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白羽弘、徐清泉:构建新质文化生产力

日期:2024/05/31|点击:24

新质生产力实现了对传统生产力在代际能级上的更新超越,与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和本质要求是一致的,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由简单追求速度效率,向崇尚质量和效能至上转变,涉及发展理念、发展动能、发展方式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

新质生产力是一种物质生产力,也是一种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有效传播文化、促进文化认同的一种能力。它在本质上属于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快速演进的一股重要力量,越来越成为大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新质文化生产力以文化劳动者、文化劳动资料、文化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突出表征。

更高素质的文化劳动者——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新质文化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产业与文化人文教育融合,让那些既懂文化艺术又有人文涵养,既熟稔文化事业产业运作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科技、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真正成为发展新质文化生产力的主力军、排头兵。

更高技术含量的文化劳动资料——

不同经济时代的区别,不仅在于生产什么,更在于怎样生产,用怎样的劳动资料生产。要顺应和引领与互联网技术、数码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融合并进的趋势,构建相对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功能齐备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下好文化事业产业变革的“先手棋”。

更广范围的文化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对象。在马克思那里,科学技术扩大劳动对象的表现,一是将以往难以加工的物体变得可以加工,二是增加新的劳动对象,三是使劳动对象有了新的使用价值。

举个例子,文旅融合、数字出版、网络文学、在线影视等新兴业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了文化内容的跨界融合、快速传播和个性化定制,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下一步,要利用新兴科技深度赋能文化事业产业,使文化和科技实现高质量、深层次、广领域有机融合,为拓展文化新业态、新天地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解放日报日期:2024-05-31

作者:白羽弘,上海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徐清泉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