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凯锋:坚定文化自信,让24颗种子生根发芽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19-07-04浏览次数:206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这个词,简单来说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好坏”。从广义上来看,“善恶”“美丑”“得失”“利弊”“祸福”“荣辱”“应该不应该”“轻重缓急”等,这些说法最后都可以用好和坏来概括。

价值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不是事物本身的某种属性,也不是主观一己的兴趣和感受,而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对于主体的意义。鞋子是否合脚,穿鞋子的人最有发言权;别人的良药,也许是你的苦酒……这些都说明价值的主体性,即价值因主体而异、因人而异。

由于主体的社会存在不同,人们的需要和能力不同,也就导致价值关系、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在多元价值中,选定哪一种价值,追求哪一种价值,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由此来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放弃主体性,盲目地追随他人,反而对自己不利。

价值观是一个学术理论名称,就像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历史观一样,有一套系统的学问。对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言,需要树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否则发展就没有灵魂,前进就会失去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24颗种子。新时代,怎样让这些种子在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这里,主要从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入手作一些思考。

体现“来自人民、回到人民”的逻辑性与历史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后,全国上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纲领、行动的标准。我们党不会直接把自己的主张原封不动地加给全体人民,也不会把对自己的要求与对群众的要求混为一谈,而是十分注意向人民学习,从鲜活实践和日常智慧中把握共同愿望,并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加以总结概括,进而表达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观。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实践具有“来自人民、回到人民”的深刻逻辑性与历史性。

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一直坚持的价值理想,那就是公平正义。

回顾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以来的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客观地说,资产阶级革命所实践的价值体系,以“自由”为核心,突出强调并实施“自由即正义”原则。由此,资本主义也被一些人视为“自由主义”的同义语。

马克思曾经肯定这种价值追求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但在此基础上,他通过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不平等)的秘密,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根本途径与现实任务,即在尊重和保障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以平等、公平为特征的社会正义。今天,反思资本主义弊病的学者如罗尔斯等,已经注意到了资本主义这一根本的历史局限,并展开积极思考。

追求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作为后于资本主义、高于资本主义的一个历史阶段所特有的主导价值观念。由此,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体现并保持应有的个性,但也要注意将这种个性放到人类共同文明的背景下去理解,以此来避免遭到抹黑乃至边缘化、另类化。

事实上,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及其建构,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权利和责任。以实现民族振兴与人类进步为己任的中国人,当然也不该袖手旁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要求我们保持和而不同的立场,坚持个性和共性的统一,高举公平正义的旗帜,追求合作共赢的效果,为全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目前,在处理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上,还存在一些认识和思想方法上的误区。例如,干脆不承认共同价值,从而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类共同文明无关;又如,认为即便有共同价值,内容大体是美国的那一套,追求共同价值就意味着向西方政治模式看齐。

这些论调显然都没有认识到,共同价值观建设是全世界人民的权利与责任。我们不仅需要而且能够参与其中,并做出积极贡献。由此,我们对自己核心价值的确立与表达,就不会与当今世界的共同价值认同和担当发生冲突,而完全可以找到二者的交叉点、重合面,从而自觉地把共同价值包括在核心价值之内。

重视分析社会主义的多样性、成长性与新特点

现实社会的价值观念是多元的,好比大街的十字路口,四个方向都有路,东西南北都有人走。但是,既想朝东,又想朝西,还要席卷南北,肯定是容易产生内耗的,是行不通的。每一个社会都应当朝着大家选定的一个方向走下去,思想、感情、行动、规划等随之保持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进而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达到新的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我们国家从实际出发,按照广大人民的利益和需求,作出的价值选择。我们一直保持这样的价值导向,最终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持续深化,培育和践行工作也在逐步制度化。在此过程中,总体方向、目标和基本层次结构得到明确,贯穿着三条大的线索: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是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三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进而集中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文明的汇通融合。

从这个角度来看,怎样既坚持本土特色又拥有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标识性概念,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方面,要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本土特色。

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关系,似乎还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阶段。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二者的互动融合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二者的互动融合催生中国式现代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现代性本身的一些弱点和弊病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道德主义的谴责日渐增多,恢复朴素生活方式的情感需要日益迫切。由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需要进一步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一面,肯定伦理价值、心性修养所具有的价值,让道德理想照亮世俗生活。

但是,这些价值不是用来否定中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绩、所创造的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物质条件,而是要成功运用到政治哲学上,即重视实践、尊重历史,又顺应现代化理念。

另一方面,要继续放眼世界,充分关注资本主义发展新趋势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性。

今天,要真正推动实现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以来一直追求的公平正义,需要我们放眼全球,了解资本主义衰退及福利改革之路真实情况,需要关注欧洲左翼政党逆境突围的可能前景,需要关心全球左翼有效合作的可行性,需要深入思考新自由主义退潮后可能出现的动向。

当然,还需要充分重视分析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制度、组织、运动、因素甚至情绪的发展情况,把握其多样性、成长性甚至扭曲、变形的新特点。

总之,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空间、实践空间有足够清楚的认识,把握内外两个大局,以问题为导向,立足现实,重在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优化中国特色,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理论上的说服力,又能指导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

把握自身文化特色和不足,既不泥古也不崇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自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文化自信是指个人或政党对本民族文化及价值的充分肯定与积极践行,并对其生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持有坚定信心。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就是在彰显中华文化发展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我们就能坚定文化上的自我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个文化自信,一定程度上和毛泽东同志当年讲的“民族信心”是一致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现代人文精神的信心。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加以关注:

一是文化自信要体现中国文化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整体性与一致性。

回顾历史,中华文化数千年来没有中断,始终做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柔相济、和而不同,在历史和实践基础上汇合百家、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了复合的、相对的、流动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在与西方外来文化一度发生冲突的过程中,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逐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复兴三位一体发展的价值理想。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秩序重构的过程中,我们发挥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智慧,对内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共建人类美好精神家园贡献中国方案。同时,认真总结和反思自身文化的优势、特色和不足,不沾沾自喜、自我陶醉,也不回避现实、叶公好龙,而是冷静清醒地认识历史和现实,努力用好优势 、扬长补短,努力再创辉煌。

源远流长、博大深邃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历程的凝聚;生长建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文化的先进形态之一。这种先进性,来源于社会主义的一般本质特征,从而具有世界历史性和时代性内涵,也体现当代中国人的实践方式和成长历程,从而显示中华文化特有的底蕴和力量。

因此,强调文化自信,不仅要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更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增强对近代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我们既不能以弘扬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为名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不能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轻视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

二是文化自信归根到底要坚定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时,有一个很重要的见解:“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文化主体的自觉担当,归根到底是要从文化上坚定对中国道路的自信。

文化自信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更加清醒地反省自己、定位自己、把握自己,在实践中去观察、思考和检验。同时,保持对文化理想和目标的矢志不移,既不泥古也不崇洋,既不怕像谁也不怕不像谁,而是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在新的高度上实现精神自立。

所谓精神自立,是指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在精神上站起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我们有权选择应该办的任何事情,有权拒绝别人强加给我们的东西。我们干自己的事业,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怎么有利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就怎么做。

正是在这样的主体性自觉意识的坚持中,我们在文化建设尤其是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就能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不会固执于所谓纯粹的传统文化形态,而是以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走向深入,不断丰富和完善表达方式。这是新时代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的一大依据。

  

(原载《解放日报》思想者栏目201951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