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潘秋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逻辑:以区域战略叠加释放发展活力

日期:2025/03/26|点击:12

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共主持召开9场区域发展座谈会,就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系统部署。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作为今年的重点任务,要求发挥区域战略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对落实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寄予殷殷嘱托。

在我国谋划的重点区域中,长三角作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的样本区,引领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体化发展战略等多重区域战略,率先基于一体化发展探索我国功能区建设路径,以一体化合作协调新机制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体现了我国依托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带动现代化发展的新逻辑。

回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历程,多重区域战略叠加赋能优势不断增强。

2010年,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首次阐释跨行政区划布局的“功能区”概念内核,并强调长三角区域功能定位,即长江流域对外开放门户,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能体现“全球影响力经济区”“全国重要创新区域”“全国经济密集区域”等功能区的多层次特征。同年,国务院专项发布《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首次划定长三角区域范围,提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要充分发挥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作用。由此,长三角率先以一体化发展机制,开启从行政区向功能区转轨的现代化实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后,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指明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对推动一体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2019年,国务院再度专项发布《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结合长三角区域特征,提出“一体化体制机制”概念,指引探索与传统行政区相协调的、更加灵活的体制机制。在区域战略叠加指引下,长三角区域以“淡化行政区经济,强化功能区建设”为主线,依托一体化合作协调新机制新手段,演绎了与地方实践相适应的一体化发展逻辑。

一体化推进双循环枢纽功能建设,以内外市场对接机制增强区域开放活力。

长三角区域在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的基础上,着重为畅通国内经济循环提供支撑,因地制宜扩展了“经济全球化主体区域”的功能定位。包括率先以市场化方式推动产业边际转移和省际园区共建、进行港口岸线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整合和联合开发、落实一体化通关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联建等,推动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的新格局。

特别是作为长江经济带龙头,长三角在一体化实践中促进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融合贯通,统筹对接国家开放战略,才有机会在更大规模的优势要素获得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中提升开放活力,引领海陆联动开放。例如,自2018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G60科创走廊等重点区域,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区域产业链融合、本土跨国公司培育等,率先搭建一体化制度体系,提升链接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门户能级。

一体化融合经济、生态、服务等多元功能,以区域功能协同机制增强区域创新活力。

长三角一体化呈现以区域功能协同为主、地理空间选择为辅的发展逻辑,多在都市圈、跨域园区、跨界城镇等空间尺度下创新一体化发展机制,扩展区域功能边界,超越了基于“点—轴—网”的区域功能布局逻辑。

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化产业功能协同,一体化链接创新主体。如无锡、嘉兴、芜湖等节点城市,在上海、南京等中心城市建设科创飞地的同时,联合常州、宁波、宣城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

在基础设施领域,深化数字经贸功能协同,一体化联通创新要素。如围绕数字功能,开展以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为联结的区域通信骨干网、枢纽算力网、工业互联网布局;围绕经贸功能,一体衔接海陆枢纽,通过港航联动、联动接卸、多边通关等新机制提升经济效率,降低跨域成本。

在生态环保领域,协同开发经济、文旅、服务等综合功能,一体化建设创新区域。如长三角省际毗邻地区,在对接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围绕重点片区探索跨省域产业技术高新区建设机制;跨界河湖地区,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探索跨行政区划的文化旅游廊道、都市圈建设机制等。

一体化统筹“市场—政府”主体功能,以统一大市场龙头带动机制增强区域市场活力。

长三角在一体化先行实践中持续推动“市场增进”,立足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设计突破行政壁垒的合作协调机制。

其一,探索建立一体化统计监测机制、价格指数共同测算发布机制、联合反不正当竞争机制等,支持更充分的市场竞争;其二,围绕自然环境要素、科技创新要素、数据信息要素等,建立交易共同市场,以统一规则设计,支持更公平的市场交易行为;其三,探索设立长三角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长三角联合职业教育集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载体,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机制,支持市场发挥配置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的决定性作用;其四,扩大信息互联、规则统一、信用治理机制的覆盖领域,降低搜寻匹配成本,提升统一市场信号的准确性。

同样关键的是,长三角区域以“横纵协同”的一体化组织机制,触动各级政府调整与有效市场统筹的行为边界。如科技创新领域,覆盖“政产学金介”等各方市场主体的创新增长联盟大量启动;基础设施领域,政企联合决策、企业主导开发等市场参与的协作机制增多;生态环保领域,在“中央引导、部省协同”的组织架构下,强化业界共治、市场融入的作用。也正因此,企业、个人、机构等微观主体的共性发展诉求、共同利益反馈更加频繁,政府可依据各方信息,矫正对统一大市场的一些不良行为。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经济社会领域更快形成“顶层决策、省际协调、机构执行、业界参与”的四层次合作协调框架,驱动“政府—市场”关系动态平衡。

一体化优化要素配置功能,以要素空间流动机制增强区域增长活力。

长三角合作协调机制一方面增强地方政策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自然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环境特征等区域性要素的“可流动性”,同时持续扩张资本、劳动力、技术等非区域性要素流量,驱动要素空间配置的改进优化,深化一体化合作利益联结。

如在产业领域,机制设计从催动产业项目、运营经验等跨域流动,到园区载体、产权要素等跨域流动,再到区域产业联盟综合配置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等,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扩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在科创领域,机制设计从促进仪器、知识等跨域流动,到高校、科研院所等跨域对接创新要素,再到区域创新综合体一体化配置算力、数据、人才等,延伸了区域创新价值链,提升价值共创水平。在生态环保领域,从环保理念、投资资金等跨域流动,到生态产品、财税指标等跨域流动,再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综合配置土地指标、碳指标以及多类政策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统筹区域生态和经济理性。

在此过程中,同样重要的是建立跨区域配置要素的功能型平台,保障共同利益。如科创领域,创新联合体按“财税+股权” “基金+市场”等模式,探索权责利分配路径。生态环保领域,以政企多方参与的一体化组织机构推进规划对接、审批协同、联合立法,突破要素跨域配置的刚性约束。公共服务领域,依托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中心和检察基地等机构跨域运作,协调服务要素供给。

 

来源:上观新闻2025-03-25

作者:潘秋晨上海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上海市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