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着眼支持全面创新,必须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作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创新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动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着眼支持全面创新,必须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作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创新突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动力。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高各类人才素质
一是战略科学家。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任务凝练机制,定期遴选和编制战略使命类、应用导向类、基础研究类任务,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其中,战略导向类须突出科学前沿,侧重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着力解决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基础研究类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突出重大基础科学领域;应用导向类须突出经济效益,有利于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瓶颈,研制拥有知识产权的自主创新产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抓住“双一流”建设契机,加快推进若干优势学科,建立一批一流卓越创新中心,为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奠定重要基础。支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快现代大学(院所)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战略科学家全权负责制、灵活聘用机制,赋予战略科学家内设部门设置、人员选聘、研究方案制定、技术路线确定、科研项目组织等自主权、指挥权,落实战略科学家创新团队成员自主选择权,建立战略科学家免评机制、快速引进通道。
二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实验室、科学工作室等全球领先科技创新重大设施、重大项目攻关项目落地,以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吸引集聚、培养造就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以一流的科技基础设施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获取影响全球的新发现、新突破、新贡献。聚焦“卡脖子”领域,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深度合作,通过产教融合、专业共建、平台基地共建、职业能力培训共建等模式,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加大重点研发计划等布局和支持力度,改革重大科研和人才项目实施机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和人才项目要更多由企业决定。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改革国有企业考核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研发投入、重大创新成果产出、行业技术地位等指标的权重。
三是卓越工程师。按照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要求,依托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与国内知名理工科高校,建立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同推动新工科建设,开展工程硕博士“订单式”培养试点。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盟,加强校企合作的统筹协调与管理,推动卓越工程师、关键急需领域工程师的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水平。探索多维考核评价模式,优化学位授予标准,毕业设计或学位论文成果形式可以用新技术研究、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重大工程设计、行业标准等替代。聚焦重点领域,建设重点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国际工程师交流基地,推动跨部门跨行业产学研协同攻关。
四是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努力建设一支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要求,聚焦园区产业发展实际,推广“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强化应用导向、技术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养成的学科设置、专业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学校、培训机构合作建设产业学院、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支持产业园区、载体等参与办学。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加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工作室、青创先锋工作室等建设力度,资助和奖励优秀技师获取专利授权、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完善多元化评价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健全从学徒工到首席技师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在重点产业率先试点“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探索新兴领域工程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职业资格与专业技术职称“立交桥”评价试点,探索“育评结合”“以赛代评”等多种方式。加大“大国工匠”评选力度,做好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和宣传活动,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五是一流产业技术工人。抓紧将一流产业技术工人纳入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范畴,把产业工人中的高技能人才、高素质创新人才放到与其他各类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培养、统一支持、统一使用,建立健全适应劳动者素质提升、有利于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工人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推动职业(技工)教育融通发展,强化产业技术工人基础技能培训,深化“厂中校、校中厂”建设,加快形成产教训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培育体系。推动企业职工培训、技能等级认定、新技能培训评价,努力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与制造技术、生产工艺和流程的现代化保持同步。强化产业技术工人权益维护和保障,落实企业职业教育经费比例,建立健全劳动关系调解处理机制。
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
