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是一门以中国为研究对象,汇聚各国学者智慧的中外交流之学、文明互鉴之学。欧洲一直都是世界中国学的重镇。
当前,中国发展与中欧互利合作,为欧洲中国学的繁荣与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七十余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筚路蓝缕,砥砺奋进,闯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结合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此过程中,中国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交流日益紧密。目前,中国与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关系呈现巩固发展的良好势头,战略、经贸、绿色、数字领域的对话取得丰富成果。可以说,与此前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相比,今天的中欧双方都更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深理解。中国学是各国中国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此,我就中国学的发展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中国学应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为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风俗、价值观念,才能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实现共同进步。中外学者应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基础上,为建设世界文明百花园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淬炼,展现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社会理想、治理思想、交往之道。作为研究中国的学问,欧洲中国学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独特特征和文化元素,进一步深化人类对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不同文明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提供新的视角。这不仅是中国学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学的价值所在。
第二,中国学应立足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国和欧洲的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成就。中国主张“和而不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海纳百川的胸襟格局,不仅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息的重要原因,也是欧洲文明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中国学可以进一步助力中欧双方更加积极的交流互动,以欣赏、包容、互鉴的态度来看待不同文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汲取彼此文化的养分,实现各自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三,中国学应不忘经世致用初心,用学术研究助力中欧合作,应对全球挑战。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气候问题、地缘冲突、宗教问题、粮食和能源危机、贫富差距等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应对这些迫在眉睫的挑战和危机,既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又需要经济的投入、科技的进步,同样也离不开学术研究的加持。中国学不是一门文人书斋和博物馆中的学问,而是要积极回应现实的经世致用之学。投身于中国学的专家学者,应当抱持促进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宏大视野,深入研究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及其背后的深层动因,系统梳理和总结世界各国的伟大实践,为回答好世界的“时代之问”贡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
2023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
作为融通中欧文明的使者,欧洲中国学家和中国本土学者有责任、有义务为沟通中欧文化,增进相互理解,加深友谊合作,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加积极的努力。
来源:社会科学报社,2024-07-02
作者:权衡,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