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 杨瑞龙
从单向接待到共享、共创、共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秘书长 金 准
数字科技支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洛阳师范学院 王鹏飞/副教授 胡争燕/硕士研究生
全球旅游行业的六大发展趋势
朱 唐/编译
钟开斌、薛澜在《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1期提出:
勾勒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的图景
肖晞、张一帆在《学术论坛》2025 年第1期提出:
提高粮食安全能力与体系韧性
共探AI融创人文社科新未来
情感:德·莫朗翻译实践的起点
中山大学教授 郭丽娜
哲学研究的“三跨”视角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教授 刘立群
宋代农学的天、地、人“三才”论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邱志诚
造就新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生命体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教授 张 放
以厚重的服饰文化诠释中华文明
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杨 豹
展望全球电力共享的未来
杨 逸、杨 勇/编译
何为知识
德国根特大学 郑祥瑞
笔锋与慈晖
中国人民大学 杨联芬
真文艺创作者的良机
甘肃省地矿局 刘 虎
http://www.shekebao.com.cn/
(摘编:蔡 霞)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