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高地】徐锦江:思考海派文化的十个维度

日期:2024/12/10|点击:12

“海派文化是上海积极倡导的三种文化之一,其研究在上海学界已有不少年头,但普通大众甚至许多知识人仍然认为含混不清,以致于拿程十发先生所言“海派无派,但有文化”,陈家泠先生调侃“海派文化有东有西,不东不西,不是东西,是个好东西”等作为生动有趣,虽然很妙,但毕竟不能代替学理性阐述。本期大师课就跟随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从十个维度的思考,来了解海派文化的深层意义。

海派文化是否已过时

对于历史上的海派,其来龙去脉和基本理解,其实在《上海通史》、《海派文化新论》、《近代上海的海派文化》,以及许多专家学者的论文中已基本阐述清楚,其中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的说法最有代表性:“海派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似已成为过去,因为它当初的某些特征已逐步为各种文化所共有,程度也在深化,而且昔日的上海已成陈迹,与京派对称的海派的社会条件正在消失,所以,海派已是一个历史词语。但作为艺术、文化上的风格来说,仍是现实的,我们还随时可以听到海派散发的气息,有你,有我,有他。”

但如果放在一个更宏大的历史-社会-空间框架中,以及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系中来看,狭义的“海派”一词虽已过时,广义的海派和海派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究竟是已经终结,还是延续与断裂,延续与改造、或者扬弃与新创的关系,仍然是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

海派文化是否属于地域文化

海派文化定义繁多,但相比1950年代就有150多种文化定义,实属正常。在《海派文化新论》这本书中表述为:“海派文化是一种发端于上海,但并不局限于上海地域的现代性都市文化类型,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近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产物。

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因为有一个“海”字,海派文化很容易被简单误读成上海的地域文化,这是完全从地域文化的概念上去认识海派文化了。

可以这么说:海派文化不等于上海文化,但最能代表上海文化,是上海文化的核心表达。如果从发生学的角度观察,海派文化的生成离不开上海这个地域,是上海文化哺育了海派文化,没有上海,就无所谓海派文化。但从文化传播与功能的角度看,海派文化却已突破了地域界限,表现出它在中国近代都市文化中的示范性和普适性。

海派文化的时空缘起

从空间看,上海通江达海,地理优势明显。罗兹·墨菲先生曾分析上海的三大优势:一是长江三角洲平原几乎完全平坦,二是有着比旗鼓相当的华南各港市更加舒适的气候,三是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途,同时处于远东航运的焦点和大西洋与美洲之间的正中位置。

从时间上看,上海早期发展几乎与欧美资本主义大发展同步,1946年来到上海的著名作家贾植芳先生回忆道:“那时的上海与世界文化是同步的,真可谓‘国际上刮什么风,上海就起什么浪’,东西文化交流异常活跃,西方社会流行的社会思潮、消费趣味很快会在上海兴盛起来”。

海派文化的特征概括

描述海派文化特征的词汇很多,正面的有多元、灵活、好学、爱国、理性、务实、得体、自律、精致、精细、专业、摩登、守信用、有情调、有品位、有分寸;负面的如小气、抠门、排外、势利、高傲等。用上海话来概括,还有克勒、老举、登样、懂经、上路、有腔调、门槛精、拎得清等。

试图用某几个概念来定义海派文化,都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但正是这些庞杂的词语系统构成了海派文化在价值观、规范和实体三个文化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构成了一般文化定义上所指称的差异化的整体生活方式,使海派文化的内涵更加完整和复杂。海派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特征应该是“开放、创新、包容”,是“海纳百川”“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果还要进一步延伸的话,或者还可以加上一个法治精神。

海派文化的空间生产

过往的海派文化研究较注重表征概括,对其背后的城市空间生产则较为忽略。历史上的海派文化是港口贸易、文化融合和战争环境的产物,再深入一步分析,其实还是当时包括治理模式、人口规模、交通条件、社会结构、市场体系、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商业伦理、法治观念、生活方式、娱乐场景等在内的关系空间生产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的产物。

从表征空间看,河浜变成了马路,沙船变成了轮船,书信变成了电话电报,石库门变成了花园洋房……甚至公共音乐、摩登时装、工艺美术、体育运动、电影放映等,让人眼花缭乱。如此这般,通过海派文化的空间生产和再生产,经过起码30年一代人的积累,终于伴随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上海话和上海生活的成熟,海派文化自下而上,通过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润物细无声地自然传播,潜移默化日积月累地影响了市民的思想观念。

