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哲学社科工作者开始在文献综述、文字编辑、可视化分析、参考书目编码、数据分析等环节尝试运用智能化辅助手段。
一是改变研究方式。
如同工业化时代来临后,以重体力输出为主的产业工作方式发生剧变一样,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重复化、规律化的部分科研工作带来诸多冲击,高度依赖文献检索分析、实证调查、案例辩证归纳等方法的现状正在改变。
面对多源且动态变化的庞大数据信息,研究的精准性和全局性很难保证。智能化技术不仅能快速处理大量复杂信息,还能从多视角出发全面分析数据,发掘内在联系,帮助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精准判断、量化描述、合理预测。
二是拓展研究内容。
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项全新的研究学科,科研伦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算法偏见、AI对齐、智能化抄袭等成为新兴议题。
同时,智能化技术与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碰撞也催生出许多新生事物,如虚拟社区、机器伴侣、智能治理等,拓展了科研工作者的视域和思维广度。
三是转变研究范式。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望突破地区、语言等障碍,避免因信息偏差而导致的重复研究、浅显研究、错误研究等,更加注重实证与学理的深度结合以及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下一步,应在坚持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厘清智能化辅助工具与人的主体性、主动性之间的边界,科学应对算法偏见、智能化抄袭等风险和挑战,引导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优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来源:解放日报,日期:2024-10-22
作者:张瑞力,杨士奇,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