京、汉城和香港的时尚基本同步发展、如出一辙,而且无论在非洲,还是诸多的太平洋小国,牛仔裤、好莱坞电影,圣诞节、情人节等无处不存在,几乎成为全世界年轻人的爱好。在制度文化层面,源于西方文化的国家制度、工业化道路等长期以来是世界唯一占支配性地位的现代化模式,许多国家和地区将此作为图谋国家富强的奋斗目标。早在100多年前,日本的现代化先驱者福泽谕吉在谈到日本的发展道路时就直言:“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要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1]

不可否认,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走向普及,也在于其本身具有很多先进之处。近代西方文化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几个世纪的艰苦变革,实现了从封建性向现代性的转化。西方工业文明的诞生,意味着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无论物质文化,还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国家制度、人权观念、现代化理念等,对于相对落后国家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繁荣、人的解放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东西方文化本来就不是对立的存在,经过不断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许多非西方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并结合运用于本国的现代化实践之中。假如西方文化没有先进之处,那么无论其硬力量多么强大,也是不会走向普遍化的。

当前,Internet压缩了地球的时间和空间,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在不同文化因碰撞而发生冲突的同时,它们之间的依赖程度也在日益加深,相互认同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可以说,人类社会的文化融合正处于空前的活跃期,并在内容和形式、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发展。概而言之,它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单向的文化融合发展到双向的、多向的文化融合

一般而言,文化融合在形式上具有“由高向低”的特点,即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强势文化总是对弱势文化具有较大影响力,所以迄今为止的文化融合,表现出西方文化向非西方文化的“单向融合”。如前所述,西方文化已经走向普及,塑造新的国际价值观和新的国际规范的重大力量主要来自西方,尤其是超级大国美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文发展报告》(1999[2]中承认,当今的文化传播失去平衡,呈现从富国向穷国传播一边倒的趋势。有的西方学者就此认为,发达国家是向全球提供知识、技术、智能和思想的“头脑国家”,而不发达国家则是利用这些知识、技术、智能、思想,进行物质生产的“躯干国家”。

然而,这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应有状态。随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破产,西方文化一支独秀地进行“单向性融合”的局面正在改观,不同文化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将成为寻常之事,东西方文化的互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已得到广泛认同,这是推动多向性文化融合的必要前提。不仅发展中国家,包括广大发达国家在内,都是拥护这一观点的。例如,法国等发达国家亦推崇文化的多样性,认为文化特性必须受到尊重。本着这一精神,法国力主在国际舞台上提倡多边主义,并与中国一道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尊重文化多样性问题通过国际公约。

将以联合国为中心推行多边主义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一项基本原则,无疑是对文化多样性集体认同的结果。同时,它反过来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向性融合。尽管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利用自己的强大实力,一再挑战多边主义原则,坚持搞单边主义,这只能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不满,以及对多边主义原则的进一步强化。例如,针对美国绕开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行为,20048月,在南非举行了“21世纪多边主义面临的挑战为主题的不结盟运动外长会议。与会者重申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重要作用,再次发出了支持和致力于多边主义的呼唤。会议认为,多边主义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唯一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又如,在纪念“9·11”事件三周年前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就国际社会如何解决全球性问题发表讲话,强调国际社会应当加强合作,以多边主义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并呼吁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支持多边主义,应当让以合作应对全球挑战的观念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3]。随后,在200411月,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名人小组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交了报告——《我们共同的责任: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认为应当建立以多边主义为基础、以国际合作为框架的集体安全观念[4]。这一见解以正式文件发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发展中国家注重文明对话和维护文化主权,争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正从历来文化的接受方,努力转变为也能“发射”文化的国家。由于国家主权观念被普遍接受,昔日动用武力争池掠地式的行为已被视为“非正义”而遭到唾弃,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强加于另一个国家也已经不可能。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国际政治中的“文化霸权”、“文化殖民”现象日益突出,这促使广大非西方国家纷纷诉诸于“传统回归”和“文化寻根”,由此同西方文化的扩张和“侵略”进行不懈的抗争,以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努力改变自己被边缘化的命运。它们在“回归”和“寻根”的过程中,重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要求平等地同西方进行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认为多样化是当代世界文化的基本格局,多种文化与文明应该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而不是让世界只拥有一种色彩,发出一种声音。在国际关系中,必须建立一种公正、合理的世界秩序,这一新秩序的主要特征应以全球普遍公认的法律和道德作为基础,而不是以个别国家或某一类国家的价值、观念、原则及历史经历作为基础。

