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生中总会遇到许多关节点,例如求学、就职、婚姻等等,在这些关节点上有时会受到他人施加的重大影响。本所老所长李华兴老师就是曾经对我有过这样影响的人,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之情,尤其是在他谢世之后,这种感觉就更加真切了!
我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1992年的3、4月间,当时我正在复旦大学历史系求学,四年本科即将毕业。那时读大学是包分配的,有一天指导员张济顺老师通知我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应聘试一试。我遂于次日骑自行车从复旦出发,横穿整个市区来到西南隅的田林路。当时的历史所处于“流离”之中,暂居田林路2号3楼,即联华超市的上面。李华兴老师是常务副所长,他在所长室接待了我。初见之下,李老师身材笔直,暗黄的脸庞刻上了岁月的印痕。他显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年轻,因为在前一天的电话预约中,他的声音不太像一个近60岁的人。李老师很客气地询问了我的基本情况,我则递上了应聘材料。首次谈话很简短,随后我便回校等消息。大概一个星期以后,从指导员那里得知:历史所已决定录用我。现在回想起来,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我之所以能如此“轻松”地成为历史所的一员――如今即便是海归博士也未必能如愿,大概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我向李老师坦诚了自己的背景,即我自幼就喜欢历史,并立志将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其二,我在本科阶段发表过几篇文章,虽然稚嫩,但还算是笔头比较勤快的学生之列。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时的社会受商业大潮猛烈冲击,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成了暂时被遗忘的“角落”,由于收入低,少人问津,以致不才的我或许就成了“不选之选”。无论李华兴老师当时究竟是如何考虑的,但显然正是他的决断,使我有机会沿着历史学的道路继续前行,去实现幼时的理想。我得说,自己的确非常幸运,此后的19年中,我在历史所度过了美好的时光。从23岁到42岁,不仅对我,对所有人来说,这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
同年8月某日,我到历史所正式报到。当日,李华兴老师即召集我和另两位新人――马学强、甘慧杰谈话,记得在座的还有当时负责人事的李志武老师。李华兴老师的讲话,我今天仍然记得很清楚,他说:“历史所是很自由的,因而是个培养人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个耽误人的地方。科研人员不必坐班,会有许多自我支配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所里不会来干涉你在单位以外的时间,除非你犯了事,公安局、派出所找上门来。总的来说,到底走哪条路,关键看你自己的选择。”他最后的一句话,我一直印象至深,他说:“想要升官发财,不要来历史所,想好好做学问,这里是正当其地。”
按照历史所当时的制度,新进人员必须先到行政部门服务一年,于是我被分配到学术秘书室担任秘书,主要负责撰写和发行《历史所简报》。学秘室正巧在所长室隔壁,所以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和李老师有了较多的接触,再加我家和他家相对较近,所以常常充当他的信使。这一时期,李华兴老师给我留下了以下几方面的印象:其一,他工作非常繁忙,星期二和星期五一大早就来所主持各种会议,常常要开至中午12点乃至1点,有时还嘱我到街上买一些包子给他充饥。其二,他的身体不怎么好,血压收缩压经常达到200,以致屡屡感叹“伤脑筋”,而且胃、肝、胆也动过手术。其三,李老师爱好文艺,在全院举办的多次合唱比赛中,他都担当了历史所的指挥,动作中规中矩,令人叹服。其四,他对年青同仁特别关心,当时有不少青年学者生活局促,有的甚至不得不寄居所内一角。我曾亲眼看到李老师为周武等人的住房问题写过呼吁信,并嘱我送至院内的有关部门,后来这些人也都有了安身之所。由于见面较多,李老师对我也时常有所指点。在学术上,他鼓励我要放宽视野,不要局限在一个专题、一个领域;要甘心坐冷板凳,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他曾向我预言,当前学术界待遇较低的状况将来一定会有所改变。
有一次,李老师让我负责校对他的一篇论文,我校了三次,自以为不会再有什么纰漏,就交差了。但第二天,李老师微笑着对我说,“小马,我回去看了,里面还是有四个错字你没看出了,再改一改吧。”他并没有多少责备的意思,但我却很是汗颜,提醒自己以后一定要更为仔细。不久,李老师又让我校对一份本所与日本横滨开港资料馆的合作协议书,我知道事关重大,便格外小心,总算没有再出问题。我得说,今天我和许多人相比,在文字上还算比较严谨的话,那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
