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7-12 浏览次数:175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0日 )
对于传统的“家国同构”思想、传统家风等文化因子依据现代价值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三个倡导”,形成良好社会风气,都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理论及实践中,国与家是同构的,家是缩小的国,国是放大的家。孙中山指出,中国古代家族是国家的基层团体,由家族而宗族而国族,合群图强然后才能讲民族主义,而且只有先恢复民族主义才能讲世界主义。梁启超也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家教是家庭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不仅在于生物性的“抚”,更在于社会性的“育”。费孝通先生曾这样定位家教:“社会性的抚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新的社会分子的培养,以及种族的绵续上,和生理性的抚育有同样的重要。”唯有良好的家教才能构筑良好的家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上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在家庭生活中,家教与之相融,通过协调各种家庭关系、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睦以及构筑家庭核心价值,从而潜移默化逐渐形成良好的家风。“家庭是制造人格的工厂。”作为社会个体的家庭成员,其最初的社会化过程是在家庭中实现的。以“家国同构”为重要内容的古代家庭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今天它依然是我们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法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个体的价值诉求与国家建构置于一种互生共荣的统一体之中,将国家的梦想和中国每位百姓的个体梦想相统一,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弘扬和践行良好家风,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道德基础。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使个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在道德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家风与国风的塑造不仅出于时代的紧迫感,更是出于历史的使命感。近代中国,一批有识之士就通过描绘祖国与乡里之间的血肉联系,把人们对于家和国的认识与振兴中华的伟业紧密相连。面临山河破碎,时人大声疾呼:“覆巢之下无完卵,亡国之民无孑遗”“有国才有家”。近代先贤把时代、祖国、乡里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以天下为己任,视危难若坦途,坚信只有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才有整个国家的富足富强。重建中国社会转型的人文基础,需要全社会齐心合力,共同培育合乎现代文明发展需要的现代性,营造现代性得以顺利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代中国家风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风建设。当前我国家风建设要遵循以下基本路径,一是重视家庭成员平等关系的建立;二是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三是重视家庭成员的个体品德培育。在家庭建设与家风建设中,也需要相关制度规范发挥约束作用。这对于当代中国建设“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优良家风具有重要意义。家风反映一国之民风。“修身”“齐家”“治国”是传统家风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从传统中寻找有价值的内容传承,在实践中吸收、补充、调整、创新,新的家风文化才能得以构建。做好家风建设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家国情怀不仅从道德价值层面强调亲情、家庭的重要性,而且将其视作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只有每一个小家的“家风”都能淳朴纯正,才能树立正气浩然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