一是要分类搭建青年成才通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着眼未来,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科技创新特点,完善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多元畅通的金字塔式人才发展体系,打通青年创新人才向领军人才、顶尖人才的成长通道。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创新人才,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自主部署面向青年人才自由探索的科研项目,引导企业、产业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青年人才科技项目、科研基金的支持力度。推动多学科融合趋势下的遴选资助机制,优化同行评议,鼓励“从0到1”原创和非共识科研。构建基础研究人才全周期、个性化的支持发展体系,在招生政策、专任科研岗位聘用、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时给予政策倾斜。对承担战略使命项目的青年创新人才,依托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产业、重大产业,强化国家战略、机构使命与人才培养的协同链接,建立优秀青年人才举荐制度,积极探索“不看学历、不看职称、不看身份、不看资历”“只看能力、只看本领、只看创新、只看贡献”的揭榜挂帅、悬赏、赛马等模式,探索战略任务项目青年首席科学家制,充分赋予青年人才“担纲领责、冲锋陷阵”机会,落实信息、经费、科技研发、产业项目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机制,开展科学合理人才评价,探索担纲战略任务优秀青年特殊晋升机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对从事应用导向项目的青年创新人才,发挥政府、企业“出题”“答题”“阅卷”作用,鼓励联合本市各类社会主体设立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科研的基金会或品牌奖项,形成政府主导、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青年人才支持体系。
二是要加大青年人才支持力度。定期遴选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原创、前沿、交叉科学研究和产业科技创新研究,完善青年科技人才领衔科技攻关支持机制,提高青年创新人才入选各级人才计划、科技创新计划、产业创新项目比例,引导支持青年创新人才在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同时,加大对青年创新人才的资助力度。一方面要扩大资助的普惠性。在现有资助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规模,增强青年创新人才资助的普惠性,为青年创新人才成长发展提供“第一桶金”、夯实“第一台阶”。另一方面要延长资助周期,加强对青年创新人才中长期稳定支持,推动有序竞争与稳定支持的平衡,延长人才培养周期,为青年创新人才摒弃浮夸、祛除浮躁,潜心研究“大问题”“难问题”,作出大贡献奠定重要基础。
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一是在人才使用上,推进人才发展综合授权改革,遴选重点机构、重点企业,采取“综合授权+负面清单”方式,在编制使用、岗位评聘、经费使用等方面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支持人才集中创新业绩突出的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加大人、财、物、事等“授权松绑”力度,探索自主设置下属科研机构、内设机构,设立长期灵活、有吸引力的创新岗位,自主依规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按照一定程序自主办理高层次人才流动手续,自主制定薪酬分配办法。按照创新规律,自主进行科研经费的投入管理,实现长期、稳定资助和具有弹性、容错性的预算机制、采购机制,监管部门能够正确识别并客观评价。按照机构使命定位和发展战略,自主形成科研计划项目的决策、管理和评价体系,自主安排科研布局和科研活动,对职务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处置、使用和收益。建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对人才创新过程中因不可预知风险造成的失误、失败,予以宽容和责任免除,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二是在人才评价上,抓紧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的评价指标,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对承担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人才,突出国家使命导向,建立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的评价指标,重点评价国家重大攻关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突出原创和价值导向,建立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的评价指标。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才,突出技术突破和产业贡献导向,建立体现产学研和团队合作、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成果的市场价值与应用实效,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评价指标。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研究的人才,突出行业特色和岗位特点,建立体现成果应用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和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突出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高危岗位、基层一线和从事科研基础性工作人员的贡献,不设立硬性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索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评价标准。
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
一是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探索高技术人才移民制度为契机,突破体制机制限制,拓展海外联系网络,推动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一流学科集群建立研发合作关系,加大与顶尖科学家、核心人物等居于重要学术网络、技术网络核心位置的外籍顶尖人才合作,在合作中发现人才、引荐人才,加大世界前沿顶尖专家、一流团队、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探索有条件的地方授权认定重点产业“高精尖缺”海外人才。
二是加大海外引进人才服务保障力度。开展外国人才服务综合试点,探索开展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合一”,开展来华工作许可、签证证件、永久居留、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等出入境、停居留等服务一站通办、一窗多办。制定境外人员自由从业、国内任(兼)职、雇员管理、薪酬分配等办法,探索持“五星卡”海外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投资发展、政策采购、结购汇便利,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提供海外人才更加公平、更加广泛的国民待遇。
三是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力度。在“硬平台”方面,搭建世界级人才发展增值平台,加快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优化海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载体网络建设,营造高品质人才发展生态。在“软实力”方面,提振海外人才信心,加强国家形象塑造、城市品牌推荐、人才故事叙述,加强海外话语建构、争夺与引导,向海外人才展示中国深度融入世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突出在营商环境、契约精神、治理能力、文化积淀、生活体验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潜在海外人才感情培养、知华友华网络扩大工作,充分发挥外国人积极性,用其亲身经历、成功案例增进海外人才的了解和信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日期:2024年08月28 日
作者:汪怿,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