李华兴老师,原籍湖北武汉,1933年2月3日生于上海,是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学家。他1956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1961年本科毕业后留系任教,并师从蔡尚思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以后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李老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思想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成果极为丰硕,于“民主在近代中国”和“民国教育史”专题钻研尤深!1986年9月,他调至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常务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直至1994年。1997年初退休。
李老师主政的八年,正逢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最猖獗的年代,也是历史学科的瓶颈期,作为一所之长,面对经费短缺、人才流失、人心思动的状况,其措置之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李老师上调下护,引领着历史所共渡时艰,并竭力呵护全所的学脉。这一时期,历史所同人仍然贡献出不少优秀之作,我记得的就有唐振常的《上海史》、汤志钧的《乘桴新获》、沈以行的《上海工人运动史(上)》、王守稼的《封建末世的积淀和萌芽》、刘修明的《从崩溃到中兴》、周永祥的《瞿秋白年谱新编》、杨善群的《孙子评传》、罗义俊的《汉武帝评传》、罗苏文的《石库门:寻常人家》,等等。据我猜想,李老师所长任内碰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也许是1993年春夏间的“精兵简政”。按照市里的指示,当年社科院要有约四分之一的人转岗或下岗。换言之,历史所必须有十几个人离开。此事当然非同小可,处理不当可能还会引起不小的纠纷!但李老师在刘运承、熊月之老师及整个领导班子的协助下,对各后面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反复斟酌、调配,力争将消极因素降至最低点,最后终于顺利、平稳地完成了这一任务。当然,此事能圆满解决,还与历史所特有的人际氛围有关,那是看不到,摸不着,道不明,但每一个人却又能切实感知的东西,是历史所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如果一定要概括的话,我想应该是公正、敬畏、内敛、与人为善、顾全大局……
评聘职称,无论过去和现在,都是学术界一个敏感的问题。作为行政主管,李老师是非常重视的。记得在1993年,所里的罗义俊老师和杨善群老师都具有了竞聘正研究员的资格,且两人的学术素养和成果难分伯仲,但现实的问题是当年的名额却只有一个。我曾亲眼看见,李老师特地请杨善群老师到所长室单独谈话,谈话之后,杨便默默地退出了竞聘。当年,罗义俊评上了研究员,次年杨善群也顺利评上了研究员。我虽然不知内中的详情,但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师确有统筹之功,从而避免了“撞车”。
说到评职称,记得刚入所时,李华兴老师有一次曾对我这样说:“小马,我替你算了算,只要你好好努力,14年后你也能当上研究员。”当14年以后,即2006年我真的被评上研究员时,我曾打电话给他,重述了他当年的讲话,他为我的进步感到高兴。几天以后,他出席了我为各位老师举办的答谢晚宴,那天他显得特别快慰。
时间进入了1994年,李老师即将从常务副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满含笑容地向大家表示:“自己会站好最后一班岗”。现在想来,这句话颇有寓意,一是表示自己不贪恋权位,尽好最后的责任,二是对历史所的未来充满期望。李老师退休后,我们彼此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每逢碰头,他总要询问我的学术和生活状况,有时也会向我问问叶斌和甘慧杰的近况。我有了新著,就会趁此奉赠一本请他指正。前年,我听说他动了大手术,曾上门探访。他很愉快地接待了我,我发现他身体康复得不错,但记忆力已大不如前,谈到一些同事时,他只能记得住姓,却怎么也想不起名,需要提醒才能回想起来。据说,这是手术时出血过多影响脑部所致。稍后,叶斌从美国拿了学位归来,我曾和叶约定要共同前往拜访李老师,但因故一拖再拖。最后,出乎意料的是,竟在所里听闻了他的噩耗――2011年3月13日,李华兴老师在寓所的楼梯意外跌倒,因脑部受重创而离世!
前些天,李老师的家人将其生前的许多书籍捐赠给本所资料室,工作人员运来以后暂时放在了资料室的走廊里,准备整理以后上架。我目睹这些书不仅感慨良多,人去书留,难道李老师留给历史所的全部遗产就是这些吗?当然不是!正是他第一个向我灌输了“十年磨一剑”的思想,今天我能够一个条目、一个条目地潜心编纂有关海外汉学的大目录,并立志用20年的时间加以完成,追根溯源显然有着来自他的影响。随着阅历的增加,今天我愈来愈深信,真正的学术是“出世”的,岂能为俗世的名利所左右;真正的学者不是让学术来为自己的人生服务,而是让自己的人生来为学术服务!
