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梅俊杰谈英国现代化历程

发布时间:2017-02-15  浏览次数:478


20170211   05 :书话   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  

[]埃里克·霍布斯鲍姆  梅俊杰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本报首席记者 顾学文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绝后的巨变,它初期仅与一国即英国的历史相重合。

马克思主义史学大家霍布斯鲍姆在其经典名作《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描述并解释了英国迈向首个工业强国的崛起之路、其暂时领先优势的无奈流失、其与世界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关系,以及所有这一切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广泛影响。

该书自1968年在英国初版以来,持续畅销,霍氏于1998年又将其修订为“新千年版本”。近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员、世界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梅俊杰翻译的中文版首发上市。

在霍布斯鲍姆的笔下,英国最近250年的现代化历程行云流水般展开,兴衰之间,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认识上仍有不少盲点

读书周刊:《工业与帝国》是霍布斯鲍姆的经典名作,您既是该书译者,自身又是世界经济史研究专家,在您看来,书中哪些观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梅俊杰:该书从1750年讲起,涉及英国的工业革命、相应的社会变迁、政府与经济的关系、英国与世界的互动、大英帝国的衰落、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命运,以及当今英国的地位等各个方面,可谓面面俱到。

在看似循规蹈矩的体例中,作者以举重若轻的手笔,时时展现出史学大家的思想锋芒,他在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政府的干预作用、现代化的断裂风险、帝国体系的经营、相对衰落的缘由等重大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例如,国内外往往强调英国现代发展中“放任自流”的一面,霍布斯鲍姆却特别强调政府的作用。他明确指出,英国工业革命背后的关键动力,无论归因于国内市场还是出口市场,都不够全面,因为“还有第三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政府”。他告诉我们,在英国的崛起中,“不仅需要有一个能够开发利用这些市场的经济,而且需要一个愿意为英国制造商的利益而发动战争或进行殖民的政府”;“若无政府干预,将不可能维护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条件”。

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却长期被人们忽略,必须承认,我们对英国现代化历程的认识仍有不少盲点。

读书周刊:您的意思是,除了对当时英国政府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外,我们对英国现代化历程的认识还存在着其他偏差?

梅俊杰:是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人们总以为英国是因为实行了自由贸易,所以才率先实现了工业化的突破,真实的历史正好相反,恰恰是在确立了自己的工业优势后,英国才把自由贸易变成优先政策工具,也才把亚当·斯密的自由学说推上主流意识形态地位,这些在我自己的专著《自由贸易的神话:英美富强之道考辨》中已有系统的揭示。

霍布斯鲍姆虽然没有在书中细论这个问题,但还是留下了不少真知灼见。比如他在书中提出,在棉纺织业这一工业革命的主战场,英国之所以达到世界一流,并非依赖单纯的工商竞争优势,而是靠了保护主义的进口禁令,靠了对殖民地和欠发达市场的垄断,这些禁令和垄断都有赖于非市场、超经济的手段。

 

单纯工业化是不够的

读书周刊:您的学术论文《所谓英国现代化“内源”“先发”性质商议》曾引发讨论,您的观点似与霍布斯鲍姆不谋而合。

梅俊杰:主流观点认为,英国现代化属于“先发”、“内源”类型,以为它起步早,没有受到外力强压,所以,其现代化过程显得从容不迫,可以循序渐进,最后水到渠成。其实,只要深入历史细节,就可发现这些说法并不靠谱。在纺织、航运、金融等诸多领域,英国都起步于落后境地,依靠向领先者特别是荷兰学习并引进,才赢得后来居上的局面。因此,不该用“先发”、“内源”这样的框架去束缚我们对英国现代化的理解。

霍布斯鲍姆在书中特别重视外部因素对工业革命的关键作用,认为在内部的基本动力之外,正是外部的商业联系提供了英国经济起飞所必需的加速度,成为“点火的火苗”。

读书周刊:辨析英国现代化是否“先发”、“内源”这一性质,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梅俊杰:这个问题的要害在于,当我们带着“先发”、“内源”这样的主观评价去看英国的现代化进程时,就容易理想化这一进程,特别是容易理想化英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手段。实际上,只要我们拉长历史视野,比如把目光投到伊丽莎白一世时代之前,就可看到,英国在相当长时期是欧洲落后国,甚至曾有“欠发达经济”特征。因为起自落后乃至依附状态,所以英国很久以前就开始实施重商主义的发展战略,政府干预和保护主义就是其中的重要政策内容。

当然,后来随着英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日益显著,尤其在进入19世纪后,原有的重商主义体制开始向自由贸易体制转型,英国总体上显露出人所乐道的自由主义气象,我们也惯于被这一面所吸引。但要知道,此时英国的现代化实已进入到了下半程,这个下半程绝不是英国现代化的全程。

对当今后发国家来说,那个前半程,即赶超发展的爬坡过程,或更能提供深刻启迪。另外,即使在后半程中,英国的现代化也远非一帆风顺,霍布斯鲍姆就在书中反复提到了现代化断裂的风险。

读书周刊:这种现代化断裂的风险具体有哪些?为克服风险,英国作了怎样的努力?

