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报︱汉学需要完整的中国观

发布时间:2016-10-19  浏览次数:219


本报记者 尹英 《社会科学报》总1528期 

近日,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位优秀青年汉学家,应邀来到上海参加文化部和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这一研修计划的开展,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汉学发展历久弥新。

 

汉学传递中华文明价值 

 

1814年12月11日,法国汉学家雷慕莎在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讲座,由此,汉学研究在大学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个学科。

 

2016年9月5日,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位优秀青年汉学家,应邀来到上海参加由文化部外联局、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除了上海站,这一研修计划还设有北京、西安两站。

 

岁月变迁,时光流转,汉学发展今非昔比。但其中不变的是中国文化对世界一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着一代代人加入到汉学的研究队伍中来。

 

中国文化是中华大地孕育出来的本土文化,并且从古代一直绵延至今,从未断裂。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于连说:“中国是从外部审视我们的思想——由此使之脱离传统成见——的理想形象。”中国元典文化所留下的许多哲学思想和真理,至今依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巨大价值,尤其是在所谓的现代化进程中,全球面临科学主义、工业主义、消费主义日益泛滥的问题。对此,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曾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强调:“我们有文化 来面对这种困境。在解决全球困境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应该有中国传统相应的位置。”的确,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所言:“所有的文明都应该回归源头,重新品味,努力追寻先代哲人圣贤的智慧,这是汉学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在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汉学经历了一个孕育、形成和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游记汉学”,再到“传教士汉学”,然后再是真正经院式的汉学研究。此后,汉学历经更迭演变而始终学脉不变,并且历久弥新。

 

青年汉学家更多关注现代中国 

 

随着汉学拥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种呼声也应运而生,即推动汉学的现代化进程刻不容缓,要把目光更多地聚焦在中国近现代以及当代问题上。新加坡国立大学黄靖教授前两年就撰文指出:中国越来越强大,“汉学”研究却越来越狭隘,“汉学成为象牙塔中专门研究语言文字、文学戏曲等传统文化的窄学”。

 

不过,随着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汉学学者的目光,正如参加上海站研修的青年汉学家们更多关注的是当下中国正在发生的变化。

 

比如,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分析中心研究员迪娜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受到高度欢迎和支持,已经成为一项严谨的社会科学问题,我特别想在这次研修中研究这一倡议的前景和挑战。”

 

又如,来自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的助理教授孟秋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谈到她的研修课题就是围绕当下最受欢迎的、最流行的新媒体展开的,“我想研究新媒体对中国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阿丽娜把其研修的主题聚焦到了“海归创业”这一中国在当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她认为,中国在国外留学人才回国创业方面的经验,对许多国家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是国际现代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的确,中国目前正处于大发展、大转型的时代,这个时代赋予了汉学家们非常好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样本。“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今年与以往两届不同的是除了北京站,增设上海、西安两站,这毫无疑问地增强了现代中国样本的多样性。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副局长朱琦在上海站的“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开班仪式上就指出:“上海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也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把研修班设立在这座充满发展活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就是为了给青年汉学家们提供国际关系、经济金融、历史文化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随着现代汉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青年汉学家的研究范围也从单一转向多元。正如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所指出的,在上海研修的青年汉学家的研修方向不仅涉及语言学、文学、哲学、宗教、历史等人文学科,还涉及经济、政治、当代社会、国际关系、教育等社会科学领域,青年汉学家的视角更加丰富多彩。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副教授包丽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就介绍了她来上海研修的课题是教育学方面的,她说:“我对现代中国高中教科书里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形象很感兴趣,我很想通过这个课题搞清楚现代中国高中教科书会怎样影响中国年轻人对俄罗斯以及西方的理解。我希望在上海研修期间能收集到比较好的资料。”

印尼大学国际关系讲师、印尼总统中文专属翻译林优娜则告诉本报记者,她的课题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我的目标是通过中国‘一带一路’与印尼‘海洋支点’的比较,来研究中印两国是否将具有更大的开发潜力和合作空间,两国领导人提倡的构想和政策是否能够推动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道路”。汉学研究范围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朝专业化方向发展。

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白乐桑表示,如今很难再有传统意义上的“汉学家”,汉学研究者往往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汉学研究变得更为专业化。在白乐桑教授看来,这种变化是件好事,对学科发展有利,如果汉学不走向专业化,那将会处于滞后状态。

 

来到中国,才真正了解中国 

 

在上海站的研修日程中,青年汉学家们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接受了为期3天的著名专家学者的集中授课。年轻的汉学家们通过专家学者们的授课,感受到了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完整性。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原院长杨洁勉教授在分析“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外交”时就强调,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而且“目前面临各种各样的任务也是数量多、难度大”,这都给中国外交内涵的新变化带来了影响。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教授也着重指出,剖析“长周期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要“从历史的脉络来看中国经济是怎么发展的”,“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看中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这“对今天中国的经济是非常重要的”。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在题为“中华文明的再认识”的讲座中,一直以连续的历史观来思考:“今天我们如何继承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怎样能够全面把握世界历史的现状”,“中华文明怎样使自己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得到新的提升”。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张维为在比较分析“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时也表示,理解中国模式首先要清楚“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有着非常古老的文明,一直持续不断”,并“融入现代国家”。为了帮助青年汉学家们更全面、准确地理解中国,主办方还推行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制,根据学员事先提交的研修课题,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指导。

 

1901年,德国汉学家福兰阁在《德国的汉学研究》一文中就指出:“我们不可忘记,汉学研究既要传授古代的知识,也要通过这些知识了解当代。”换言之,中国文明具有连续性,要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去认识当下的真实的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结业仪式的致辞中就表示:“世界比过去任何时候更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尤其是对中国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深层次价值理念的认知与了解。”而这恰恰需要打通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界限,用完整的中国观深化汉学发展。

 

“来到中国,才真正了解中国,而不是书本上的中国。”参加上海站研修的青年汉学家、欧洲委员会政策助理吉尼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强调。的确,理解中国更需要学者们走进中国,在中国的生活和文化氛围里获得直接的体验。在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中,青年汉学家们的考察足迹遍及上海的大街小巷。他们参观上海博物馆、城隍庙、“一大”会址,感受上海的历史文化;调研中国商用飞机公司和上海隧道工程公司,领略上海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走访人民法院、古北市民中心和华阳街道办事处,考察上海法治与社会的发展;深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陆家嘴金融区上海证券交易所,体会上海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此外,青年汉学家们还来到浙江衢州南孔,开展华东地区的考察活动。

 

在这里的收获可以写一本一千页的书了 

 

对于如此丰富深入的研修活动,学员们在研修班结业仪式上纷纷道出心中的感慨。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汉学系助教月光赞叹道:这是“多么精彩的机会”。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副教授亚唯也说出了自己的体会:“有的时候有些生活会改变人的生活轨迹,通过这样的改变可以完善自己。这次青年汉学家活动,对我来说就是这样一种体会,它有助于我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系统的独特性。”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平安鼓则发出了这样的感触:“我想我们在这里的收获都可以写一本一千页的书了,这让我们获得了更多对中国的认识,学到了一个正确看待中国的视角。”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曾指出,西方必须以中国的方式——而不再是以根深蒂固的西方思维——来理解中国。当新一代汉学家成长起来之时,像“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这种“走进来”的现代汉学研究方式,就变得不可逆转。对于参加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的学员们来说,最大的收获就如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在结业仪式上所指出的,“大家深入中国的基层、社区,看看中国人民是怎么生活工作的,这对于尽可能全面展现中国、理解中国非常重要”,“对中国不一样的看法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全面的中国。这极其难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