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要求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2017年,国家进一步明确上海“五个中心”的功能定位。2023年10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的意见》。10年来,上海深刻把握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核心要义,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催生新质生产力方面展现“上海智慧”和“上海经验”,进一步发挥上海在科技创新舞台上的重要作用。
当前,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四梁八柱”基本框架体系已经形成,核心功能正在逐步建立、探索发力、不断完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本刊联合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和应用经济研究所,推出一组专家智库观点。
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是上海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2023年度全市新认定高企8052家,有效期内高企总数突破2.4万家,全国城市排名第二;每万户企业法人中,高企数量达到420户,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高质量发展考核中排名第一。
高新技术企业既是创新“主体”也是创新“主力”
在研发资金投入、创新人才储备、融资能力等方面,上海高企(部分同时为“专精特新”企业)都体现出高新技术企业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的主力。一是研发资金投入大。上海高企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和研发强度显著高于全市企业主体。二是创新人才储备足。上海高企研发人员83.12万人,其中硕士以上人员30.96万人。三是融资能力强。截至2023年8月,在国内IPO市场的上海高企有238家,全市占比55.22%;83家高企成功登陆科创板,占全市科创板上市企业的97.65%。
上海高企近年来量质双升,创新发展速度加快,创新产出力强劲,特别是头部高企发挥出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截至2023年末,上海高企已累计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15929项。“2023上海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百强榜”显示,百强高企以不足全市高企0.5%的数量比重,拥有全市高企32.92%的发明专利,贡献了全市高企35.80%的研发投入和33.46%的净利润,就业人数占全市高企的9.08%。
上海高企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是产业引领力凸显。在2023上海创新百强高企中,属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三大先导领域的分别有36家、25家和13家,合计占百强的74%,六大重点产业的企业数占比91%,显示出“3+6”领域的创新引领作用。二是经济社会贡献大。上海高企中规上企业8164家,工业总产值全市占比37.5%,营业收入全市占比43.9%。三是高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2022年度上海高企人均营收190.38万元,高企创新人才持续发挥价值创造能力。
以高质量政策供给进一步优化高企创新环境
为加大对高企的培育,政府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以高企税收优惠和研发加计扣除为代表的税收减免科技金融性政策,显著激励高企的创新要素投入和创新产出。政府提供的创新项目补贴、人才激励补贴、科技贷款贴息等财政补助,为高企开展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攻关提供了资金支持。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性科技金融的“强肌壮骨”作用,建立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从2023年上海“高企贷”的资金流向看,中小企业数量占获贷高企的91%,但贷款金额只占56%,流向中小企业的高企贷款有限。从银行信贷角度看,应加大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完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实现精准供给,如通过银政结合、贷款和基金结合的方式,丰富企业的研发投入融资渠道。
二是精准“滴灌”税收优惠政策,持续扩大税收减免政策的覆盖面。2023年,落实高企减免所得税额248.68亿元,享受企业数3007家。调研显示,目前高企税收减免政策吸引力减弱,已不抵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进一步扩大高企税收减免覆盖范围,能够激励高企发挥创新主力作用。
三是不断优化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支持模式,提升政策扶持的精准性。针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财政科技政策的精准发力,能够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如通过设立科技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奖励等方式,实行“基础+增量”的研发投入财政资金补助方式,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不断提升政策服务效能,持续优化高企创新生态。持续完善高企创新生态,更大力度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创新人才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坚持服务赋能、聚焦高企所需。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公众号,2024-07-22,本文刊于《上海宣传通讯》2024年第14期“本期策划”栏目
作者:李歌,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