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潘见独:把握数据要素的价值属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日期:2024/09/02|点击:11

在当下的数字经济时代,海量的社会经济活动由数据信息技术驱动,这些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反馈,也会反过来为数据技术提供创新驱动和应用场景,形成良性的双向循环,促进新技术、新业态的形成,提供新型增长路径,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数据也有“数字石油”之称,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之后,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生产力。得益于政府的重视支持,以及超大的人口、市场规模,我国在数据生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数据要素助力经济高速增长

从理论上看,与传统要素相比,数据有许多独特的技术-经济特性,使其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绑定。相比于土地等不可再生的 ,数据是一种可持续反复使用的 ,且能够以近乎于零的成本复制传播,加上数据具有可供复数个体同时使用的非排他性,使得数据要素的供给和开发可以根据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不存在供给制约和过度消耗的问题。此外,由于数据具有网络外部性和规模经济效应,数据流通开发、交易增值的链条一旦形成,已经完成开发的数据规模会使得后续的开发过程降本增效,帮助相关产业高速增长,形成符合新质生产力质态要求的经济增长点。

数据要素催化新需求新业态

平台经济是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以数据要素和数据信息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易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社交娱乐平台、信息资讯平台、金融服务平台、计算存储平台等早已深入当今的人民生活,总价值已超30万亿元。更大规模的数据要素的流通开发,有助于平台更加深入地了解、整合、引导和创造平台上多类用户的需求,形成新型的需求形式、应用场景和消费模式,激励企业进一步改造组织形式和商业模式,优化 配置,革新核心技术,在新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实现需求创造和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最终,通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催生出符合新质生产力质态要求的先进生产力演进方向。

数据要素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流程中,数据要素和相关技术的引入,有助于降低信息偏差,提高决策精度,减少交易风险,优化 配置效率,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在农业领域,数据的协同交流,可以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较为分散的问题,形成环境、养分、生长、销售、存储、加工等全链条数据融合,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工业领域,以工业物联网为代表的数据技术,通过嵌入式的数据信息实时联通分析,协调人机生产关系,提高了生产实时性、安全性和自动化程度,在改善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和 消耗。在服务业领域,以大模型AI技术、元宇宙技术、互联网3.0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旅游、娱乐、金融、在线消费等场景中的作用与日俱增,发挥着提升实时服务效率,拓展服务场景的广度和深度,精确描绘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作用,帮助传统服务业向更加智能化、实时化和个人定制化的方向转型。

数据要素在实践层面尚需政策支持

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上,数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但从实践效果来看,数据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根据中国信通院对我国部分企业样本的统计,自提出数据要素概念以来,数据对我国农业、工业的增长贡献度不到1%,表现更好的服务业也未突破2%。一个可能的解释在于,当前数据要素尚未走完自用、共享、交换、场外点对点交易、场内大规模交易,最终形成价格机制和流通交易市场的发展过程。海量的政府、企业、个人层面的数据还仅停留在自产自用和简短的点对点交换、交易的层面。针对这一问题,各地的数据集团在重视场内交易数据之外,也应当服务好暂时停留在自用、共享和交换阶段数据的海量数据,通过提供配套服务来激活这些数据存量的价值,促进数据要素的整体流通。各地的数据交易所则应当在重视拓展交易量之外,更加重视场内成交案例的统计分析和数据追踪,以此确定数据产品交易和开发后的价值和收益变化,为形成各级各类数据产品的指导定价提供理论基础,加快整体价格机制的形成速度。推动数据交易市场成型所需的前期基础和经验,可以考虑从产权相对明晰,且数量规模巨大的公共数据入手,以点带面进行突破工作。以交通、气象、医疗、人口统计等数据为抓手,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试点工作,理论结合实践,打通数据脱敏、确权、登记、定价、应用场景追踪和交易的整体流程,初步形成数据流通、开发和交易的市场。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2024-08-29

作者:潘见独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