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 瑜 本报记者
■嘉 宾:胡 敏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社长
黄凯锋 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研究员
陈方刘 上海市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在历史的长河里,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激荡着中华文明这条川流不息的长河澎湃向前,也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如何从文化自信中汲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 和精神力量?本报约请三位学者研讨交流。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连续不是停滞、更不是僵化,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历史进步过程。”如何深刻把握“创新性”与“连续性”这两大中华文明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革故鼎新、与时俱进如何构成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力?
胡敏:“创新性”与“连续性”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的两个重要特性,应该说,创新性是贯穿于连续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几个特性之中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能够历经几千年风云跌宕、朝代更替、外族入侵、文化冲击等而经久不衰并绽放出旺盛的生命力,根本在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创新特质。几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延续不断蓄积而成深厚的家国情怀、深沉的历史情结和深重的忧患意识,以及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才能锻造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品质,成就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简而言之,中华民族的连续性厚积了民族的创新特质,中华民族的创新性成就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源远流长。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依靠不断创新,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从远古的四大发明到今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精神为人类科技进步作出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在文脉绵延传承中不断创新,沉淀了丰富的精神文明,从古代的“诸子百家争鸣”到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日益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华民族在国家治理进程中不断创新,铸就了辉煌的政治文明,从弘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主张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黄凯锋:文明之生生不息既体现连续性,又是创新发展的成果。“创新性”与“连续性”一体两面、不可分割。一方面,“创新性”为“连续性”开辟道路。文明的延续在本质上是积累与进步,内在包含创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华文明的创新又以“连续性”为边界和底色。不仅创新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可能采取的方式,都源自一定时期文明发展的合理性及其局限,而且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也在于实现文明延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把握中华文明“创新性”与“连续性”的内在联系,在论及“连续性”时强调中华文明的“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在重视“创新性”的同时强调“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传承与创新交互作用。回望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文明饱经磨难依然历久弥新,无论物质文明、制度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创造,无不沉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蕴含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陈方刘:创新性是连续性的重要条件。从文明起源上说,中华文明属于独创性文明。早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诞生了老子、孔子等享誉世界的伟大思想家,发明了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创造了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创新而找到新路。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伟大创造精神。
连续性是创新性的强大动力。为了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中华民族很早就发明了文字并用文字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记载下来,这就是文以载道,为中华民族进行创新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文化 。更为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的历史意识,成为推动中华文明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众所周知,中国人很早就形成“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思想,很多人没有机会“立德、立功”,但在“立言”中实现不朽。“为往圣继绝学”就鲜明体现了把中华文化传承下去的历史意识。
主持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辩证式的守正创新,也是开放式的融合创新。“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并持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如何理解中华文明之创新性中的开放特质?
黄凯锋: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在开放包容中不断发展。我国历史上曾出现的佛教中国化及其形成的精神成果,就是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典型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的独特创造,天台、华严、禅宗等等已很少印度渊源。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大规模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尽管不免形势所迫,更有在开放中谋求生存、延续和发展的主动和理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中华文明迎来复兴和新生,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当然,开放包容不是没有选择性。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其根本目的在于文明的自我更新,而非颠覆式重构。准确理解中华文明的开放特质,同样离不开对文明连续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相互成就的历史和现实,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中华文明融合创新的开放特质。“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既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实际需要,也反映我们党主动自觉的思想建构,是应然和实然的统一。经由结合,使我们从现代西方的一系列制度、体制和观念的信条中解放出来,在“以史为鉴”“以史为戒”中秉承中华文化的历史和实践智慧,打开新的理论、实践和政策创新空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敏:中华文明的开放特质主要体现在其包容性和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上。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贯穿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对内来说,华夏文明不断吸纳、融合周边族群与文化,形成深厚的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对外来说,中华文明的开放特质也体现在其对不同文化的认同上。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比如,早在唐朝时期的长安就出现了多国商贸文化交往的国际性大都会,呈现五彩缤纷的万国交汇景象,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宽阔胸襟。
陈方刘:中华文明的创新既有从无到有的创新,也有通过吸收不同文明而实现的综合创新或者融合创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经揭示,中华文明不仅独立起源,而且多元起源并融合而成,这是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的重要文化基因,中华文明之所以独具特色、连绵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多元一体的结构,都与此有关。苏秉琦把中华文明的起源比喻为“满天星斗”模式,又称为区系类型说。中华文明创新性的开放特质不仅体现在中华文明系统内部各种学说能够互相吸收、互相促进上,还体现在具有吸收外来异质文化的恢宏气度。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不仅没有导致“文明的冲突”,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文明自身也通过对域外文化的吸收而变得更加开放包容,这正是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精神的重要体现。
主持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和理论创新造就了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和鲜明品格,塑造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如何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形成逻辑和基本内涵?
