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静:《重构中的多边贸易体系》

 

“中国与世界丛书”上新


《重构中的多边贸易体系:以世贸组织制度变迁为案例》

柯静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9月版


内容简介


近年来,随着大国竞争态势加剧,全球贸易体系发生了新变化。本书以涉及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几个重要议题为抓手,分析在多边贸易体制变革的过程中,世界各主要经济行为体的诉求以及各自所起的作用,旨在探讨未来全球多边贸易秩序的走向,以及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重大变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者简介


柯静,复旦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2015年9月于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8年12月-2019年6月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挂职,研究方向为中美经贸关系和全球经济治理。近年来于《现代国际关系》《太平洋学报》《国际展望》等国内核心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承担政府部门课题若干项。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述评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多边贸易体系重构与世贸组织制度变迁

第一节 多边贸易体系重构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主要挑战

第三节 多边贸易体系重构与世贸组织规则现代化:进展与评析

第四节 多边贸易体系发展的前景展望

第五节 多边贸易体系重构方向的中国方案

结语

第二章 世贸组织体制下的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

第一节 GATT/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之争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新一轮特殊和差别待遇之争的矛盾焦点

第三节 新一轮特殊和差别待遇改革的方案和特点

第四节 特殊和差别待遇之争的前景展望

结语

第三章 世贸组织体制下的市场导向问题

第一节 世贸组织体制下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世贸组织体制下市场导向问题之争的矛盾焦点

第三节 世贸组织体制下市场导向问题的改革前景

结语

第四章 世贸组织体制下的国有企业竞争中立问题

第一节 国有企业竞争中立问题的矛盾焦点

第二节 国有企业竞争中立的改革主张

第三节 建立以竞争政策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体系

结语

第五章 世贸组织体制下的强迫技术转让问题

第一节 美欧日的主要诉求

第二节 美欧日实现目标的路径

第三节 世贸组织体制下强迫技术转让问题的前景展望

结语

第六章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停摆危机与全球贸易争端解决秩序

第一节 上诉机构停摆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上诉机构的主要改革方案

第三节 全球贸易争端解决秩序的发展演变

结语

第七章 世贸组织电子商务谈判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走向

第一节 世贸组织电子商务谈判进展

第二节 世贸组织电子商务谈判的分歧原因

第三节 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的走向

结语

第八章 竞争性地区主义与多边贸易体系的未来
           ——特朗普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战略及其影响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战略推进举措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战略目标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自贸协定战略的主要影响

结语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精彩试读


当我们仔细梳理并悉心分析了当前世贸组织改革的重点议题后,或许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正处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阶段,面临着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人口结构迅速变化、传统行业失业大幅增加等诸多困境,然而,国际协调与合作却显得越来越困难。简而言之,世贸组织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当国家贸易政策的协调更多地转向边境后措施,开放全球经济的逻辑必须要与民族国家的自主权在一个更深层面上进行协调和平衡。贸易自由化能否直面国内民众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运作情况。商业逻辑绝非决定对外经济关系的唯一重要因素。二是当世贸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力备受质疑,而改革议程遭遇协商一致共识决策原则和大国规则竞争的双重掣肘,GATT第24条第5款中关于允许区域一体化作为最惠国待遇和非歧视原则的例外,便会成为撕裂世贸组织最锋利的利刃。未来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秩序中的角色和地位,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其被区域一体化所边缘化的程度以及世贸组织自身的韧性,即能否在危机中实现体制性变革,寻找到平衡国际协调合作与国内政策自主空间的路径。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世贸组织被严重边缘化的威胁是切实存在的,而最大的威胁正是来自主导构建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美国。

美国正在致力于打造一个凌驾于世贸组织之上、覆盖面广泛的双层自贸区网络。它不仅囊括传统发达成员,还将极具战略意义的印度、非洲等地吸纳进来。这一自贸区网络与当前建立在世贸组织基础上的全球贸易秩序存在重要差异。区别不仅在于协议的覆盖范围和规则标准有很大超越,更在于以下两点:一是缔约相对方间的贸易关系通过协定将经历一种再平衡。这种再平衡是建立在“美国优先”基础上,权利和义务表现为美国所界定的“对等”和“公平”,无论相对方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它将彻底区别于此前在世贸组织框架内发展中成员可凭借特殊和差别待遇(S&DT),享受较轻义务水平的多边贸易秩序。二是这一秩序将不再仅以规则为基础,而是具备了双重特征。一方面,它将建立在高标准且具有执行力的规则之上;另一方面,它要足够彰显国家经济主权。因此,相较于当前的多边贸易秩序,它会更多地体现出权力和外交特征。

若这一自贸区网络得以成型,对美国而言,至少可实现两大收益:一是将重新平衡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关系,确保其最大收益;二是自贸区网络内更低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会进一步侵蚀发展中成员在当前世贸组织框架内所拥有的S&DT优惠利益,使得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价值。届时,对美国而言,花费很多的政治成本在世贸组织中推动包括S&DT议题在内的改革将会显得收效甚微。同时,这也意味着世贸组织的重要性将被进一步削弱。此外,自贸区内外的贸易转移效应则会自然产生利益的重新分配,导致发展中成员立场出现分化,更加难以在世贸组织中团结一致。

以上情景,会使世贸组织更加缺乏变革所需的政治领导力和共识凝聚力,打破僵局似乎显得遥遥无期。但与此同时,美国退出世贸组织的可能性也几乎不存在。没有它,美国与FTA区域外的世贸组织成员间的关税水平和贸易争端都会陷入极大的不确定,大幅提升其交易成本。在美国已经凭借双边/小区域自贸区网络对国际经济秩序利益分配实现再平衡后,退出世贸组织显然不再符合其最大利益。因此,世贸组织仍会存在并会代表一种秩序,但在可见的未来,除非出现能够重新凝聚共识的重大危机并推动世贸组织真正实现体制性变革,否则世贸组织将很难再处于全球贸易秩序的中心位置。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或许应该是学会后退一步,尝试去接受这样一幅场景:一段时期内,世贸组织在削减贸易壁垒和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的作用将会部分转移至区域性贸易合作机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