我想,受过李华兴老师影响的后辈绝不仅仅是我一个,如果他的教诲使许多人的学术人生受益,那么他就将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活在我们中间……
李华兴教授
李华兴教授学术成果目录
(本目录系马军根据历史所网站2005年发布之“李华兴科研论著选录”补充、修订而成)
一、著作类(含著作章节):
《中国近代简史》(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撰写第1、2、3、4、5、9、10章及大事年表及全书通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后被译成日、法、西班牙文版。198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又出改写本《中国近代史》
《孔子思想体系》(蔡尚思编),撰写第2、3、4、9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近代中国八十年》(陈旭麓主编),撰写第1、2、3、4、30、31、32、33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人世楷模蔡元培》,专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版。
《中国近代思想史》,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
《五四后三十年》(陈旭麓主编),撰写第1、2、3、4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
《近代思潮纵横》,专著,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版。
《民国教育史》,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与张元隆、李海生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民主与近代中国》,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8月版。
《白龙山人:王一亭传》,与陈祖恩合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二、工具书、资料集
《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919─1949年)》下卷第1、2分册(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参与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中国近代史词典》,与陈旭麓等合作,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5卷(蔡尚思主编),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1983、1986年版。
《梁启超选集》,与吴嘉勋合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1840年─1949年)》,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辞海》,参与撰写修订中国近代史部分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人名大辞典》(廖盖隆等主编),撰写历史人物卷部分条目,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
《中华民国史辞典》,与陈旭麓共同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
三、 论文、书评及其他
《编写工厂史的几点体会――历史系三年级工厂史编写组部份同学讨论》,与刘绵生、潘如昌合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9年第4期。
《论中国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署名李星,与赵亲(赵清)、黄杜(黄美真)合作,《学术月刊》1961年第2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最初在上海工人中的传播》,《解放日报》1961年6月30日。
《试论五四运动的革命性质》,《学术月刊》1963年第5期。
《论“神圣同盟” 》,署名李星,与维谷合作,《浙江学刊》1964年第1期。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文汇报》1964年5月1日。
《关于司马迁的政治思想》,《学术月刊》1964年第6期。
《刽子手为什么空喊“和平”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美蒋“和平”阴谋的破产》,笔名李星,与许道勋合作,《解放日报》1965年6月6日,同年6月21日《人民日报》转载。
《高举反帝旗帜的五卅运动》,署名李星,与刘兵、姚河合作,《新建设》1965年第5期。
《怎样认识农民战争的失败和胜利――兼与范大声同志商榷》, 署名李星,与维谷合作,《文汇报》1965年8月26日。
《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血的教训》,《解放日报》1978年3月27日。
《禁烟运动的思想前驱──评新发现的朱�、许球奏折》,与田汝康合作,《复旦学报》第1期试刊,1978年10月。
《学习毛主席有关孔子论述的一些体会》,与蔡尚思合作,《文史哲》1978年第6期。又载山东大学历史系编《孔子及孔子思想再评价论文集》,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重评李秀成──兼论历史人物评价》,《文汇报•学林(1)》1979年1月5日。
《民主•科学•社会主义──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文汇报》1979年5月3日。
《“五四”时期民主与专制主义的斗争》,与朱维铮、姜义华合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五四”时期科学与蒙昧主义的斗争》,与朱维铮、姜义华合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漫话“人权”》,《青年一代》1979年第3辑。
《上海工人阶级“六三”政治大罢工》,《学术月刊》1979年第5期。
《“恐人不言,导之使谏” ──略论唐太宗政治思想》,许道勋合作,《文汇报》1979年7月13日。又载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梁启超与清末民权运动》,与姜义华合作,《复旦学报》1979年第5期。又载刘晴波等选编《中国近代史百题》,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民主科学的旗帜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与姜义华合作,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4月版。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民主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复合体──蔡元培政治思想初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魏源的人才论》,《文汇报》1980年10月27日。
《官僚政治与官民关系》,《解放日报》1981年1月21日。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农民民主主义的悲壮史话──纪念太平天国革命130周年》,与刘�合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历史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文汇报》1981年8月17日。
《引人入胜的爱国主义教材──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文汇报》1982年7月23日。
《蔡元培传略》,载晋阳学刊编辑部编 《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2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论马克思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载《上海市历史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选》,1982年12月发行。又载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编《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2月版。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推进高校文科科研必须解决的问题》,与朱维铮、姜义华、 汤纲合作,《教育发展研究》1983年第1期。
《简论洪秀全的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辛亥革命时期的胡汉民》,载李新、任一民等编 《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3月版。
《辛亥革命时期的汪精卫》与黄美真合作,载李新、任一民等编 《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3月版。
《论梁启超的变与不变》,《南方日报》1983年10月3日。