平等对话和文化交流非常重要,它是世界文明繁荣和国际社会安定的巨大推动力。20019月,在北京召开的二十一世纪论坛--不同文明对话研讨会上,与会者就不同文明对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发表了坦率的意见。他们在发言中呼吁,不同文明间进行对话是避免冲突,化解分歧、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应该成为新世纪、新千年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西方国家开始认同非西方国家的思想观点,这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转变。近代以来,经历了文化自我更新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洗礼而异军突起的西方文化,依托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的优势,作为"强势文化",长期占据了影响国际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都是在其特定程序和运行模式中产生的,所以与此相关的西方模式、标准、以及思想文化也就逐渐成为世界的"通则"

然而,西方文化不是绝对的和唯一的。而且,它具有二重性,并非完美无缺。如西方的理性主义传统在工业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又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于强调竞争与征服,无限制地利用自然物质,这最终导致全球性严重的生态危机。所以,人们有理由对西方文化的一些观念产生怀疑,并转而追求东方生存智慧等所谓的“后工业文化价值”。同时,西方文化也注意到了自己的局限性,开始向非西方文化学习和借鉴,以补充和强化自己,摆脱日益严重的文化危机。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西方文化的活力,推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具体而言,西方文化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不断反省自己,逐步冲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框架,如提出了相互依存理念、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从西方文化的历史演进来看,从近代、现代到后现代,呈现出一步步反思西方中心主义,适应世界新局面的倾向。现在,连亨廷顿也承认:“西方文化是独特的,但不是普遍的”[5]

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给西方文化,也给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使各种文化的信息 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得到共享。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不总是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同样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网络、卫星等信息工具清楚地将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进展显现在世人面前时,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也有可能获得与主流文化同样的竞争机会。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所以包括强势文化在内,每一种文化都在不同程度吸收异质文化的合理成份,从而使不同文化在珍视自己的基础上,扩大了对异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同它(们)的碰撞和冲突中逐渐走向融合。

例如,在争论激烈的人权问题上,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最终得到发达国家的认同,将发展权引入人权的概念,使得人权的原则在各国之间形成了基本共识或近似的国际标准,促进了各主权国家对人权问题的进一步重视及国际合作。这是非西方文化影响西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例子,也是西方社会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一个重要转变。

可见,当今的文化融合已经改变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西方文化向东方文化单向融合的历史,而发展到东西方文化“双向地”、“多向地”进行文化融合的局面。汤因比曾经将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归结为文明的兴衰,而且往往是一种文明的兴盛必定以另一种文明的衰落为前提。当然,这只适用于总结过去,而不能说明现在和未来。

从物质文化的融合发展到精神文化的融合

随着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文化对话空前频繁,文化融合的范围在不断扩大,文化融合的程度在不断加深。同以往相比,当今的文化融合不仅仅是物质文化的模仿、制度文化的借鉴,它已从通俗文化层面深入到思想文化层面,从物质文化的融合发展到精神文化的融合。

纵观历史,伴随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文化融合,是从物质的、有形的文化开始的。早在古代社会,就有不少借鉴和“拿来”异质文化器物工具、语言文字等的事例。由于器物形式之类的文化带有强烈的实用性、观赏性,所以对别国,尤其是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卡拉OK、好莱钨电影、麦当劳快餐等通俗文化走向普遍化的重要原因。制度文化融合是后于器物文化的第二层次文化融合。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吸收、借鉴了西方文化的市场经济、现代化模式,在本国传统文化更新的基础上实现了划时代的腾飞。

