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智慧,熔铸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之江新语》中就精炼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地方的社会人文发展得如何,映射在这片土地上人的精神面貌,反馈在人的所思所得。
浦江两岸,当越来越多普通市民在思接千载中体会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在创新创造中致力续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类似触手可及的生活片段,恰是一座城市人文风貌的生动注脚,也是一座红色之城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的鲜活缩影。
连日来,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上海有底气、有信念。
挖掘思想深度,壮大主流价值凝心铸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都在乎思想的引领。思想的深度,往往决定战略的高度。
“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这既是上海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必须担负起的任务,也是上海牢记嘱托必须完成好的使命。”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认为,“上海,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期领风气之先。许多国家战略在上海先行先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上海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指导和引领时代发展的成功范例。”
正因此,上海这些年在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高地方面可谓“出成果、出人才、出影响力”。仅以2023年为例,上海社科院大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率先推出一套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研究丛书。
接下来,上海还将突出文化主体性,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进一步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大众化宣传;坚持立足国家战略,加强研究选题策划与课题联合攻关,推动形成更多高质量智库成果,更好地服务于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坚持守正创新,推出更多聚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海派精品力作,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中传承发展上海城市文脉,为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贡献社科智慧。
有了思想做行动的先导,如何让更多人深刻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在润物无声中凝心聚力,考验着上海主流媒体的叙事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用四个关键字复盘上报集团的2023年: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传播更“响”了,媒体融合转型推进更“实”了,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活力更“足”了,党的全面领导和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更“强”了。她给出一连串数据:2023年上报集团涌现近百条浏览量过亿的精品爆款和多个粉丝数达千万级别的平台账号;围绕全市主题教育活动,集团200余名青年记者开展蹲点调研,形成的报道总阅读量超6.7亿次,真正问“题”于民、办实事解民忧;随着新一季《百姓话思想》《大家聊创新》《老外讲故事》等现象级融媒精品全网总浏览量超12亿次,主流成顶流……
可以期许,2024年,在上海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进程中,以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为使命的“上报答卷”有理由实现几个“奋力一跳”:主流舆论传播力影响力的奋力一跳、媒体新质生产力的奋力一跳、服务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奋力一跳。
传承文脉厚度,打响品牌激荡万千气象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文脉的厚度凝结民族的智慧与精神,也昭示着未来航向。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汪胜洋认为,上海自古人文荟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此交相辉映;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上海几乎都能找到实证。”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家底”的挖掘,助力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守护好上海城市历史文脉,至关重要。传承文脉的厚度,上海文化建设能够激荡出万千气象。
“一方面,我们有使命,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汪胜洋说。另一方面,“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深厚的人文内涵,“上海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与‘五个中心’建设相得益彰,有理由通过文化 与科技创新相互赋能,以人文内涵、文化创意带动消费增长,甚至开拓人文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发展的硬道理。“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越是彰显,文化特有的强大牵引性就愈发突出,从而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文化消费的提质升级。统计表明,2023年,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共计开展演出9570场,演出收入3.64亿元,较2019年增长20.13%,创历史新高;2023年,全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超3000亿元,其中上海的市场规模约1500亿元,堪当全国“半壁江山”;2022年,上海文物艺术品市场交易规模达128.53亿元,文物艺术品进出口总额102.76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44%、61%;202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21884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3%,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
事实上,多位代表委员都在个人工作日志里圈出了相似重点——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开辟文化演艺新空间,促进文化演艺 新联动,推出更多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文艺精品,让上海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的工作多头并进:投身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新一轮打磨,会同中共一大纪念馆策划红色艺术之旅,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歌剧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持续探索民族原创歌剧走向世界。“这些年,《天地神农》《田汉》《晨钟》都是中国式歌剧海派探索的成功实践。找到一种全世界都能听懂的声音,唱响我们民族自己的故事。”
赴京参会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主席谷好好刚从香港艺术节归来。香江畔,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触动了观演两端。当地观众为台上挑大梁的青春力量喝彩,上昆人则在昆曲与香港戏迷的双向奔赴里深受触动。眼下,他们将创作重点投向故宫戏曲项目的研发和推进上,探索通过昆曲艺术将故宫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粹在舞台上实现当代表达。
于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百合花”待放的历程也是她反复思考人才培育的进阶过程。从“传家宝”《白毛女》到新时代的《百合花》,上芭肩负新的文化使命:沿着前辈对芭蕾民族化的探索走下去,创作出有中国风格、国际视野的海派芭蕾作品。辛丽丽说:“要让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东方神韵与国际风范相得益彰,人才的续航尤为关键,不仅是演出人才,还有编导、制作等全方面的青年人才。”
丰富链接维度,实现城市软实力新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精炼语言,道出上海一以贯之的城市人文走向,溯源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提到,要丰富文化可以链接的维度。他们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感悟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既广博深厚,站在把握“两个大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高度,又尽心于精细微妙的境界,关切着具体的百姓民生。而这,正是文化能抵达的无远弗届、实现软实力新跃升的具体抓手。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将目光投向美育教育:“家庭、学校、社会应以美育共识为出发点,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在协同促进中发挥最大效能,推动整座城市以文化人,与美同行。”他认为,文化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上海坚持把最好的 留给人民,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和功能,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随着斑斓的文化生活成为滋润人心的城市日常,人民城市近悦远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王丽萍在与谷好好联名提案《让青年文艺工作者更强起来》中,为上海文化人才之家的投入使用和政策引导作用点赞,认为这恰恰体现了一座人民城市的文化观——注重“人”的获得,“以文化赋能社区,以社区留住人才,通过建阵地、搭平台、拓渠道、强服务等方式,更好地关心人才、服务人才、凝聚人才”。
上海是座爱读书的城市。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旗感慨,无论是办成城市文化金名片、会客厅的上海书展,还是分布全年的思南读书会、科协大讲坛、全国新书发布厅、上海之巅读书会等品牌读书会,上海以久久为功的姿态用心建设书香社会。他建议,利用财税政策杠杆为出版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实在的支撑,“让更多出版社有底气有能力打磨那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精品工程”。
当然,文化不仅关乎民生福祉,还是一种可以深度链接各行各业、链接世界各地的要素。权衡表示,上海正在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也是上海全面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正在中华艺术宫展出的“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之所以成就现象级,独树一帜的风景源自历史的回响。20世纪上半叶,林吴师生先后自上海登上留法航船,他们的艺术道路始于东方、融合西方、影响世界,最终创造了东西方文明互鉴在美术领域的代表性成就,也成为海派文化精神的真正体现。
今天,面向太平洋的上海,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需要丰富想象力,推动三种文化融合创新和发展,助力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全球叙事中打开更多文化链接的“端口”,以文化人,以艺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