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家视点

胡晓鹏、刘子源:如何提振发展信心?关键还是要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日期:2024/07/02|点击: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作为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呈现延续向好态势。但5月份M1和M2的新变化仍反映出市场信心不足、预期偏弱。如何提振发展信心?如何创造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还需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用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发展难题。

预期疲弱仍是当前主要问题

在我国,M1代表流通中现金与企业活期存款之和,M2等于M1与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其他准货币的加总。2024年5月末,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4.2%,降幅较上月末扩大2.8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0%,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从原因上说,M1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是由企业活期存款大幅下降引起的,而M2增速放缓则与居民储蓄存款下降密切相关。货币供应“双降”形态虽然是金融市场存款产品变化的客观反映,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货币创造能力和货币的流动性有所降低。

根据业界人士分析,货币供应量呈现的“双降”态势与金融系统主动“挤水分”以及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密切相关。根据央行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企业和居民存款定期和活期存款比重已由2017年“六四开”升至目前“七三开”。相关数据也显示,2024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存续总规模达29.15万亿元,同比增长12.98%,居民早偿率指数加速上行,4月份已经达到37%的历史高位。

以上事实表明,货币供应量“双降”的主因仍旧是市场预期疲弱,企业和居民主动调整资产配置策略所致。但从长期效果来看,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化和居民储蓄存款提前还贷或者基金化,将显著影响消费能力释放,对消费扩张有负面冲击作用。因此,坚持“先立后破”的基本原则,就要更快更好地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紧紧围绕如何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投资与消费形成良性互促,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提振发展信心需要改革破局

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内需提出明确要求,即“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但从近期货币供应量“双降”现象及其成因来看,目前这一良性循环尚未形成,仍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提振信心。

首先,要高度重视投资对信心恢复的决定性作用。实践中,只有企业敢于并愿意投资,国民经济才能够健康发展,才能实现就业稳定和民生改善,也才能传递出经济复苏向好信号进而改变预期疲弱。因此,当前应以盘活投资端为核心任务,着力解决“投哪里、怎样投和谁来投”三个问题。具体来说,所谓“投哪里”,就是应通过深化科技体制与投融资机制改革,引导资金流向制约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领域,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新赛道,以及与消费转型升级相容的重要领域。所谓“怎样投”,就是要通过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投资渠道,加强交易、退市等全链条监管,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让企业敢于投、愿意投。所谓“谁来投”,就是要通过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尤其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保护,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投资活力。

其次,要做好稳定当前消费和激发未来消费的协同。实践中,提振信心也需要消费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由此来看,以改革手段驱动消费扩张应处理好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的协同关系。这里的消费协同有两层含义:一是刺激当前消费不应以挤压未来消费为代价;二是分清当前消费与未来消费差异性,确保其连续性。为此,要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深化流通机制改革,营造健康稳定的消费环境,确保消费的动态连续性。同时,还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市场边际消费倾向,激发未来消费扩张潜力。

第三,要力促投资消费的动态平衡。实践中,当各类经济主体对形势判断和发展预期存在较大认知差异时,会出现投资与消费活动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错位与脱节,引起并加剧供求不匹配的矛盾。为此,深化改革要着力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动态平衡,重点不是供求的完全匹配,而是两者规模和结构上的动态平衡。这需要将扩大内需战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通过强化财政、货币、产业、就业等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及时引导市场主体调整投资方向,促进投资与消费协同互促发展,逐步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中消费动能和投资意愿不足的问题。

最后,要注意引导理财资金的“耐心资本”化转型。必须防止理财资金脱实向虚,要引导它更多流向国家战略导向的投资领域,如数字经济、高科技产业、人工智能、新基建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快理财资金“耐心资本”化转型,推动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共同繁荣,实现理财回报促民生和新质生产力促效率兼顾的目标。为此,一是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通过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提高投资消费良性循环收益在经济系统中的运转速度,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效率;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推动风险投资、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为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面对今后我国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思考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导向、系统谋划和任务布局,用改革办法破解“耐心资本”培育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切实提振发展信心,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上观新闻2024-07-02

作者胡晓鹏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刘子源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