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历史所举行建所五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十二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6-11-28浏览次数:58

历史所举行建所五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十二

2006年11月28日,历史研究所举行建所五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十二。由周武研究员主持,6位同仁(陈祖怀、张和声、甘慧杰、田一平、秦蓁、张培德)发表演讲,报告最新研究心得。

点击放大
周武研究员主持

点击放大陈祖怀在题为“‘夫子之道’――原典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的学术报告中,从“六经”原典入手,探究“夫子之道”的真相,掸去历史蒙在夫子身上的尘埃,将夫子从“圣人”还原成“凡人”,指出孔子将人文解放的汩汩泉水引入“先王旧典”的故园旱地,构造了一个生气勃勃的全新社会形态;但在理想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可避免的落差与扭曲。该文引起了多位学者的关注与讨论,展示了学术研讨会的价值与真意。

点击放大张和声在题为“历史学的樊篱与历史的樊笼――读布罗代尔”的学术报告中,将人物的历史与学派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叙述,指出布罗代尔学术生涯典型地反映出年鉴学派演变到壮大的轨迹;并通过对布罗代尔“长时段”学术思想的分析,指出布罗代尔虽冲破了传统史学的樊篱,却又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限制。程念祺认为该文充分展示了“长时段”概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我们理解布罗代尔的史学思想,乃至历史本身都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点击放大甘慧杰在题为“从接收到‘重组’――租界沦陷初期日本对上海的政策取向”的学术报告中,对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接收“敌性资产”和对上海经济的“重组”进行了清晰的叙述和分析,指出日本当局占领上海租界初期的政策取向在于将上海经济纳入其“以战养战”的轨道。郑祖安认为该文抓住“租界沦陷初期”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时段,将经济与政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很有新意;同时指出该文使用大量日文资料,很有价值,但也要注意加强日文“官方材料”的使用。

点击放大田一平在题为“海派画家与画会”的学术报告中,介绍了海派的形成和海派画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并分析了海派画家的特点:现实性、艺术性与国际性和商业性的统一。宋钻友认为该文可以在充分占有前期成果的基础上,抓住几个典型的画会,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点击放大秦蓁在题为“历史上的中医存废之争及相关问题”的学术报告中,通过对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的梳理,修正具体的历史细节,以引起人们对历史真相的重新思考;更由近代中西医学的扦格与汇通,展示了近代史上中西两种文明冲突与融合的复杂过程。该文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广泛兴趣,纷纷针对“中医科学化”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点击放大张培德在题为“由展览而比较,由比较而竞争,由竞争而进步――1933年中国参加美国芝加哥世博会回顾”的学术报告中,再现了1933年中国参加芝加哥博览会的全过程,并分析了当时人对中国参展的评论,以此反映当时国人对世博会的认识。马军认为该文资料翔实、梳理清晰,并认为国民政府针对是否参加世博会的前后不同的态度及其考量过程,值得深入挖掘。

点击放大
马军研究员在评论

本场六个报告虽涉及范围广泛,但大都能引起与会学者的关注和思考,在差异很大的各个主题的学术讨论中,显示了学术思考的内在一致性。

(历史所 冯志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