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在回顾总结了上海社区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电子社区建设经验,结合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以及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生活”为标志的上海电子社区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不仅得到了市信息委的认同,而且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
在此框架下,《规划》提出了上海市电子社区“十一五”期间的总体发展目标:按照“方便居民应用,服务社会事业,聚焦社区发展”的要求,力争通过3-5年的协调发展,到“十一五”期末,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生活”的电子社区基本框架,努力促进公共
和政府、社会各类服务、教育、文化
在社区集聚、整合和广泛应用,营造安全祥和的人居环境和现代智能化生活,提升公民素质,为在社区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逐步实现社区信息
开发利用由孤岛型到整合化的转变,社区管理由垂直型到网格化的转变,社区服务由粗放型到集约化的转变,居民生活由传统型到智能化的转变;努力实现管理效果最优化、服务效率最高化、
效益最大化,生活质量最佳化,数字鸿沟最小化;使电子社区成为“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大通道,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落地的大平台,居民智能化生活互动的大舞台,在社区展示“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城市形象。通过3-5年的发展,电子社区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示范社区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电子社区平均水平。
《规划》提出上海电子社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是:上海电子社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以实施网格化管理为核心,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向社区集聚为基础,以服务社区居民为重点,以搭建平台为抓手,突出社区信息
共享和开发利用,全面提升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城区社区在积极服务中体现管理,郊区社区在加强管理中体现服务,基本实现从社区信息化建设向电子社区的跨越。
《规划》提出上海电子社区在“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原则是:
1、需求导向,深化应用。社区管理以政务、事务管理以及为民服务的需求为导向,提升信息化效能;社区服务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提升服务品种与品质。社区生活以方便居民、提高质量为导向,提升信息技术在居民家生活中的含量。深化应用,鼓励创新,引导示范,有所为有所不为。
2、政府引导、各方参与。根据电子社区发展需求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实施分类指导,梯度推进;逐步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建设格局,营造需求带动、市场驱动,政府推动的发展环境。
3、
整合、集约开发。以有效利用
为目标,完善基本要素建设,激活和整合存量;以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为构架,集约开发,共享信息化公共服务设施和信息
,提升信息化能级。
4、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对在电子社区建设和运作中具有开创性、普遍性、规律性和前瞻性的项目,通过试点、示范等方式,探索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规划》提出上海电子社区“十一五”期间的五大任务是:“一、加强信息化应用能力,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二、拓展信息化服务领域,构建人性化和谐社区”;“三、全面推进社区生活智能化,提升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和上海市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规划》把建设上海新郊区电子社区列为“十一五”专项任务:“四、优化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电子社区发展”。结合上海新一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社区经济、社会和信息化发展基础,《规划》分层次分阶段地规划了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五、加快启动郊区社区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差距”。
《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上海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发展瓶颈,全国社区信息化发展状况,发达国家电子社区建设经验借鉴,以及上海“十一五”期间电子社区建设项目进行了调查研究,除《上海市电子社区“十一五”规划》正文外,还形成了4个专题调研报告和一个规划编制说明。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市政府相关委办局、各区县信息委、街道/城镇相关部门、相关IT企业,以及专家学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