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在草长莺飞的江南四月,恰逢第24个“世界读书日”之契机,我院2018级硕士生一支部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学生共享空间208教室,召开了本学期党支部第一次读书分享会。此次分享的是孔飞力所著,由陈兼、陈之宏翻译的《中国现代化的起源》一书。分享会除本支部19名硕士生党员参加外,还邀请到来自历史所的两位硕士生蒋之豪和张毅。分享会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由主讲小组进行带读讲解和与会党员根据心得分享进行讨论拓展。
环节一:主讲小组带读
主讲小组代表孟祥兆同志首先从西方中国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冲击-回应模式和中国中心观出发,提出了民主和法治是否仅属于西方疑问,由此展开对本书第一章,政治参与、政治竞争和政治控制——根本性问题和魏源的思考的解读,他就作者关于“政治参与的扩大,如何同国家权力及其合法性加强的目标协调起来?”的问题,认为提高国家合法性在于加强政治对于社会需求的回应,对人民关切即时反馈。在书中对于知识分子的定位,他认为作者所强调的知识分子应该定位为国家和个人之间的缓冲带,个人和国家之间通过知识分子这一桥梁,使得诉求得以充分疏解。对于书中的政治参与,他通过对时事的解读,发散性的探讨了现代中国社会中互联网对于政治参与的作用等等;主讲小组代表徐俊逸同志认为,对中国现代化特征的解读,应当将视角放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历史所的蒋之豪同学提出,作者所提出的现代化应该是力图摆脱“现代化”的西方语境,而从中国本土的视阈下探究中国现代化的内在含义,同时也向在场的党员普及了清朝后期宪政思想发展的基本路径,“历史的发展并非是线性发展,而是由多种环节,多种偶然综合影响下所形成。”历史所的张毅同学表示,对于西方中国学的研究我们应当保持客观的立场,同时认为“西方对于中国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反思自己制度的缺陷”,在这种思维下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更应当警醒。
环节二:与会党员分享心得和讨论拓展
在主讲小组分享完毕后,由王康同志主持,进入到与会党员心得分享和讨论拓展环节。各位党员同志纷纷各抒己见,对书中的各个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于政治参与的内涵,高焓同学认为,书中所述清朝末期的政治参与存在对于农村、农民阶层定位的悖论,我们在解读时应当重视农村和城市的平衡,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既要能仰望心空,也要能脚踏实地;高晚晴同志提出了书中的政治参与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参与存在根本差异,并且认为在当前我们应当更多重视社会参与;张懿同志联系到乌克兰总统的选举,认为政治参与应该重视目的而非手段,良好的社会效果的实现是政治参与的现实目的。关于政治控制的理解,张昊鹏同志引入李泽厚“救亡压倒启蒙”的说法,深刻解读了书中关于政治控制压倒政治参与的现代国家特质;何香梅同志也注意到书中关于政治参与、政治竞争服务于政治控制的论述,并且认为作者通过个体人物的视角去诠释中国现代化的起源的各个 要素,很好的帮助了我们理解宏观上的现代化议题。关于知识分子责任和担当,朱乐兵同志从古代的文人入仕的视角,就古代知识分子为何能够将在政治参与中融入自己的家国情怀提出自己的看法;陈超同志认为,书中古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以及入仕之天命决定了中国政治向现代化迈进中知识分子的核心定位;高妍同志认为,虽然时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心忧天下”应当足以启发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党员,以实践为重心,多关注底层的利益和诉求。关于文化自信、自觉,王康同志认为,本书的作者力图将现代化的视角放在中国本身,这一点深刻的启发着我们应当更多的关注中国本土,挖掘深藏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邓国栋同志从宪法的修订角度出发,认为国家政治法律制度不需要与西方趋同,应该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其他议题,比如彭都君同志提出的中国政治传统中关于鄙视“党争”传统问题,龙丹同志提出的西方研究者基于各种闭塞对中国研究本身就存在偏见,孔丹霞同志关于从书中财税“掮客”出发,提出自己关于中央集权管理模式的看法和疑问,曹秋云同志从书中关于对体制的扬弃的描述中受到启发,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是依靠不断发展和深入的改革进行的,也引起了与会党员的热烈讨论,夏文同志从现代化的起源,联系自身专业谈到城市的起源,更为本次讨论开拓了新的视野。
在心得分享和讨论拓展环节结束后,王康同学做了总结,他认为历史对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在尊重和重视原始史料的基础上,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才能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当将自己的理想信念根植于中国本土的文化之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应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同志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最后,朱乐兵同志代表支部对两位历史学的同学的分享表达了感谢,同时也肯定了主讲小组以及主持人的工作,并希望通过每一次的分享会在支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思想碰撞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