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朱恬骅:关于“声景”,中国古人有着怎样的敏锐感知

日期:2024/10/28|点击:59

《礼记》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中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声景有敏锐感知,如“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等;苏轼的《石钟山记》,还专门记述了探究自然之声的经历。

在各类地方志书中,更是保存下了诸多对山水风物的声音刻画。例如,“涧中泉流不绝,风水相遭,篁涛间作如奏乐然”(《桂东县志》),“浮龟山……每遇阴晦闻有音乐鼓吹之声”(《宁国府志》),“泉流石罅,淙淙有声,恍如丝竹,四时不绝”(《罗定州志》)。

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出了“人籁”“地籁”与“天籁”之分。“人籁”指的是人为造成的音乐等,“地籁”指的是风穿行于山林之间发出的声响等。其中,山水风雨相交的自然之声,成为世人敬畏乃至崇拜自然的契机,亦促使人们想象出一种听不见的“天籁”。

古人善于听声,也善于用声,继而有意识地营造听觉与视觉相交融的景致。位列“四大名园”行列的个园,其南面高墙上就留有24个圆形的风音洞。风吹过孔洞时发出的声响,让人会联想到冬天呼啸的西北风,并与园内的石笋翠竹视觉景观形成“冬去春来”的意境。、

扬州个园,竹叶上的露水晶莹剔透。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系统总结了古典园林造园技法,提出园林营造可以通过动静结合、内外相应、移步变声等多种方式,使各种声音和谐交织。他写道,“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夜雨芭蕉,似杂鲛人之泣泪;溶溶月色,瑟瑟风声,静扰一榻琴书,动涵半轮秋月。

据统计,《园冶》一共提及13种自然声、8种人工声,尤以鸟鸣声为最多。这些不同种类的声响共同营造出自然和谐而又富有人文气韵的声景,构成中国古典园林独特魅力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人籁”与“地籁”在此相互唱和,臻于巧夺天工的境界。

当然,声景不仅是一个文人雅士专有的精致概念。从街巷弄堂里小商贩的叫卖声到公园绿地的广场舞音乐,从评弹的曲调到庙会活动的嘈杂喧闹,甚至一间屋内的会议、一个人耳机里播放的音乐,都可以成为微观意义上的声景。这些微观乃至个人的小声景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具有千人千面的独特性。

从城市的角度来说,外滩海关的钟声,可以和东方明珠塔一样,成为上海的标志符号;建筑工地接连不断的打桩声,可以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标语一同,代表城市发展的加速度;至于江岸码头轮船的汽笛声,更是凝结了很多市民关于工作与生活的集体记忆。

总之,从古人的听声塑景,到现代城市里大小声景的唱和呼应……声景是声音的汇聚,也是时代的象征。

 

来源:上观APP,2024-10-27

作者:朱恬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