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梁朝晖:新能源产业设备更新政策传递哪些信号

日期:2024/09/09|点击:13

8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能源重点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推进七大重点任务。

总体上看,七大任务可分为“4+2+1”三个板块,即推进火电、输配电、水电、清洁取暖四个行业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进风电、光伏两个行业的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同时加强能源行业标准供给和升级。万变不离其宗,不同举措都围绕着减碳、提效开展,体现出政策服务于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宗旨,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从《实施方案》中不难发现,政策对中国传统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产业有所区别,精准地反映了两者所处不同发展阶段、需解决不同问题。

大规模设备更新与节能减排

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现阶段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内容之一。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初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提出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要求。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计划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国资委表示未来5年中央企业将安排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总投资超3万亿元;8月,能源领域政策出台。从投资规模上看,2023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9675亿元、电网工程完成投资5275亿元,如果按25%的增长率测算,2027年电源、电网投资规模将达1.87万亿元。

可见,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从国家层面全面推进各行各业节能减排、扩大内需、促使我国工业由大变强的重大举措。政策旨在通过提高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装备技术的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尽快扩大先进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速度,本质上是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现有生产力脱胎换骨、扩大“新质生产力”应用的过程。

按照国家统计局分类,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可分成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其他费用。虽然设备工器具购置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但对建筑安装工程存在一定的对冲效应。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业低迷、制造业诸多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条件下,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从提出行动到加力支持,再到资金支持、央企率先落实,政策正层层推进,体现出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新能源产业提质增效

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光伏、风电跃升为中国的第二、第三大电源,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风光产业高歌猛进过程中,过去制约产业发展的成本高、消纳难、储能少等瓶颈问题正逐步解决,但风电场 稀缺、老旧电站效率低、废旧设备淘汰处理和回收利用等新问题开始凸显。

新政策解决新问题。风电领域,《实施方案》鼓励对并网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改造升级。2023年,中国陆上风电机型最大单机容量达到了11兆瓦、平均单机容量达到8.9兆瓦。可见,通过大风机替换可以激发出老旧风电场单位土地面积发电量的巨大潜力。

光伏领域,《实施方案》要求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和光伏电站土地使用效率。2023年,量产电池的转换效率都达到25%以上,龙头企业纷纷布局TOPCon、HJT、IBC等新型大尺寸电池技术,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加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新设备替换可以系统性释放老旧光伏电站的发电潜力。

从风电、光伏产业长远健康发展角度出发,不能仅抓设备制造、发电环节,还应从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考虑碳排放问题,特别是风电、光伏进入大规模普及应用时代,将产生大量固废,此时,构建风电、光伏的循环经济尤为重要。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明确6项重点任务。

本次《实施方案》要求建立健全风电、光伏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工作,支持光伏组件低成本绿色拆解、高效环保分离技术和成套装备研发,对于培育和壮大中国风电和光伏设备再制造业、建立健全风电和光伏产业链的循环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大量设备更新需求表明市场进入成熟期

“十一五”时期,中国风电市场开始启动,接棒水电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最近十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总体呈增长态势,但近几年波动幅度较大(如图1所示)。风电产业经历了从整机进口、进口替代再到出口海外的发展过程,在做大做强中逐渐步入成熟期。

光伏设备由于初期成本高,刚开始主要出口到发达国家,国内市场起步略晚。在国外“双反”政策打压下,2013年才开始启动国内市场。“十二五“时期,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呈爆发式增长;快速发展十余年后,光伏成本降低八成以上,技术经济优势凸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提出以来,“十四五”时期光伏迎来了第二轮爆发式增长(如图2所示)。从市场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速度、进入壁垒等角度看,国际国内市场共同推动中国光伏产业快速进入成熟期。

产业成熟期阶段的企业策略

今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584万千瓦,同比增长12%;光伏新增并网容量1.02亿千瓦,同比增长31%。虽然国内市场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但风电、光伏产业进入成熟期后,企业明显感觉行业更卷了。

过去十年,产业处于成长期,市场繁荣催生了供给侧的变化:丰厚利润吸引大量新增投资,产品从单一、低质、高价向多样、优质和低价化发展,企业通过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建立竞争优势,但必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才能保持和占领新的市场份额。

产业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几家头部企业占据行业大部分市场,并构建自己较为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技术革新节奏有所放缓,竞争风险加大,迅速赚得超额利润的机会减少,投资亏损的可能性上升;进入壁垒不断抬高,市场需求、产能日趋饱和。

对企业决策来讲,明确产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是企业战略定位、竞争策略的最基本出发点。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风电、光伏企业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迅速跟进新技术、新生产工艺、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投放市场的节奏;二是强化质量管理,光伏、风电设备需要在户外工作十多年,最近几年风机事故频频出现,既有极端天气的影响,也暴露出产品快速迭代中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需要改进;三是大力降低成本,风电光伏产品的差异化程度相对较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降低成本;四是加强配套服务能力建设,随着风机尺寸的扩大,风电超大部件的运输、安装、运营维护等环节的难度都在上升;五是优化投资决策,不受短期利益误导建设大量过剩生产能力;六是防止恶性竞争,避免为适应竞争对手进攻性价格和市场行为做出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不合理反应。

成熟期企业需挖掘新商机

产业成熟期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还有很多新商机不断涌现,值得业内企业高度关注。例如:产业进入成熟期后,设备拆解、循环利用市场规模可观,汽车、电子信息等都是如此,风电光伏再制造业才刚刚开始起步。

国际市场也大有可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最强的风电、光伏制造业,近几年,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大都保持高速增长,部分市场刚刚进入成长期,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中国风电、光伏企业竞争优势显著,可以有多种选择。

另外,国内细分市场仍然存在很多机会。例如海上风电,过去因为成本高、难度大等原因投资较少,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国家规划建设五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还有海上能源岛、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田深度融合等远期发展机会,前景广阔。光伏领域机会更多,光伏治沙、水风光互补等创新层出不穷,光伏农业、光伏建筑等分布式光伏进入普及性推广阶段。站在十年前难以想象今天光伏的成就,十年后光伏的规模难以预测,但可以预见的是,光伏发电的成本优势必将进一步扩大。

 

来源:澎湃新闻2024-09-05

作者梁朝晖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