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车臣洗怨录 》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

俄罗斯人和国际社会通过血淋淋的事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打击恐怖主义是必要的,但单凭军事手段又是无法根除恐怖主义的。

 “车臣”——这个困扰了俄罗斯近200年的难题,再次透过莫斯科地铁的硝烟使世界震惊。

车臣位于高加索山脉的北麓,南部与格鲁吉亚为邻,北部与俄罗斯的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地区接壤,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大多属逊尼派。早在18世纪,沙皇俄国就派兵进入车臣。19世纪中叶,沙俄发动了断断续续近半个世纪的高加索战争,终于在1895年把车臣并入帝国版图。苏联时期,车臣先成为一个自治州,后与其西邻印古什合并,成立了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无论是在沙俄时期,还是在苏联时期,车臣都是“最不听话”的地方,因此也是当局最难管理的地区之一。

二战爆发后,德军大举入侵苏联腹地,少数车臣人为反对苏联控制而同德国军队合作。斯大林为此大为震怒,下令把近40万车臣人强行迁出家园,驱逐到中亚和西伯利亚。直到195719,在苏共20大之后赫鲁晓夫掀起的否定斯大林浪潮中,苏联最高苏维埃才决定为车臣人“平反”,恢复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归俄罗斯联邦管辖。此后,客居中亚和西伯利亚十多年的车臣人才陆续回到故乡,但心中郁积的反俄情绪却更加强烈,一有时机便会迸发出来。

199111月,在苏联解体前一个月,乘着国内大乱,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之机,前苏联空军少将、车臣独立派领导人杜达耶夫宣布成立“主权国家”——车臣共和国,并组织了车臣国民卫队。苏联解体后,车臣拒绝签署1992年的俄罗斯联邦条约,也不参加1993年的俄罗斯议会选举,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199412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调动6万军队围剿车臣非法武装,发动了第一次车臣战争。尽管双方均伤亡惨重,但没有一方能取得压倒性胜利,只得签订停火协议,俄军撤出了车臣。此后,令俄罗斯当局不安的是,车臣极端势力不仅在自己境内加紧分裂活动,而且频频袭击与其毗邻的达吉斯坦等地,企图将这些地方也纳入其建立的所谓“政教合一国家”。面对这样的严峻挑战,1999年夏秋,刚成为俄罗斯领导人的普京立即采取强硬政策,出动10万大军,打响了第二次车臣战争。这次,吸取了经验教训的俄军装备更加精良,并采取了一系列新战术,经过空中轰炸和地面围剿,逐步消灭了车臣非法武装的主力,占领了车臣“首都”格罗兹尼,基本控制了车臣全境。

此后,车臣剩余的非法武装便化整为零,在车臣内外采取游击战术对抗俄军,并在俄罗斯各地制造恐怖事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20021023,数十名车臣武装分子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将800多名正在观看演出的观众和演职人员劫为人质,导致130名人质不幸丧生。20048月,莫斯科地铁遭到恐怖分子“自杀性袭击”,造成10人死亡。同年91,车臣非法武装头目巴萨耶夫又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劫持人质事件,致使300多名师生丧生。在此类恐怖袭击中,由被俄军在两次车臣战争中击毙的车臣人员的遗孀或姐妹组成的“黑寡妇”集团表现最为疯狂,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两年来,车臣的局势逐渐恢复正常,车臣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逐渐走上正轨。同时,俄当局对分裂、恐怖势力的打击则继续加强,丝毫没有放松,不久前就一举击毙了数名车臣叛军头目。在这样的形势下,车臣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团伙便不惜孤注一掷,千方百计制造更加轰动的恐怖暴力事件,以显示他们依然在“战斗”。

329的莫斯科地铁爆炸发生后,俄罗斯专家指出:“莫斯科爆炸事件提醒我们,北高加索地区的战争从未停止……离结束还很远。”一句话道出了人们越来越看清的事实:车臣,正是俄罗斯恐怖袭击不断的源头。现在,俄罗斯领导人已誓言要坚定不移地继续打击恐怖主义。同时,俄罗斯人和国际社会也通过血淋淋的事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打击恐怖主义是必要的,但单凭军事手段又是无法根除恐怖主义的,只有标本兼治,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综合治理,努力促进车臣经济、文化的发展,提高车臣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水平,才能最终解决车臣这个老大难问题,彻底铲除在那里滋生恐怖主义的土壤。

 

来源: 东方早报2010-04-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