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之一,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部署。
上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首提地。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提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上海始终牢记总书记的重托和首提地的使命职责,不断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各方面,奋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实践地。
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人民民主新路、发展人民民主形式的创新创造史。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本刊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构筑制度载体、解决社会矛盾、统一战线、上海人大的实践探索等维度推出一组智库文章,供读者学习时参考。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其他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民性,但这种人民性并不是单个的人的简单集合,也不是停留在理念中的抽象的人民,而是作为整体性的、在现阶段有着多属性的现实的人。要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这种人民性,党的统一战线这一独特法宝在新时代要发挥新的作用。
统一战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中“整体性人民”的凝聚系统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整体性的民主,是全体人民享有并实践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首先需要在确立政治目标的基础上塑造具有整体性的人民。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法宝,在党领导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和新社会阶层的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统一战线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工作是在现阶段的阶级状况下有效促进“整体性人民”形成的不可或缺的环节。统一战线推进政企沟通协商制度的建立,培育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商会组织;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创新、守法、诚信、贡献,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统一战线对不断产生的“新阶层”的纳入是“整体性人民”形成的关键。统一战线通过分类分众施策,强化思想引领,凝聚政治共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统一战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多属性的“现实的人”的整合渠道
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民主制度致力于解决个体的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无论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是密尔的“代议制政府”的方案,都无法真正解决多属性的“现实的人”由于偏私而自然形成的多样的利益派别问题。实践中简单的票决民主或竞争表面化的选举民主,不但不能解决因私利而形成的派别,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加剧了这一问题,并对共同体造成伤害。
统一战线作为一种整合渠道,充分考虑了现阶段现实的人的“多属性”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群体集合,通过制度化的政治渠道设计有效引导不同属性的群体进入国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个的人”—人的集合性存在—“政治共同体”之间的跨越问题,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中所包含的民主的广泛性。
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中,除了要处理阶级、阶层的多样性问题,还涉及人的多样性问题,如政治党派的多样性、民族宗教的多样性、身份的多样性等,这些都是“现实的人”的集合性的典型。统一战线将多属性的“现实的人”纳入党的工作,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同时,在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过程中,这些群体的集合也通过统一战线的渠道更充分地表达自身诉求、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对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和制约。
统一战线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处理“党与人民”关系的重要抓手
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党的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通过统一战线,党领导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运行。同时,通过统一战线相关的民主实践,又巩固了党的领导。
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制度形式与统一战线的制度形式多有重合,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既属于统一战线的范畴,又属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范畴。这种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党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领导。
另一方面,统一战线通过民主的实现来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是一种政治民主,也是一种社会民主。统一战线是党处理“党—国家—社会”关系、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一种法宝,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并且在实践中有效的方式。
统一战线的独特性在于:其一,它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可以不断地延展出去;其二,它具有巨大的核心性,统战聚合的力量越多,统战主体在政治空间的位置越是移向中心。因此,与统一战线相关的民主制度越是得到充分的实现,党的核心地位越会随之得到进一步巩固。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2024年09月23日
作者:张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束赟,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