《从“前清翰林”到民主先锋》,与张惟中合作,载陈思、司徒伟智主编 《探索者的足迹》,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评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载蔡沿思等著《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又载吴玉章等著 《孙中山研究论文集(1949─1984)》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程洪合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近代中国的风云与梁启超的变幻》,《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2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爱国主义与近代中国》,与张国伟合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又载上海市历史学会《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论文集》,1984年6月印。
《一部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文献――<饮冰室合集>》,《文史知识》1984年第9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历史考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又载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1986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年7版。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可贵的尝试――评介<孙中山社会科学研究>》,《文汇读书周报》1986年3月8日。
《论孙中山的时代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6年第4期。又载武昌辛亥革命研究中心编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 1980-1989年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7月版。 又载中国孙中山研究学会编《孙中山和他的时代:孙中山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上)》,中华书局 1989年版。
《愿<学林>更上一层楼》,《文汇报》1987年5月12日。
《上海修志三议》,载《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立大会会刊》,1987年5月25日。
《从向西方学习到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坎坷历程及其启示》,《史林》1987年第4期。
《<中国历代一百名人传>评介》,《教育书讯》1988年第2期。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评<剑桥中国晚清史>》,《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又载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书评》,2005年5月版。 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租界研究反思》,《社会科学报》第116期,1988年8月18日。
《消肿后的隐忧――史学如何走出低谷》,《史学理论》1988年第4期。
《灾难:新的“读书无用论”》,《书林》1988年第9期。
《背着历史因袭的重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体制改革探源》,与人合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内刊第6期,1988年12月。
《西学东渐和近代中国自然观的演进》,《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89年第1期。又载中华近代文化史丛书编委会编《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中华书局1989年2月版。
《回归传统的反刍》,《文汇报》1989年4月4日。
《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民主思潮》,《解放日报》1989年4月12日。
《民主的追求与理性的反思――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民主思想研究》,载《五四:中国文化的转机》,知识出版社1989年9月版。又载夏禹龙主编《中国文化发展的转机》,北京: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又载《历史的反响》,香港三联书店1990年5月版。又载刘青峰编 《历史的反响》,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 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维新志士的心态与变革的文化链》,与张元隆合作,《社会科学》1989年第10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中国近代史体系散论》,《历史教学》1990年第2期。
《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四十年》,《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6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1990年第8期 。又载上海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1991年6月版。
《鸦片战争与民族觉醒》,《探索与争鸣》1990年第4期。
《孙中山对中国现代化的构想》,《史林》1990年第4期。
《探寻结合部和公允点》,《社会科学报》1991年3月7日。
《图文并茂,一部生动形象的历史教材――评介<中国古代史参考图录>》,《书友》1991年第4期。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化》,《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又载《新华文摘》1991年第8期。又载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切问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论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思想》, 与王泠一合作,《历史的新起点――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6月版。又载《史林》1991年第3期。又载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编《党史党建论文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专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辛亥前后教育思潮的变迁》,与张元隆合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4期。又载中华书局编辑部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下)》,中华书局1994年版。
《论孙中山的文化取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5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孙中山与中西文化》,《解放日报》1991年10月9日。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1年第12期。
《“海禁”与开放》,《社会科学报》1991年10月24日。
《方兴未艾,任重道远――中国社会史研究笔谈》,《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近代中国国情透视•序二》,潘君祥、沈祖炜主编《近代中国国情透视》,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近代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及其演变》,《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迁移•涵化•共生――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考察》,与吴前进合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4期。
《上海: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上海研究论丛》第9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8月版。
