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 《中华大典•历史典》成果发布座谈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创新基地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主办,上海社科院党委宣传部协办,参与编撰的部分专家出席座谈会,沪上知名历史学者、出版机构编辑等与会并参加研讨交流。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吕健在会上介绍,《中华大典》编纂工程最早发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18家古籍出版社负责人提出倡议,包括钱钟书、冯友兰、任继愈、钱学森、季羡林在内的300多位学者联名向国务院呼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1992年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中华大典》是继唐代《艺文类聚》、宋代《太平御览》、明代《永乐大典》和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之后的大型类书,也是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进入新世纪后,国家对《中华大典》编纂工程继续予以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项目。
《中华大典•历史典》主编、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熊月之研究员介绍了这个项目的编纂过程:《历史典》是《中华大典》重要分典之一,此典原由著名历史学家戴逸教授担任主编,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北京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的学者负责编撰。后因多种原因,经戴逸教授推荐、《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与负责出版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研究决定,改由时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研究员担任总编。参加《历史典》编撰的单位,除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承担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继续完成原承担编撰的“五代、宋、元”部分外,其余部分主要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承担。2006年10月31日,《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编辑委员会为此联合签署颁发了《中华大典立项书》。此后全典历时十年终告完成,于2017年底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聚集和积累起来了丰富的历史典籍,是几千年来炎黄子孙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收集、保护、整理、传播、使用好这些典籍,成为史学界一项十分紧迫的历史任务。《中华大典•历史典》是第一次按照现代的学术理念对涉及中国历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完整地收集、整理、排比和编纂。编纂者在编纂时翻阅了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引用的古籍超过2000种,是全面反映1911年之前中国历史发展变迁的集大成著作。该书的出版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历史学的研究水平,更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尝试。
还有一些专家探讨了历史的社会功能与价值,指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一座无比丰富的文化宝库,为中国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如何对待这一段历史,是一个关乎民族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严肃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学习、研究、借鉴历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他站在开辟未来的战略高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视野,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学习、研究、借鉴历史等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历史逻辑和文化底蕴。习近平同志曾经用四个“最好”论述历史的价值:“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他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专家们还从智库建设角度指出,《中华大典•历史典》的编纂,通过深入挖掘中华历史典籍中有价值、可以借鉴的相关文献,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全面总结中国历史的进程,提供给今人学习研究。该书的出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将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国历史的实践智慧,传承祖先的成就与光荣,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使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去化解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来源:上海观察201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