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对上海科技创新工作提出的定位、目标和要求,如何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昨今两天,市科技党委、市科委和解放日报社联合举办两场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专家研讨会”。昨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和本市的多领域专家就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路径发表了真知灼见。
协同:“爱冒险”的基因要显性化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
评判一座城市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准是什么?专家们列举了高科技产业产值、每万名从业人员的研发人员比例、跨国企业研发中心数量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上海具备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以跨国企业研发中心数量为例,截至2013年底,在沪外资研发中心已达36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120多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和1/3。
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一张 “全球创新地图”,也印证了中国专家的观点。这张图显示:硅谷属于创新“湖泊”,而上海、深圳属于创新“温泉”,具有演变为“湖泊”的潜质。
那么,上海要加速建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应选择哪些主要路径呢?与会专家认为,加强功能协同、空间协同、区域协同、人文协同是路径之一。
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
空间协同,指的是把整个城市作为创新容器,从中心城区到近远郊都要对“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做出空间响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屠启宇研究员举例说,自贸区应利用制度优势,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为上海新的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区域协同,指的是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地区加强协同,利用该区域完备的产业体系和成熟的市场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专家还指出,培养创新氛围,实现人文协同,也是当务之急。“上海的城市基因中,‘讲规则’是显性基因,‘爱冒险’已是隐性基因。如何把隐性基因变成显性,让上海人更勇于创新,是全社会需要思考的问题。”屠启宇说。
人才:让海归者从“57”变“27”“37”
进一步加强人才建设,是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条主要路径。不过,参与研讨的专家多认为,当前国内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上海也如此。
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吴江认为,全国科技人员数量庞大,达数千万人之巨,令他国刮目相看;但结构性矛盾也比较突出,活跃在高端研发活动中的人力
只有数百万人。在年龄结构上,有的省市引进海外人才,平均年龄达到57岁,“属于叶落归根”。
在这一点上,GE全球副总裁兼GE中国首席技术官、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对比了印度的情况。目前这个发展中大国正在全力吸引在欧美的印度人回国发展,“年龄层次不是57岁,而是27岁、37岁、47岁”。事实上,印度10年前就开始利用政策引导人才“海归”,比如给予他们海外公民权、同享国民待遇等,甚至父辈为印裔的海外归国人才也能隔代“免签”。复旦大学副校长
而在企业创新之外,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也是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高校院所也应当显著提高国际化水平,拿出相当大的比例全球招聘教研人员,“这个比例可以达到15%”。这样,才能在制度安排上嵌入国际化人才安排,而不是停留在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层面。陈向力以香港科大为例,认为正是这种新兴高校引入包括华人在内的全球人才,才在过去5到10年内实现了大跃升,此前美国德州大学走的也是此路径。
开放:持续汇聚全球创新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第三条路径,是在不断开放的过程中吸引、集聚全球创新
。
王元举例,美国1/3的研发投入来自境外,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不超过5%,上海至少应有更多境外资金来投资研发。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执行院长
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
陈向力透露,GE刚刚披露的针对全球3200多名高管的抽样调查显示,他们对“合作创新值得冒险”的认同度,从过去的38%上升到77%。他表示,像GE这样的跨国公司,并不是“美国公司”或“美国政府公司”,哪里有创新
,他们就在哪里。GE也希望更多地参与到上海城市的科技创新体系中,这座中心城市可以将内资、外资、民资等企业通盘考虑,纳入开放创新系统中。
来源:《解放日报》 201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