在文化融合的实践中,精神文化是最难实现融合的部分。因为在精神文化的深层结构中,价值规范是极其坚韧的内核,它的变化要比文化的其它层次缓慢得多。而且,精神文化具有无形的和抽象的特点,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亦是其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源泉,所以极易成为排斥异质文化的强大力量。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跨国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深入进行,精神文化的融合正在水到渠成地悄然进行。一些原本分属于西方或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正在打破文化的界限和思想专利而日益为人们所共享。如源于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法治观念,源于东方儒学的仁爱、和谐、信义等理念,正成为世界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

其实,尽管表达语汇不一样,不同文化之间或多或少有着相同或近似的思想光芒,如中国的人本思想同西方的人权观念很相似等。当然,由于经济水平、制度模式、文化习惯的差异,在人权的实现形态、方式、阶段、标准以及安排上会有所不同,这是另外值得探讨的问题。不管怎样,从总体上看,异质文化之间本身存在着提炼共同价值观的基础,具有进行文化融合的有利因素。而且,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可以互为整合、互为完善。如引入发展权,完善人权观念等。

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如环境问题、反恐问题等,这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共同行动,需要形成得到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价值规范,即形成文化共识。推动文化共识的过程,也就是文化的融合过程。整合国际社会成员对它们在维持国际关系最基本目标方面,所持共同利益的最基本共识,有利于以和平竞争的方式谋求共同发展,以平等交流和对话的方式取代武力对抗。

当前正处于文化传播的机遇期、文化竞争的关键期。为此,许多国家纷纷构建文化发展战略,频频展开文化外交,积极进行“文化输出”,以便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抢占制高点,甚至企图达到“用武力达不到的目的”。这说明国际关系中的“力学”原理发生了变化,即从武力为征服工具,发展到以文化为征服工具。而“软力量”中最关键的则是精神文化的内核。它对其他文化产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实际就是融合其他文化的一种表现。

国际学术界对普世伦理的探讨,间接反映了精神文化融合的程度。尽管大家观点不同,争论激烈,甚至其中有着文化霸权主义的阴影,但是假如在世界范围内,精神文化没有相当的融合,或者说没有可能达到相当的融合,那么普世伦理这个问题也根本不会被提出来讨论。类似的有争议的探讨还有文化全球化文化一体化国际共同价值观问题等。

需要指出的是,精神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共识,有助于国际关系的制度化建设。近十几年来,国际社会新增的多边国际规则,包括原有规则涉及领域的丰富与拓展,就有数十种之多,这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精神文化方面的融合是分不开的。从另一方面看,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问题或领域被纳入国际规则的约束范围之内,从政治经济、安全军事到教育文化、环境卫生等无所不包,这说明人类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在许多方面形成共识、达成一致,从而越来越多地推动精神文化的融合。

从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

在对待文化融合的态度上,也今非昔比地发生着根本的转变,即从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在早年的殖民主义时代,东西方殖民主义都采取强迫同化的手段,硬逼着被殖民地人民接受他们的“先进文化”,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念。这种野蛮的同化政策导致了被动的文化“融合”,并使人类文化受到严重的损害。例如,一些古代文明消失了,一些少数语种消亡了,很多文化遗产成为被“抢救”的对象。

近代工业革命之后,全球化中价值认同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的强大优势而把非西方国家强行地纳入其价值体系。这相对于以往的强迫同化,被称为“市场同化”。“市场同化”也带有强制成分,它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承载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全球性扩散,而这一切往往又都是在西方殖民主义者船坚炮利的武力护卫下进行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深刻地揭示了近代全球化中价值认同的这一强制性质。随着全球性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和民族国家主权意识的强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非西方国家强行纳入其价值体系的做法遭到激烈反对,“市场同化”也受到了各种形式的抵制和反抗。

