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玉成教授与“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组座谈交流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17-04-19浏览次数:135

201733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组在所537会议室开展专家咨询座谈会,上海政治学会会长、上海市社联原专职副主席桑玉成教授应邀出席会议,与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

桑玉成教授首先肯定了认为文明比较与中国道路研究课题的研究价值。他指出,这个课题虽然背景宏大,线索繁多,但课题组以非常开放和开阔的视野来研究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开放的视野与集中的主题也不一定就是相互背离的。例如,在西方政治学鼻祖之一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学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找到什么是最好的政体?二是最适合某一国的人民的政体是什么?这其实早就说明了既要研究普遍问题,也要研究具体场景。对于一国人民来说,从来就没有脱离具体场景的抽象的最好政体。这种研究倾向在西方政治学一直存在,例如近代的孟德斯鸠。不过,要注意的是,今天的时代背景与以前有明显的差别,因为今天这个信息时代,不同地方、世界各国的交通、交往、交流已经大大加强了。所以,文明比较的具体尺度如何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桑教授谈到,就政治现代化而言,政治现代化一定是跟物质基础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西方的政治现代化是指17世纪以来以社会契约论为理论核心建立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管理制度、文官制度等等。它是与工业革命密不可分的。政治现代化或政治文明的核心概念有:人民主权原则、代议制度、一套稳定的持续的政治秩序等等。我们谈政治发展的时候,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需要把握好。第一个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毛泽东同志1958年《论人民内部矛盾》就非常好地论述了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这个问题。第二个是民主问题,民主是现代政治最具标志性的概念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的潮流,讨论政治现代化,不可能撇开民主不谈,这就需要我们对民主的价值和限度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一个是良善政治生活的建构,即什么才是政治上良善的生活,怎么建构这样一种生活等等。

随后,桑教授与课题组成员就经济绩效在政治上的作用、基尼系数对政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中经济波动周期对中国政府的影响、理论的普遍性与现实的特殊性如何解决、中国传统智慧的学科研究、中国农村基层选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课题组基础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姜佑福、陈祥勤、马庆、冯莉、郭丽双、石永泽、夏江旗、束赟、沈云波、曾誉铭、张洪彬、张飞岸等人出席了此次咨询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