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72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昨天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连串数字,显示出一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实景图”,也勾勒出上海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数字,映射着发展路径,也体现着发展逻辑。现场,代表委员们结合各自专业角度,深读精读数字,从中读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数: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
读:更关注经济增长背后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
列席上海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认为,上海去年经济增长呈现稳步恢复、回升向好的特点。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4.72万亿元、增长5%,非常不容易,特别是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宏观经济复苏增长的背景下,这个5%体现了科学合理,也实现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较于数据,权衡更关注经济总量增长背后的结构升级、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城市治理、高品质生活等诸多方面的进步,这是上海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出现的新特征和新要求。他关注到,从去年增长来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万元、增长6.6%,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3%等,体现了经济增长的内涵式特征和含金量。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性目标设定为5%左右,权衡表示,这体现了较为客观和务实的态度,更体现了重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特别是考虑到今年世界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增多,上海经济外向程度比较高,与国际市场联系密切,也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上海要加快提升“五个中心”建设能级,重点聚焦“五个中心”建设的国际化发展和联动发展,着力推动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这些都为释放未来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更多增长新动能创造良好条件和基础。
数: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万亿元
读:中国制造的结构转型和能级提升得到认可
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万亿元、增长0.7%;实际使用外资达到2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从数据中,从事国际港务工作的市人大代表丁嵩冰读出发展的内生动力。“如果将统计口径放宽至上海口岸,出口数额还将更大。”他进一步剖析,从出口结构看,去年上海新型产品出口金额占比稳步提升,这意味着中国制造的结构转型和能级提升得到了全球市场认可,既彰显出上海在国家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瞄准推进更高水平改革开放,他认为,接下来还应在货物监管、人员往来、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加大创新开放力度。以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例,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及“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在他看来,其中关键在于加快建设新型和新兴的航运服务业,尤其是发挥上海在港机海工、船舶制造方面的优势,以及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长期以来的龙头领先优势,重点打造航运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和创新中心。
丁嵩冰留意到,《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方案(2023-2027年)》近日发布,其中明确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探索建立安全便利的数据流动机制,提升数据跨境流动的便利性。“商业领域的数据信息交互变得更便利。”他期待,随着上海市数据局的揭牌成立,未来相关部门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数据跨境流动。
数: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50.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
读:国际科创中心策源功能加快凸显
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格外关注其策源功能,她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罗列了不少成绩,比如上海光源二期、活细胞成像线站建成运行,在沪国家实验室及基地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落地上海等等,“这些案例充分彰显了上海在能源、环境、材料、凝聚态物理、地球科学、化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科学基础研究的全球突破,是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科学研究突破力持续完善,产学研深度融合及重大基础工程、重大科学平台等基础科研条件支撑提升的产物。”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850.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4万家”。汪泓认为,数字背后,体现了一种面向未来的进阶决心,加快实现创新产业全球引领,加速“核爆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提高全球科创中心显示度,进而实现高质量创新从“高产出”向“高价值”的转变。
她认为,上海要蹚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之路,可以从科学研究突破、技术创新策源、创新产业引领、创新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配置、创新环境国际化5个维度综合考量。科学研究突破和技术创新体现了创新城市的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产业创新引领体现了创新城市的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创新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配置和创新环境国际化为创新城市提供了基础支撑,分别彰显了创新城市的全球半岛电竞官方网站首页下载安卓 配置功能和开放枢纽门户功能。
数:临港新片区2023年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
读:充分展现制度型开放的战略意义
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临港新片区新一轮市级支持政策出台,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三期扩区获批,落地重大产业项目超过100个、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科创板功能进一步提升,上海上市公司首发募资额、总市值位居全国首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1项重点合作事项加快落地,28个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加快实施,15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市“一网通办”。
市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信息研究所所长王振认为,这些年上海始终把深入实施“三大任务”作为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和引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重中之重。2023年是“三大任务”实施的第五年,可以看到,开拓创新的成果更加集中展现,动能进一步累积释放,也提交了一份积极的成绩单。王振特别提到了临港新片区2023年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展现了特殊经济功能区建设的特别成效,尤其是积极应对国际经贸新规则和全球供应链布局新趋势,临港新片区全力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先行先试任务,主动适应、大胆创新,用实际成绩充分展现了制度型开放的积极红利和战略意义。
