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张永广:扩大人文交流合作

日期:2024/10/15|点击:88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枢纽,更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上海奋力打造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典范城市,推出一系列国际风范和东方神韵相得益彰的对话平台、交流窗口、节庆赛事。

搭建全球对话平台——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可通过坚持举办专业系列论坛,不断汇聚全球智慧、引领行业风向,扩大与提升国际话语权、影响力。

比如,“浦江创新论坛”积极接入全球创新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前沿创新思想的策源地、世界科技发展的风向标、国际科技合作的助推器、全球创新人才的引力场、全球技术转移的枢纽地。

又如,“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通过开展有关中国话题的全球讨论,联通中外文明使者,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

做强对外文化交流——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码头。下一步,可聚焦艺术语言、视听语言、文字语言等重点类别,加快推进优秀文化主体“千帆出海”,进一步增强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存在感、吸引力。

打造系列节庆赛事——

通过举办国际性文化事件和活动,打造更多具有原创引领性、品牌标识度和世界影响力的“上海平台”“上海时间”“上海地标”。

比如,办好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电视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旅游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和F1中国大奖赛、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上海马拉松、世界赛艇锦标赛等重大赛事活动,创新运营机制、提高运营水平、扩大国际影响,力争形成一批具有风向标作用的全球标杆性活动品牌。

总之,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交流是文明的基石。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打造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典范城市,是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抓手。

 

来源:解放日报日期:2024-10-15

作者:张永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