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学术月刊》编辑部、《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共同承办的“面向2050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高峰论坛在上海社科院召开。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联党组书记燕爽致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方松华研究员分别主持论坛开幕式和闭幕式。
燕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学者应敢于展望未来,要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战略高度来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政治话语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实际。在新时代,构建、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当代哲人和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使命和担当。时代要求创新,创新不能脱离实际,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话语主体性,将其总结为理论和思想,更要让话语和思想赢得群众和社会的尊重,最终使中国思想和中国话语走上平等交流的世界舞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中国知识分子的贡献。
全国社科规划办成果处处长张献锋、任小文副主席作会议总结发言。张献锋谈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成果。在指导思想指引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应回归实践,以问题导向解决现实问题。对当前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主要问题是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对人民来说就是幸福安康。现代化、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三者是紧密相连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前行。任小文谈到,构建2050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应从多个维度出发,要历史地看待我们从何处来,要从中西比较的角度出发进行审视,还要从中华文化的特征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出发进行研究,最终在时代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达成共识,形成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武宝瑞、《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原总编辑姚申、《天津社会科学》主编赵景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王文军分别主持会议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华文明复兴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主张”、“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回应”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附精彩观点:
姚玲珍(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回应时代问题,正视大多数人民的整体诉求,解释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创新理论和研究范式。
陈恒(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前提之一,是思考西方三大体系的生成、内容以及发展过程,通过合适的方法突破西方的三大体系。
杨扬(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需要思考在中国的社会、历史和科学等各个领域中哪些东西还沉淀得下来,在时代问题中不断传承中国的精神气质。
袁志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长江学者):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注意“修昔底特陷阱”与“金特伯格陷阱”。在全球化带来的收益无法均衡分布时,不断探索富有中国智慧的全球治理方案。
陈引驰(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长江学者):要认识、理解、发挥中华文明在未来发展进程中的作用,需要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对话,思考中华文明在未来发展中的边界、地位和价值。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长江学者):随着学科分化,个体往往容易内限在学科结构中,现在应要从小道走向大道,重新进行学科组合,在社会科学是一个总体性的社会事实面前,不断反思我们从哪里来。
邹诗鹏(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了现代中国的发展进程,面向2050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仍要与中华文明的转型相结合,阐明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尤为重要。
刘建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有三层内涵:一是人类经济命运共同体;二是人类安全命运共同体;三是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这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有紧密关联。
季卫东(上海交通大学凯源法学院原院长、教授):现代化是一个长期运动,其内涵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与国家、企业等密切相关的理性化维度;二是与个体活力和创造力相关的自由维度。社会主义现代化还蕴含了与社会相关的公共性维度。
吴建南(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新时代面临的许多问题,不是原来单一学科能够解决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自身的时代回应,就需要有组织、系统地去推进相关整合工作,从而建立相应的学科和学术体系。
曾军(上海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青年长江学者):面向2050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态势是,面对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谈论中国问题,一定要在全球问题、全球视野之下来讨论。
何雪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教授):面向2050年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的社会学应努力提供结构性解释,将中国自近代以来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社会转型不断阐释清楚,进行新的理论贡献和理论解释。
王浩斌(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厘清当代、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三个概念,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展示中国的学术、文化内涵和理论自信。
何云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主编、教授):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真正的理论创新,应是根据社会现实的种种变化和实践发展,提出真正有解释力的理论,这个理论有中国自身的特质。
胡键(上海社科院软实力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是统一的,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时代性、民族性、系统性、专业性以及还要向其他民族学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钱蓉(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学术评价和学术共同体的关系是,在学术共同体中的每一名学者的成果都要经受共同体其他学者和专家的自由选择或者自由评价的过程,从而得到共同体的认可,进行进一步的学术传播。
马立钊(《学术界》主编):建构能够回应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首先要承认人文社会科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我们要关注中国本土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