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历史所举办建所五十周年系列讲座之十

发布者:历史研究所发布时间:2006-10-31浏览次数:196

历史所举办建所五十周年系列讲座之十

2006年10月31日,历史研究所举行建所五十周年系列学术讲座之十。由周武研究员主持,6位同仁(施扣柱、饶玲一、王维江、张秀莉、葛涛、邵建)发表演讲,报告最新研究心得,历时一天。

点击放大施扣柱在题为“圣约翰大学的小规模办学与非职业化的学校定位”的学术报告中,介绍了圣约翰大学因教会学校而生发的小规模办学特色,并通过分析圣约翰大学卜舫济校长的闪烁着通识教育的人文主义光辉的教育理念,阐述了圣约翰大学的非职业化的学校定位。周武认为,在当下大学教育普遍失去理想的时候,报告人对有“东方的哈佛”、“外交人才的养成所”等美誉的圣约翰大学的校长卜舫济的教育理念的挖掘,无疑是极有价值的。

点击放大饶玲一在“明清时期常州庄氏家族初探”的学术报告中,对毗陵庄氏在明清时期的演变状况作了一个初步的考察。毗陵庄氏因科甲鼎盛而家族兴旺,报告人探讨了庄氏科甲兴盛的原因:祖训对后世的垂范作用;严格的家塾教育;文化联姻,并指出传统家族的兴衰成败有其内在的逻辑。马学强认为该报告资料翔实,研究扎实;同时也指出在关注举人、进士等家族核心人物的之时,也应该注意到家族内其他人物的命运和活动。

点击放大王维江在题为“清流与《申报》”的学术报告中,分析了《申报》利用“清流”论政以获得商业和新闻业的双重成功,同时“清流”人物也利用《申报》迅速成为既政治正确又“精通”洋务的高手的历史现象,指出光绪以来“清流”与《申报》之间存在一个互动互利的关系。王敏认为该报告思路清晰,有很强的可读性,同时认为该报告为报纸与政治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视角。

点击放大张秀莉在题为“20世纪初上海外商企业中的华董(1990-1927)”的学术报告中,针对20世纪初上海外商股份企业中的华董群体,从其行业分布、身份背景、对外商企业的贡献、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考察,为我们初步描绘了20世纪初期外商企业中的华董群体的概貌。罗苏文认为该研究极有难度,也很有意义,报告人通过对外文资料的梳理,使得外企华董群体的活动脉络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呈现。

点击放大葛涛在题为“‘党义’与‘风化’中的颤音――从审查制度看民国时期政治对唱片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中,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介绍了上海特别政府时期、日伪统治时期、抗战以后至解放时期有关唱片审查制度的问题,从政治变迁的角度对审查制度的演变作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周武认为该报告叙述流畅,内涵与侧重点都十分清晰;同时指出可以进一步考察唱片公司与审查者之间围绕审查制度博弈的情况。

点击放大邵建在“苏州与上海近代工业化之比较”的学术报告中,比较了作为江南传统都会城市代表的苏州与作为新兴口岸城市代表的上海在中国近代化工业过程中的截然不同的命运,并对二者拥有不同命运的原因作出了解释。宋钻友认为该报告对苏州近代工业化缓慢的原因归纳得比较好;同时建议该文从小处切入,进行深度挖掘。

本次六场报告都精彩纷呈,引起参加讲座的学者们的极大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全场一直充满着浓郁的学术讨论氛围。

(历史所 冯志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