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2012.6.25):理论前沿、当下挑战与未来前景

发布者:中马所发布时间:2012-06-26浏览次数:148

  6月8日,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主办的“理论前沿、当下挑战与未来前景”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成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教授、广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温宪元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
  
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出发
  在论坛的主旨讲演部分,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德顺教授分别作了主旨讲演。
  李君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三个问题》的主旨讲演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有三个问题不能回避: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形态问题。一般来说,马克思主义或者说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有三个形态,即理论形态、实践形态和制度形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该有这三个形态。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诞生的,但这种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一种扬弃,它既有批判和否定,也有肯定和继承,今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必须深刻领会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既有否定也有肯定的扬弃关系。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包括三个维度,即科学、实际和价值,科学的出发点指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事实的出发点就是从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出发,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价值的出发点就是要肩负起民族复兴、现代化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使命。
  李德顺在《关于当代中国理论创新路径的思考》的主旨讲演中指出,当前理论创新的障碍,即消极性的路径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论思考教条化的路径依赖;二是理论生产行政化体制的路径依赖。以新教条的形式对待理论创新,在当前表现为三种形式,即洋本本依赖,对于西方理论生吞活剥;古本本依赖,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生搬硬套;官本本依赖,以宣传代替研究,以口径代替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这三种本本依赖的共同点就是眼睛里没有当代中国的现实和实践,导致知识不能更新,思想跟不上时代。这些路径依赖不利于理论创新,不利于学术繁荣,只有从这些路径依赖中解脱出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引领社会思潮
  在随后的主题讲演中,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方松华研究员主持相关讲演,吴晓明、陈学明、赵修义、宋进、陈锡喜、王建国、周智强、黄凯锋等分别发表了主题讲演。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吴晓明教授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为主题做了讲演,指出,我们从何处来理解并且深化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关键是,如何通过当下中国的历史性实践,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有三个方面:一是近现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的社会革命奠基,这一革命奠基是社会主义的;二是中国发展的独特道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经验和中国问题;三是当今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现代性和它的限度——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文明及其限度的揭示——快速向我们逼近。中国的未来发展,可能之一就是开创出新的文明类型。中国未来的发展不可能从任何一种外来的形式甚至是现代性本身中取得,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味着,一是对现代性有原则高度的批判,二是对中国历史性事件向未来的筹划。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学明在《民族振兴与马克思主义》的主题讲演中指出,人类的现代性的生存方式已经遭遇一系列困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存在方式、发展方向或文明形式,才能解决现代性的困境;中国道路的未来、希望和生命力就在于能否开辟人类的新的存在方式,这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方向。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赵修义在《厘清基本概念,增强理论的解释力》的主题讲演中指出,当前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首先要厘清一系列基本概念。我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又经历了全球化的洗礼,用原来的一些概念来解释当今的现实,解释我们党的理论和政策,就会遇到很多难题。诸如生产力、所有制、阶级等概念,如果不加以厘清,理论就难以有逻辑的一贯性,也就难有解释力。所以,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就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厘清这些概念。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陈锡喜在《实然与应然之间——马克思主义话语面临的挑战》的主题讲演中指出,当前,马克思主义话语遭遇一系列挑战。为此,他提出了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意识形态的一和多的问题,即如何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情况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兼顾意识形态的包容性?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说它们是一脉相承的,这个脉在何处?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全球普遍价值的关系问题;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精神,以及它与人类一般文明的关系问题;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是谁?是西学、国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底如何提炼?如何引领社会思潮?这些问题都涉及我们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与当下中国现实之间,即应然与实然之间寻找平衡点的问题。
  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黄凯峰研究员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互动融合》的主题讲演中指出,在与中国文化的历史互动融合中,马克思主义曾经有着双重身份的建构,一是政治身份,肩负着拯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二是文化身份,参与和引导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这两种身份的重合,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相互消长,有待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去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一直是现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在建构自身的双重身份的进程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塑造起到了什么样的特殊作用?今天讨论任何一个文化问题,不能回避马克思主义。与此相关的研究,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度或深度的问题;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形式问题;三是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或理论的内涵问题。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任重道远
  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上海社科院成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今后就要以此为载体,联合各方力量,牢牢立足中国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今天的中国实践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巨大的变化和变迁,一是众多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成就还是问题都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考对象和研究素材。其次,我们的研究要能够在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境界的基础上,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丰富、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建议或启示。因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是起主要作用的核心的执政理念。从实践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有用,而且用了以后必须有效,而且这种效果应该是长久性的。所以,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能停留在纯粹学术的层面,而是要发掘这一理论指导历史和社会实践的功能。其三,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增强学理性的构建。作为指导中国发展和现代化的理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当加快自身的理论化和学术化,用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和学术语言创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我们要通过更严谨、更科学的研究,形成系列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形成严密的内在逻辑和学理论证,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一个令人尊重的学科。第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更多地面向和亲近国内人民群众。我们应当让马克思主义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亲近,所熟悉,所接受,所认同。我们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要真正被人民群众所认同,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还要做很多工作。第五,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拥有和世界上其他思想交流、交锋和交融的魄力和能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世界上要能够与其他各种思潮观点进行交流互动,从更为长远的眼光来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作为一种未来更好的文明的一些新的要素,能否对人类世界的发展和未来起到引领作用?这是更加艰巨的任务。
  (综述整理:李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