梅俊杰:单以19世纪上半叶为例,由于劳工生活困顿、社会制度破而未立,英国经历了剧烈动荡。尤其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比严峻的危机令劳工革命一触即发,勒德分子、工会成员、乌托邦社会主义者、民主斗士及宪章运动家“飓风般接连横扫英国”,大有终结工业资本主义之势。

在霍布斯鲍姆看来,面对巨大挑战,英国人决非像外界以为的那样墨守成规,“英国永远不会抵制无可抗拒的变革”。工业化启动后,英国分别在18世纪80年代、19世纪二三十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过“三个回合的政治与行政大扫除”,从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又加大了民主化力度,此外还进行了立法缩短工时、废止不公正雇工条例、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城市环境等社会改良。

须知,这些变革多为世上率先之举,少有成例可援用,好在英国的多元社会中存在互动弹性空间,最终让工业化带出了相应的、广泛的社会变革,完成了和平过渡,成就了英国的现代化。

读书周刊:这一过程对于当下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什么可供参考之处?

梅俊杰:我国现在所处的内外环境与当年的英国有很大差别,但大而言之,保持社会的进步和秩序,争取安居乐业和长治久安,这样的目标总是一致的。

一句话,一个国家单纯有工业化是不够的,应该追求宏大的现代化,要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来化解发展中出现的风险,唤起大家对现代化的巨大热情。

 

我们还处于爬坡阶段

读书周刊:我们容易被英国工业革命造就的帝国荣耀所吸引,而对其衰落少有研究,在这方面,霍著是否有所突破?

梅俊杰: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强盛如日中天。彼时,工业革命的危机后果已得到驯服,工业化的世界性扩散带来了无限商机,而身后的追赶者尚不足以构成竞争威胁。1860年起盛行国际自由贸易,1863年实行金本位,这些既是英国赢得世界霸主地位的结果,也是英国确立自由国际经济秩序的象征。然而好景不长,经过19世纪后期的世界经济萧条,美国和德国迎头赶上了,领头羊英国却相对衰落下来。

霍布斯鲍姆在书中分析了英国相对衰落的缘由。通常以为,衰落缘于英国社会的保守、企业精神的萎靡,霍氏并不认同这些观点。他认为,关键是,英国工业革命第一阶段中使用的技术手段和企业结构都相对简单,虽然曾经先进和有效,但到了国际竞争激烈的工业革命第二阶段,已日益成为“过时的遗产”。另一方面,当时分散的私有制增加了转型难度,特别是在传统盈利模式尚未走到尽头时,现代化改造更是缺乏推行的动力。何况一段时间里,英国凭借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资本货物,还能坐收领先者的红利,而金融服务等部门也一直在填补工业竞争力衰退留下的窟窿。

就这样,英国不断积累着某种“先发劣势”,逐渐成为“一个寄生型而不是竞争型经济体”,“纯粹依靠国际垄断盈余、依靠欠发达世界、依靠过去的财富积累、依靠对手的进步而过日子”。

读书周刊:您认同霍布斯鲍姆的这种解释吗?从中我们又可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梅俊杰:霍布斯鲍姆的解释还是较有说服力的。要说其中蕴含的教训,我只能原则地说,花开花落本是人间常态,英国能维持到这样一个局面,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我们现还处于爬坡阶段,首先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然后向现代发达国家的目标迈进。

关于教训问题,德国学者迪特·森哈斯的《欧洲发展的历史经验》提供了很好的答案,这本书也是我翻译的,商务印书馆已经出版。

读书周刊:《工业与帝国》一书自1968年在英国初版以来,持续畅销,年年加印,霍氏于1998年又将其修订为新千年版本。为何该书初版50年后,中文版才姗姗来迟?

梅俊杰:关于这一点,我也感到困惑,只能说明我们需要补上的学术空白还有很多,大家一起努力吧。

至于我自己,我曾有幸跟随北大罗荣渠先生攻读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专业,对发达国家何以发达、欠发达国家何以欠发达、二者之间有何关系一直抱有浓厚兴趣。英国是现代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案例,当年留学伦敦经济学院时,第一次读到这本书,就觉得理当介绍给国内的读者。所以当出版社约我翻译此书时,我欣然接受了,这也帮我实现了一个心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