黄凯锋:“文化主体性”本质上是不同民族对自身做法、活法及其观念形态所表现出的理性自觉。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明确了文化主体性,就能懂得不同民族为何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在19世纪中叶之前,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几乎不成问题。中国被卷入由西方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后,文化主体性意识日渐流失。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文化发展孕育新的生机。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中华文化内生性力量受到重视。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上自主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回归和强化。
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历史主体,又是一个现实主体。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意味着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建设主体。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还意味着在民族认同、历史认同的基础上所确立的主体担当意识。精神自立和文化自信就离不开这种自觉的主体担当意识。要坚定地站在中华民族主体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深刻理解并珍视自己的历史和现实,自觉担当起中国人作为中华文化主体的权利与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陈方刘: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的文化表征,是中华文化在同外来文化交往交流中体现出的文化意识,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独立性。表现为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能够做到“依自不依他”,独立自主地处理中华文化同外来文化之间的文化矛盾。二是主导性。表现为中华民族在处理文化矛盾时能够取得主导地位,有意愿和能力引导文化发展的方向。三是自为性。表现为有能力适应新环境,创造出新文化。其中,独立性是前提,主导性是关键,自为性是目的。
中华文化主体性曾因佛教的传入而受到严重挑战,但最终被进一步激活和强化。朱熹、王阳明等儒家学者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批判佛教之虚妄,汲取佛教之精华,形成宋明理学,佛教也通过同中国固有文化相结合而实现了中国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之一。近代以来,中国固有文化无法应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化主体性虽然发生严重动摇,但并未曾断绝。正是中华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自主地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也作为推动文化变革的指导思想,而这本身就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要体现。因此,“两个结合”表明中华文化主体性意识达到了新高度,也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根本途径。
胡敏:文化主体性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对象性的独特价值理念的存在状态,构成这个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精神支撑和重要力量源泉。当代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主要有三个形成基础。一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党领导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伟大奋斗根本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重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二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立起来,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各个历史阶段开辟、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经由“结合”形成的新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正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和最生动写照。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如何从文化自信中汲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 和精神力量,以文化自信筑牢强国复兴精神之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胡敏: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指引。新时代新征程,以文化自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继承革命文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让高度的文化自信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铸魂。我们强调的自立应该是兼收并蓄上的自立,是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进步潮流,积极回应世界普遍关切,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拥有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的宽广胸怀。我们强调的自立应该是自信基础上的自立,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开辟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之路。
陈方刘: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就文化理想、文化价值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有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言简意赅、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等中华美学思想,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可以从中挖掘宝贵的思想 。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不仅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这一重要概念,而且与“两个结合”联系起来。这不仅说明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可以实现现代化,而且说明了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既坚定了文化自信,也坚定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也必将深化和拓展对人类实现现代化途径的认识,尤其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实现现代化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黄凯锋:马克思曾揭示了古代欧洲文化精神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之间的关联,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借助了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相互分立的基督教文化精神。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还是习惯于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和其他尚未实现现代化的文明置于“发达—落后”的线性逻辑中加以比较,往往忽视了潜在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现代化道路之间的本质性关联,及其由此带来的多元多样的实践。奠基于中华悠久文明的现代化道路,不可能简单移植西方先发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中国的现代化既有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必然体现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对于现代文明的探索,始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却又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现代文明的图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没有自发地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被马克思主义激活后,焕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走向“文化上平衡,结构上合理,伦理上适宜”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之路。反思并超越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权利和责任。在这一历史性的趋势中,中华文明的赓续与更新密切关系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坚定文化自信,意味着从中华文明源源不断的思想 中获得内生性动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与发展持续贡献中国智慧。
观点
胡敏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根本在于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创新特质。几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延续不断蓄积而成深厚的家国情怀、深沉的历史情结和深重的忧患意识,以及维护大一统的人心根基,才能锻造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品质,成就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
黄凯锋
中华民族对于现代文明的探索,始于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却又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现代文明的图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没有自发地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被马克思主义激活后,焕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走向“文化上平衡,结构上合理,伦理上适宜”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之路。反思并超越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权利和责任。中华文明的赓续与更新密切关系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陈方刘
中华文化主体性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独立性。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知之明”,能够独立自主地处理同外来文化之间的文化矛盾。二是主导性。在处理文化矛盾时能够取得主导地位,有意愿和能力引导文化发展的方向。三是自为性。表现为有能力适应新环境,创造出新文化。“两个结合”表明中华文化主体性意识达到了新高度,也为巩固文化主体性提供了根本途径。
来源:文汇报,2024-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