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经济研究所举行《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重大科研成果发布暨研讨会

发布者:应用经济研究所发布时间:2024-08-12浏览次数:11

       8月9日,2024年度上海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成果发布暨研讨会在上海社科院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刘亮研究员主持会议并致辞。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湛研究员介绍了2023年度上海市软科学基金重点主题项目《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这一入选《上海智库报告》重大成果,其研究团队围绕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创新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领军企业的使命和任务、高端产业集群等话题展开研讨和交流。

       李湛介绍,这份报告围绕强化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展开。报告首先阐述了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现状与特点,上海协同创新现状、特点和成功案例。其次,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创新的国际经验进行分析,并结合协同创新机制理论,对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进行深度研究,具体包括有三个驱动机制和五个协同机制。接着,报告提出了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攻关的基础制度设计、组织模式、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最后,提出了上海建立在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对策建议。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石谦首先谈到应进一步深化科技领军企业使命和任务的研究,并建立起科技领军企业的界定标准和分类指标体系,形成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本质认识,全面助力科技领军企业在国际战略科技竞争和国际新兴产业中“从无到有”赢得主动,“从有到精”赢得优势,“以精布局”赢得未来,注重多技术路线多赛道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特别是新兴领域战略领地的布局。然后强调了应加强适度有序竞争下梯度式多层次协同机制,全面考虑使命协同、组织协同、人才协同、重大攻关技术任务层面协同、成果分享协同、成果转移转化协同、跨区域跨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本身的协同、央地协同等重要协同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顾书桂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从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出发。应注重市场引导,深化改革,认识到基础研究中应用型发明和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重要性,从整体上促进科技创新。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石薇认为“四新经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相融合,主要体现在要素协同和主体协同上,其中政府应主导人才和资金等要素的聚集,地方应因地制宜解决创新痛点。另外不同创新主体的协同应重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互补发展等。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则明认为企业间协同就是创造产业,产业间协同就是战略布局。这既需要国家引导,也需要国家支持。在脱钩断链的全球形式下,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的全球贸易制裁下只有背靠国家,中国的民族企业才能破局而不出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宛竹认为上海仍未建立起针对基础研究领域的财税激励政策体系,未形成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支持机制,上海应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强度,探索围绕基础研究多种补助形式的支持政策。

       本次发布暨研讨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上海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传播办公室)主办。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宣传通讯、华东科技出席会议,并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创新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其中,解放日报思想周刊主编王多表示,民营企业在协同创新机制中的创新活力不可忽视。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规模,政府应精准把握科技前沿信号,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减少信息不对称,调动市场力量,共同攻坚克难。华东科技执行主编李岩认为协同创新具有溢出效应,应注重要素的协同,同时应重视集聚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创新主体的合力,而非各自形成目标,注重从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到成果市场化过程的协同。另外央地协同模式下,应注重科技传播的重要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