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锋:打造富有张力的城市演艺空间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21-01-12浏览次数:125

        近日,黄凯锋所长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打造富有张力的城市演艺空间》,全文如下:


近年来,上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牢牢把握人民城市的精神品格,实现了演艺产品的内容供给、空间布局与观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需求的良性互动,彰显了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

专业特色和多功能拓展并行不悖

一方面,剧院作为演艺行业的第一线,强化专业标签是应有之义。为了实现为观众选好戏、为艺术家搭好台、深化内容的自主生发、呈现专业特色的目标,上海启动“一团一策”院团改革,成果显著。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国际舞蹈中心剧场、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分别为音乐剧、交响乐、舞蹈、儿童剧等各类艺术式样提供了相对专业固定的演出场所。同属于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的3个剧场,上海大剧院以从事高端综合性演艺活动为主,上海音乐厅以室内音乐为主,文化广场以上演音乐剧为主,错位经营,相得益彰。

另一方面,针对观众文化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特点,创新“创制演”模式,挖掘剧院的平台复合功能,实现运营内容的延展。注重开拓审美教育功能,以开放、综合、大艺术为特征,呈现人群与空间联结的新意义,有效匹配供需双方 ,带来更多溢出效应。上海大剧院变身为融合演出、制作、文博、美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机构,上海文化广场尝试文化品牌市集、路演、个性化定制活动,都是打破公众对于剧院认知定势的创新举措。2019年5月,上海出台国内首个《演艺新空间运营标准》,专业剧场之外的大隐精舍、思南公馆等适合举办演艺活动的新空间以可大可小、灵活多变的样式有效补充了演出场所 ,拓展了演艺活动空间,实现了人性化服务。

观众“孵化”与市场培育有机统一

观众的年轻化是演艺市场的总体趋势。把“我们想演的”变成“年轻人想看的”,把“年轻人想看的”融进“我们想讲的”,是演艺剧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辩证法。针对年轻观众的文化需求和实现方式,上海注重打造舞台、艺教、新媒体、社群等个性化的会员服务,整合各类剧院品牌 的孵化和迭代,辐射更广泛的潜在受众;注重剧院自媒体建设,系统布局发布演出咨询、传播艺术教育、凝聚观众共识等线上新空间;注重剧场“把门打开”的开放交互体验,引导年轻观众养成规范正确的观演意识,培植消费市场。舞台导览、音乐午茶、艺术进校园、剧院开放日、戏剧工作坊、艺术家伙伴计划等“大艺教”活动,重在启蒙培育年轻观众,而他们的视野和“胃口”反过来又催生了剧目和业态的创新发展。

上海在剧院运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深化认识,逐步在舞台功能与平台效应、专业演出与年轻观众艺术教育普及等方面,探索形成鲜明特色。剧院在邀请、组织各类舞台演出的同时,注重汇聚各方 ,打造行业发展的高端服务平台;在开拓演出市场的同时,参与组织实施艺术创作生产;在切实保证演出的专业性、标杆性的同时,注重对青年群体综合艺术素养的培育。

设施完善与布局优化相辅相成

内容生产、观众培养,都离不开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十四五”时期,上海将坚持统筹协调、功能错位、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完成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保护一批历史文化遗产,增加一批城市文化景观,做到设施完善与布局优化相辅相成。

坚持人民城市理念,进一步提升现有文化场馆、文化设施的使用效能,是激发城市公共空间文化活力的重要举措。应鼓励现有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夜间文化服务,提升使用效能;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文化体育设施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助力公共空间“微更新”改造,在“一江一河”沿岸、社区园区商圈和绿地公园广场等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休闲运动元素,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小而美”的“文化客厅”和艺术“打卡地”。

“十四五”时期,上海还将深化“建筑可阅读”项目,扩大历史保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广度深度。把现有老厂房、老仓库因地制宜改造为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画廊、书店、文创园区等文化地标设施,将“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将文化特色场馆、特色街区、特色空间、特色市集等融合为一体,营造更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作者:黄凯锋,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刊发于《光明日报 》2020年1月7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