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专题研讨会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006)开题会顺利举行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4-04-01浏览次数:19



329日下午,“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专题研讨会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3&ZD006)开题会,在上海市社联群言厅顺利举行。项目首席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黄凯锋研究员主持会议。

会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组,围绕研究总体框架、基本思路、预期目标与现有进展作简要汇报,认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在“结合论”中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权重,体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规律性认识的新境界;新时代推进“第二个结合”,应当以“两个结合”相贯通为原则,防止出现文化保守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立场。

评议专家一致认为,项目组对“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意蕴和科学内涵、古今中西差异中的内在契合之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路径,展开系统研究,准备充分、思路清晰、框架合理,观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并围绕相关议题深化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指出,以“第二个结合”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不仅要厘清两个“结合”之间的结构性关系,避免顾此失彼,而且还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学理化体系化,将“第二个结合”与社会主义叙事、现代化叙事、民族复兴叙事、人类文明叙事相联系,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认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应当以基于学习的文明发展叙事,取代西方基于暴力和征服的文明发展叙事,而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全面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的一个重要维度。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吴晓明教授指出,“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在于,通过重新理解传统、发掘传统的积极面向,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市民社会”文化类型的区别中,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路向,洞察中华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的契合性。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认为,“第二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对象提升为主体,在继承“第一个结合”所要求的文化改造任务、延续该任务导向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自我发展,铸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性。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方松华研究员认为,古今中西问题是准确理解“第二个结合”内涵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既依赖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赋能,也离不开主动借鉴西方文明的积极成果,必须在防止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同时,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常务副主编曹泳鑫指出,“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指向在于,巩固、夯实中国人民与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纠正文化虚无主义弊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文化纵横》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杨平指出,“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巩固文化领导权的一次实践行动,而如何建立与之匹配的理论体系、发掘新的文化思想 ,需要学界作出持续努力。

《文化纵横》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陶庆梅研究员认为,中国当代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高度认同,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实践基础,相关研究应对此保持关注,搜寻代表性实践案例,并对其过程、特点等作出系统分析。

会议还邀请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马晓晖,解放日报视觉艺术中心记者秦东颖、董天晔,为与会专家现场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上海城市文化建设落深、落细、落实的实践案例。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基地、《文化纵横》杂志社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协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