在强制性文化同化手法遭到唾弃的同时,许多国家和民族反而开始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他文化,包括西方文化,由被动的文化融合发展到主动的文化融合。这是文明意识的觉醒,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100多年来,许多东方国家在为摆脱贫穷落后而进行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积极地、大量地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例如,当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就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西方文化长处的结果。中国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是主动借鉴了西方的市场经济原理、竞争理念等所取得的。

另一方面,曾经居高临下地看待非西方文化的西方文化,在抛弃了“西方中心主义”之后,日益注意到借鉴东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开始主动吸收非西方文化。近年来,西方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进行自我反省的同时,开始了对东方文化的历史贡献及其现代意义的深入研究,甚而出现了一个了解和研究东方文化的热潮。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新动向。如当代西方过程哲学认为,天人合一思想对解决当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聚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在闭幕会上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6]。现在,孔子热和儒家思想研究热已成为一个时期以来西方文化现象之一。如2003年法国“中国文化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关于孔子的展览,它吸引了大批的观众。法国《费加罗报》、《世界报》等重要媒体,以及远在美国的《纽约时报》等都给予了相当的关注。集美博物馆馆长戴浩石(Jean-PaulDesroches)作为孔子展的创意人、组织者和举办者之一,认为“孔子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的思想与精神财富中有适合于当今世界全球化现实的一面。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了解孔子与孔子思想” [7]

环境伦理学家纳什在谈到西方对东方生态智慧的热情时有这样的表述:"近几年来,人们对亚洲宗教的伦理意蕴的兴趣已成为促使宗教'绿色化'的另一源泉。……一些美国人则直截了当地用非基督教传统来激发人们重新评估自己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上个世纪60年代,那些为反主流文化运动推波助澜的年轻人,干脆放弃已丧失信誉的基督教,转而信仰亚洲宗教,如道教、耆那教、神道教、佛教(特别是禅宗)和印度教"[8]。这些“东方想象式”的论述,开拓了许多西方学者对西方传统价值观,以及在“人-自然”关系上的批判性视野。

综上所述,当前出现了文化融合的新局面。许多国家一面利用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产业等手段努力进行民族文化输出,一面积极吸收和引进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如主动同异文化进行接触交流,在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对方,并常常将其大面积移植过来,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更新和发展。不仅东方国家如此,许多西方国家也开始这样做。

面对这一文化融合的新趋势,各个国家所持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文化融合的正常发展,如法国等。它们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在国际关系中主张多边主义,赞同就人权问题展开双边或者多边对话,认为无论是西方还是世界其他地区,要解决冲突与危机,只有一个办法,即以联合国为基础,以国际法为原则,全力加强国际多边合作,以谈判、合作和相互依存来建立新的国际程序,达到国际共同安全与和平的目标。

而美国依然唯我独尊,不想改变自己的“救世主”的身份,所以很不容易接受其他文化。布什在第二任期就职演说中宣称,将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推动民主制度的发展和根除暴政。这种以民主化打倒暴政为核心的理论被称为新布什主义。美国希望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强大军事机器为后盾,以反恐为契机,对任何可能威胁到美国安全的国家与势力采取“预防性”打击,以此来达到“美国治下的世界和平”。然而,由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反美浪潮使美国的软力量大大削弱,而这是美国成功进行反恐行动所必需的。

由于文化融合的迅速进行,原来差异较大的文化拉进了距离,开始互相理解、互相认同,如在一些东西方国家之间(对现代化模式、人权观念等)。而本来属于同一类型文化的国家,因各自同异质文化融合的态度、程度等的不同而开始拉开距离,甚至发生“文化冲突”。如法国和美国。“9·11”事件之后,率先批评美国实行单边主义简单主义的,正是法国当时的外长维德里纳。法国对美国所谓的邪恶轴心论和先发制人战略更是疑虑重重。虽然法美两国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途径和方法却不同。美国以为可以用武力输出民主和自由,而法国则认为只有通过文化的多样化和谈判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其实,在这一现象背后,已经反映出维系欧美大陆的“共同价值观”爆出了一道深深的裂痕。除此之外,法国和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与美国在诸多意识形态领域里——从死刑、环境保护、宗教自由(最近美国指责欧洲“限制宗教信仰自由”,而欧洲则反驳称欧洲不赞成将邪教说成是宗教)[9]……一直到对伊朗政策、对以巴冲突的看法等具体政策方面——双方都表现出越来越不同的观点。

