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我院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适应哲学社会科学“智能化转型”变革浪潮,构建面向数智化传播时代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基于以往十年良好合作基础,我院新闻研究所与蜜度科技公司共同成立“智能体与人类行为实验室”(Laboratory for AI Agent and Human Behavior)。

2025年10月17日,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暨第十二届“闻天论坛”开幕,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以及天津社科院、重庆社科院、四川省社科院、安徽省社科院、陕西省社科院、河北省社科院等高校社科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开幕式宣布我院新闻研究所与蜜度科技公司合作成立“智能体与人类行为实验室”(Laboratory for AI Agent and Human Behavior)。上海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干春晖、蜜度科技首席执行官翟光景、新闻研究所副所长张雪魁为实验室揭牌。

据介绍,该实验室将借鉴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创新理念,彻底打破学科壁垒,推动研究范式转变,强调研究成果的落地导向和实际应用。实验室确立了三大战略目标:一是探索人工智能社会科学(AI for Social Science)的范式类型、路径选择与实现方法;二是运用生成式多智能体解释、模拟和预测人类的经济社会行为;三是为公共政策的运行提供智能模拟、验证与评估服务。

为服务上述战略目标,实验室规划了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一是计算舆论学与传播动力学研究,该方向将运用多种计算社会科学的前沿方法,研究社会舆论的形态及演化规律。二是多模态计算传播研究,推进多模态计算传播研究方法创新,全面分析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模态的媒介信息,更全面地理解传播内容及传播现象。三是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多智能体系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行为研究,运用生成式多智能体模拟、理解和预测经济预期的形成-引导机制;模拟、理解和预测人类的政治行为,如政治选举、政治信任、政治形象等;模拟、理解和预测网络群体行为的微观互动与宏观演化机制,揭示群体行为涌现现象。
实验室提出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创新的三个领域:一是系统揭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智能化”的路径分歧,探索从“人工智能科学”到“人工智能社会科学”,再到“智能体社会科学”的演化突破路线图。二是数智媒介环境下社会科学前提假设和微观基础的多智能体模拟与检验,探索智能化时代社会科学前提假设和微观基础的变革趋势和路径。三是面向人工智能社会科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创新,探索语义因子模型与人工智能模型互补性研究策略,用深度学习捕捉复杂模式,用因子模型提供解释框架。
“智能体与人类行为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新闻研究所在“人工智能社会科学”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实验室将依托生成式多智能体系统,推动新闻与传播研究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为高端智库研究提供智能支撑。同时,实验室将秉持跨界融合与成果落地的理念,努力打造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于一体的高水平数智科研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