《加强宋庆龄研究的几点建议》,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编《纪念宋庆龄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引以为戒――读<甲申三百年祭>》,《社会科学报》1994年5月19日。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儒家人文精神与孙中山的政治哲学》,《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3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5期。
《中国近代国家学说的发展》,《中华文史论丛》第53辑,1994年6月。
《论钟天纬――中国近代化和富强之路的探索者》,《史林》1994年第3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序二》,载闾小波著《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2月版。
《顺乎天理,合乎人心――访台归来谈统一》,《文汇报》1995年3月4日。
《民国学制的演进与启迪》,与陈祖怀合作,《现代与传统》第6、7辑,1995年3月、6月。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剖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5年第11期。 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均富大同――民生主义的目标和理想》,台北《中央日报》1995年5月4日。
《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伟大转折》,《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7期。
《孙中山的教育思想》,与张元隆合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又载《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1995年第3期 。
《抗日战争:历史的丰碑》,《解放日报》1995年8月2日。又载《民主与近代中国》。
《学界泰斗蔡元培》,载康捷等主编《学海行舟人物》,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从传播欧洲思想到回归传统文化―― <甲寅>时期章士钊思想研究》,《史林》1996年第1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科教兴国:神圣的历史召唤》,《公共行政与人力
》1996年第3期。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与陈祖怀合作,《史林》1996年第3期。
《论孙中山对中国近代化的目标设定》,《学术月刊》1996年第11期。又载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孙中山与现代文明》,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载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爱国志士的丰碑――读俞兆鹏的<谢叠山大传>》,《社会科学报》1997年2月20日。
《论民国教育史的分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正气:中国的脊梁》,《文汇报》1997年5月26日。《科技文萃》1997年第8期 。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孙中山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与局限》,《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7年第9期。
《民国教育与中国现代化》,《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卢沟桥事变:历史的转折点》,与杨宏雨合作,《史林》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1997年第10期。
《社会转型与道德重构》,《中国文化与世界》第5辑,1997年。
《论严复的国家学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又载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 1998年第9期 。又载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福州市严复研究会编《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关于民国教育及教育现代化的对话》,《公共行政与人力
》1998年第2期。
《戊戌维新与国家观念的转型》,《史林》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8年第9期。
《“古为今用”然否论――与李新同志商榷》,《百年潮》1998年第3期。
《戊戌维新与中国教育近代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3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8年第11期。又载王晓秋主编《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戊戌百年祭先贤》,《史学月刊》1998年第4期。
《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序言》,载吴前进著《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戊戌变法的现代意义》,日本爱知大学《中国21》第5卷,1998年10月。
《梁启超》,载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下)》,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史家访谈:李华兴教授访谈录》,张元隆采访,《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4期。
《永垂青史昭后世――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大江南北》1999年第5期。
《1957年:良机与逆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又载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00年第2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又载黄颂杰主编《光华文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复刊30周年论文精选(史学卷)》2008年5月版。又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史苑英华: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论文精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7月版。
《论孙中山教育为立国之本的理念》,《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理论创新四题》,《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道德•大同•世界和平――简论孙中山的和平思想》,《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又载【日】高桥强、林家有主编《理想•道德•大同:孙中山与世界和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方平撰<清末上海公共领域的整合与市民阶级的兴起>点评》,丁日初主编《近代中国》第12辑,2002年12月。
《蔡锷将军:立志救民,与时俱进》,《近代中国》第13辑,2003年8月。
《清史体例刍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体裁体例工作小组编 《清史编纂体裁体例讨论集》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
《“学术是学者的生命” ――简述蔡尚思教授的治学精神》,《史林》2004年第6期。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转型的思考》,与张元隆合作,《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发展》,与张元隆合作,《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又载江中孝、王杰主编《跨世纪的解读与审视:孙中山研究论文选辑(1996-2006)》,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以史为鉴的启示――读曹天忠<教育与社会改选>》,《历史教学》2005年第5期。
《容闳:中国近代化的卓越先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特辑)》2005年第5期。又载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主编《容闳与科教兴国:纪念容闳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一百五十周年论文集》,珠海出版社2006年10月版。又载李华兴著《民主与近代中国》。
《情系<学术月刊>》,《学术月刊》2007年第2期。
《终身难忘的教诲――缅怀恩师蔡尚思教授》,载周桂发、施宣圆、傅德华主编《永不毕业的世纪学人蔡尚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