海派文化的都市特征

芝加哥学派形成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与上海社会的成熟几乎同步,其所参本的城市芝加哥也是上海的一个重要母本,用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来分析当时的上海社会恰如其分。其代表人物沃思曾归纳了“城市主义”的三个特征:规模、密度和异质性。

从人口规模和密度看:开埠前的上海人口虽只有25万,但已经“五方杂处”,本土力量并不强大。开埠以后,城内人口、江南人口和各国难民大量涌入上海,上海的人口以几乎每10年递增100万的速度爆增,至1940年代达400多万,已是世界上的超大城市。今天,我们想必都知道人口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人口频繁的交流也带来巨大的文化创造活力,无疑加速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从城市形态和异质多元看:一市三治三界四方的治理格局无疑是多元文化的政治基础;发达的交通和水电煤设施,以及中外设计师共同完成的一系列建筑景观构成了市政基础;大学、银行、法院、证券市场等的兴起构成了社会基础;电台、报刊、杂志、出版等文化机构的快速发展构成了传播基础。公园、剧场、咖啡馆、电影院等公共空间的崛起构成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熊月之先生将此时的上海比作“袖珍地球”,并认为纽约、巴黎、洛杉矶尽管也是移民城市,但“在异质性程度方面,都远远不能与近代上海相比”。

“海派”与“海派文化”

“海派”一词1910年代在社会民众口语表达中广泛使用,最早出现在戏剧、绘画领域。“海派”一词真正的成熟期应该是在清逊民立之后的1910-1930年代。1949年以后,针对“海派”的讨论暂告一段落。到20世纪80年代,“海派”重新回归学者的视野,如何看待“海派”也成为讨论的焦点。为此,各界学者召开了很多围绕海派文化的大型研讨会。

“海派”与“文化”相连最早是在1985年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召开的“海派”“文化特征学术讨论会上,出发点已经是从积极、正面、肯定的意义上去认识海派文化了,到了世博会期间,提出新海派文化,则完全是将其作为上海进一步发展的文化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所以海派和海派文化两个概念应该区分清楚,海派或带有贬义和否定性,而海派文化则在讨论中滤清为积极的肯定性概念。

海派文化的当代价值

同在1990年代,在“迈向21世纪的上海”大讨论中,有学者提出:“上海要率先进入全国的中心城市乃至世界中心城市的地位,就要把上海的海派文化、时代特征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它推到一个新高峰”。在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的“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发展”大讨论中,又提出了“赋予海派文化新的内涵”的命题,并与塑造上海城市精神相连。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在解读“海派文化的新内涵与历史责任”时,强调“上海文化发展的本质,就是通过‘文化融合’的途径,将多样人群、多元文化,炼就为‘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精神’,以呈现出具有上海自身鲜明特征的全球城市文化、新海派文化风格。这就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海派文化当下的研究重点

在全球化、信息化、城市再构和国际国内大循环背景下,围绕“开放的上海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命题,新时代的海派文化研究可以有如下面向:

海派文化与上海文化、与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是什么关系;海派文化对长三角一体化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如何将海派文化注入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塑造;如何运用海派文化的景观、场景和非遗成果进行城市品牌形象的国际传播;如何通过海派文化的实践全面提升上海城市提升软实力;等等。将不限于此的问题一一研究清楚,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可以在“历史渊源”中发现海派文化的“当代意蕴”。

新时代海派文化的内涵

海派文化是全球视域下中外文明激荡交汇的结果,是具有本土特质的全球文化。海派文化既具有现代文明的一般规律,又具有深沉的中国内涵,更具有鲜明的上海特色。

新时代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的现代表述,具有内在联系且互为支撑的六个层面特质和取向,即:“人民本位的价值追求”“开放引领的国际视野”“创新发展的市场机制”“包容共生的活力源泉”“依法治理的制度保障”和“经世济用的实践路径”,六位一体为海派文化建设的当下与未来提供了基本的价值遵循。

对此,需要打造研究高地,不断开掘海派文化生命力;打造标识高地,不断强化海派文化亲和力;打造传播高地,不断提升海派文化影响力;打造产业高地,不断激发海派文化活力;打造演艺高地,不断彰显海派文化魅力;打造素质高地,不断赋能海派文化动力。相信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引下,新时代海派文化的伟力一定可以超越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活力。

 

转自:上观APP, 2024-12-10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