数:建设筹措8.1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供应1.1万张“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
读:以民生实事体现城市温度
市政协委员、至合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洪亮十分关注民生问题,他认为,数字背后,体现出政府与老百姓齐心协力,在民生保障方面群策群力:“民生无小事,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解决好巨细靡遗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城市的温度。”
他解读认为,之所以要在“住”上下功夫,因为这是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上海的“加分项”。相较以往,上海不仅在“住”的数量上有所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住”进行了细化,从单独的保障房数字展开到具体的床位数量,这说明政府在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过程中,不断做深做细,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作出了诸多努力。
今年,上海将建设筹措7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筹措供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万张以上,建设筹措保障性住房1万套以上。他认为,上海应当鼓励更多的经营主体参与保障性租赁房建设,既让经营主体能够有稳定收入,又能够让居住者住得长久与稳定。
洪亮还关注到一组数据——去年上海完成12.3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9.6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1台。在他看来,上海已经过了大拆大建的时代,在城市的改造中,需要对一些历史风貌区、老建筑、老街区进行“重塑”,要更善于挖掘都市人文故事,凸显城市文脉与肌理。
数:新增就业岗位60.6万个,建成社区就业服务站点227个
读:“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成效显著
在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姜雪峰看来,“60.6万”这一数字说明上海在推动“15分钟就业服务圈”建设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姜雪峰发现,过去一年,社区出现了许多就业服务人员,推动就业服务走到“家门口”——这正是“建成社区就业服务站点227个”的生动体现,不仅在数字上较以往有很大提升,也呈现着就业服务的新趋势。以往,用人单位通过大型招聘会、招聘网站等方式,让求职者投递简历,而社区就业服务站点的提升,则将招聘下沉到社区,通过面对面的就业服务点,解决各类求职需求,完善了就业覆盖面。“站点增多,但也需要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些服务站点的运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姜雪峰认为,就业站点提供的岗位往往更“接地气”,也在社会营造出“行行出状元”的氛围。
姜雪峰认为,今年就业还得将政策用好用足,尤其是对高校等重点人群的就业,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案。比如,需要用人单位将需求提前释放给高校。“高校学生要在求学的过程中思考就业需求,全过程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高校也得让职业教育全面融入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规划、贯通式培养、全程式对接。”
数:新增光伏装机94.6万千瓦
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探索更多能源绿色转型应用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上海2023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市人大代表、上海绿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加亮认真研读了生态文明领域的数据,他认为,上海在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行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比如,新增光伏装机94.6万千瓦,说明我们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跑道上稳步前进,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坚持贯彻,在能源管理和能源绿色转型领域跑得更稳更坚定。”
方加亮认为,目前,在能源管理和能源绿色转型的应用领域,上海还有大量可以探索和突破的空间。虽然光伏发电在厂房、园区和办公楼等区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的应用却相对较少,还有大量可利用空间,如河道、滩涂、高速路、高架路等区域的两侧有待开发成为光伏廊道,温室大棚和鱼虾养殖塘也可以加装光伏设备,利用好剩余光能。又比如,分布式储能可以在用电高峰时段起到非常有效的调峰调平作用,建议出台相应政策并明确路径,从而推动和鼓励分布式储能的研发和应用。
他认为,能源管理和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全社会有耐心、有毅力,更要敢创新,敢突破,从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数:优化营商环境6.0版208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读:营商环境改革正一步步走向精细化
市人大代表、市人大财经委委员、德勤中国副首席执行官刘明华持续关注上海营商环境的优化,在她看来,优化营商环境6.0版208项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意味着上海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深化改革迈出了坚实一步:“目前,上海从1.0版到6.0版方案共实施了951项改革任务举措,改革举措一一落实,也意味着上海的营商环境改革在迈向‘深水区’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精细化。”
让她印象较深的例子是上海自2019年起探索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制度,至今已更新到4.0版,截至去年11月底,上海已适用清单对7968家经营主体实施免罚,免罚金额合计7.8亿余元,给经营主体更大的容错空间。
刘明华认为,作为国内最早开展营商环境改革的城市,上海担负先行先试,继而向全国贡献经验的重要任务。而随着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总体方案“80条”的出台,上海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在进一步缩小:“我在人大参与了不少涉外营商环境课题调研,不少企业表示上海是最接近国际市场的地方。”
今年上海将实施新一轮150项任务措施,全方位提升企业感受度。她建议,上海可围绕营商环境改革、投资促进、人才、金融、科技等相关政策法规,在同步出台更积极政策举措的同时,应注重出台相应的细化指引、实施路径,为基层推进实操落地提供明确指引。
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累计汇集各类应用1466个
读:“两张网”建设夯实上海数据底座
市人大代表贺仁龙认为,“一网统管”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的“牛鼻子”工程,目的在于开创上海高效能治理新局面。报告中的相关数据凸显上海正聚焦城市运行的难点堵点和政务服务的高频事项,推动“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更加实战管用、更加高效便捷。从应用数据中可以看到,上海扎实的数据底座,已逐渐覆盖城建、交通、安全、应急、环保、气象、民生、文化等各领域,让“一网统管”的场景得以百花齐放。
市政协委员刘迎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说明“两张网”建设有力推进。数据上链和政务区块链、“图网码”、一体化办公等攻坚行动取得积极成果,上海已进一步强化城市数字底座能力。其中,200个“智慧好办”高频事项、296项“免申即享”政策服务的推进落地,说明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个性、精准、智能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1466个应用的汇集,意味着上海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方面,正逐渐实现多元异构数据融合,逐步强化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联动,分类建设“通用型”“垂直型”“生态型”等一批场景应用,提升了部门数字化治理能级水平。
进一步赋能城市治理,他认为要根据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要求,持续推动“两张网”迭代升级,强化数据基础设施,健全数据流通机制,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场景,基本形成数字政府体系框架,促进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和数字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