而且,文化融合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例如,一种文化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必然有其积极的意义。它一旦被制度化,则对所有的国家,包括提出国都施与约束。如国家主权观念源于西方,在这一思想观念指导下,20世纪出现了摆脱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的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国家。现在,虽然因时代不同,国家主权受到某种程度的削弱,然而它仍然牢固地成为构建当今国际秩序的基础,任何国家(包括这一理念的提出国)想动摇这一基础,如提倡“人权高于主权”等,都要遭到强烈的抵制和反对。

文化融合同文化冲突是一对矛盾运动的统一体,它们既互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地发展。没有冲突谈不上融合,没有融合也不成立冲突。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两种趋势,这两种趋势统一存在于当代世界文化之中。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贯穿于融合中的冲突与冲突中的融合,没有冲突的融合或没有融合的冲突都不能真实反映世界文化的现状。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化的融合是为了消除文化的冲突,但另一方面文化整合的过程又伴随着文化的冲突。文化发展是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然后相互借鉴、相互交融来实现的。文化发展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催生优秀文化,反过来进一步推动文化融合。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实际就是不同文化相互排斥、相互冲突,而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和的辩证过程。

相对于文化冲突的对立斗争,文化融合是细水流长、潜移默化进行的。当年的殖民统治者采用强制同化手段来进行居高临下的、不平等的文化“融合”,目的在于消灭或改造异质文化。然而,这种动机不良,违反规律的“文化融合”总是事与愿违,欲速不达,其野蛮和残酷的做法则往往导致激烈的矛盾和反抗,使之转变为“文化冲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往的大量增加,势必形成既融合又冲突的全球文化格局。

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在融合的性质、层次、程度、速度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特殊的情况。文化体系的开放、包容和创新非常重要,它是进行文化融合的必要条件。未来属于全人类的新文明应该集各种之明之长,避各种文明之短,所以只是人类共性的融合。它既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相互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也必须经过更长的移植和适应的过程。文化冲突似乎总是阶段性的行为,而文化的融合却是长期历史的必然。

文化融合并非文化趋同,它是通过吸收和消化异质文化谋求自身的发展,在更高层次实现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它是文化共同性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全球化确实会带来某些文化内容的全球认同或趋同化,或者说世界文化确实存在一种全球化的趋势。但这决不意味着各种文化的差异会逐渐消除,甚至会形成一种全球一致的文化,相反不仅文化的多元性长期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向多元发展。比如欧盟的形成本身是一种全球化,但它也起到反对美国化模式全球化的作用。全球化是各种文化交汇、冲突永无止境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元化的过程。全球文化是共同性与多样性、世界性与民族性并存的文化。

文化融合是人类文明和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它构成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种新的以多元文化为特征、以国际集体认同为准则、以公正、平等、民主、宽容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新的政治社会化模式,必将在新的国际政治发展中受到重视和推崇。

 

 

 

 

 

 

 



[1]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1页。

[2] UNDP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3] 朱梦魁:“维护世界安全需要国际合作”,人民网2004122日。http://www.people.com.cn/GB/guandian/40604/3029201.html

[4] 同上。

[5] 亨廷顿:《西方文明:是独特的,不是普遍的》,《外交》(美国)季刊1996年冬季号。

[6] 汤一介:“反思中的西方学者看中国传统文化”,《人民日报》20050204日。

[7] “中法文化年:孔子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谈孔子及儒家思想”,人民网20040124日。http://www.people.com.cn/GB/wenhua/1088/2308384.html

[8]  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136页。

[9] 转引自 “法国外交走向真正独立” (卢宝康 郑若麟),《文汇报》20031224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