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理论】李琳:发展健康文旅产业,推动服务消费场景跨界融合

日期:2024/05/24|点击:21

近年来,“健康+文旅”热潮在中央及各省市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如火如荼地展开,叠加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潜在市场,健康文旅产业正成为一条产值万亿元的新赛道。今年3月,上海发布《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服务消费领域场景跨界融合发展,创新大健康服务融合消费模式”,重点提及文旅、体育、健康等领域。

上海发展健康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经济发达且健康老龄化的社会理念深入人心。其二,上海集聚众多高水平的健康机构、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能有效支撑健康产业发展。其三,上海拥有丰富的文旅 ,人文旅游景观丰富多样,历史建筑、博物馆、艺术馆、公园绿地等适宜开展文化旅游。

目前,上海健康文旅产业在发展实践中的如下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亟待重视和优化。

一是受众群体狭隘,应用场景匮乏。一个长期存在的误解是,认为老年群体是健康文旅产业的唯一受众。事实上,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年轻一代正成为文旅消费和健康消费的主力军,对健康文旅产业的产品创新能力提出挑战。

二是产品同质化问题。健康文旅产业涵盖诸多上下游企业,目前相关产品和服务存在同质化问题,缺乏原创能力的企业一味跟风,忽视了文化要素与“内容为王”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要义。

三是产业 整合力度有待加强。上海虽然拥有丰富的大健康 和文旅 ,但健康和文旅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未能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

预计到2025年,上海老龄化率(编者注: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40%,成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发展健康文旅产业,不仅是文旅产业多样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受众群体日益增加的现实需要。丰富“文旅+健康”业态,打造大健康场景融合化创新消费,推动健康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可着重开展以下方面工作。

突破难点,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

打造全年龄消费场景

以数字化为核心,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使健康文旅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供适合其实际接受能力和个人爱好的定制化健康旅游服务;根据年轻人的职业习惯、生活特点,提供运动与休闲结合的健康旅游项目。

对健康文旅产品进行智能化升级,使医疗健康服务与文化旅游联动,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全方位、开放型、多功能、多业态、多渠道的数字化旅游综合体。

开发特色医疗旅游产品,推进建设国际医疗旅游集聚区,呈现全年龄层次的“健康+文旅”场景融合化创新消费模式。

夯实落点,引导 整合,

推动健康产品迭代升级

规划全局 ,以市场为导向,借鉴大健康产业的特性,确立核心主题,增强吸引力,延长产业链,形成独特的健康文旅。随着旅游消费需求正在从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健康型转变,依托自然生态的养生度假游与人文景观的休闲游成为健康文旅消费新趋势。

针对亚健康人群、老年消费群等客群进行健康旅游产品迭代。关注客群的年轻化趋势,围绕年轻游客需求设计产品,打造“养生+文旅”“医疗+文旅”“温泉+文旅”等健康文旅主题游项目。

提质扩容,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服务消费城市

发挥中医药康养独特优势,将中药、气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文旅游中,扩大健康服务消费规模,提升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内涵丰富、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健康服务消费新体系。

挖掘郊区“一站式旅游”“周末度假”消费潜力,开发户外运动、休闲度假、健康旅居等新业态新项目,构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大文旅+大康养”产业模式。

鼓励和支持健康文旅产业内的企业、研究机构、高校等建立产业联盟,促进医疗机构、旅游企业、文化机构等之间的合作与 共享。制定健康文旅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标准,建立评价体系,有序引导整合各方面 ,提升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打造健康上海、打造国际老年友好城市作出贡献。

 

作者李琳,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上海宣传通讯》2024年第8期“本期策划”栏目

文字:《上海宣传通讯》|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