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 | 四场平行分论坛 各国专家学者妙语连珠

日期:2023/11/28|点击:33


24,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正式开幕,在开幕式和主论坛后,四场精彩纷呈的平行分论坛同时拉开帷幕,通过选取四个不同主题,以主旨演讲与沙龙对谈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既能聆听顶尖专家学者在专业领域的独到见解,又可以看到嘉宾们氛围轻松的聊天互动。会场上,妙语连珠、思想奔腾、气氛热烈。

观念的叠进

 在主题为“观念的叠进:思想、典制与器物所见中华文明”的分论坛一上,近三十名中外嘉宾围绕中国古典学和中国历史文化展开交流。

 与会学者们探讨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古代中国、认识现代中国。不少学者认为,基于中国实践经验的中国学,不仅局限于梳理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还包括思想理念红利。著名汉学家、艺术史家包华石致力于从艺术史角度,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关系,重塑中国文化艺术的本来历史地位,他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对宋朝的一些研究观点。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国家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姚遥认为,文物是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不忘源头活水、牢记文化初心,就必须重视保护和发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今天我们讨论的“器物”不仅仅是文物,还包括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古代典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在国际体系大变革、大转型的百年变局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在国际传播中牢牢掌握历史和文化主动权,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在深化交流互鉴中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阿尔巴尼亚国际问题研究所常务理事吉尔吉·西纳尼认为,中国哲学是一种关于和谐和道德的哲学。中华文化强调公平和正义,这些对于消除当今国际秩序中的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道路的探索

 在主题为“道路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的分论坛二上,约四十名中外专家就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思想,以及中国道路的学术与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破解全球治理与发展困境有赖于对中国智慧与中国道路的提炼与理解。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王昌林用比喻形象地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如果把中国式现代化比作一台向前进行的列车,那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火车头,改革开放是发动机,法治就是稳定器。

 王昌林表示,建成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破解的时代命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化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提供了一个“富矿”,相关研究理应能产生一些重量级的经济学成果,这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国家的现代化服务,另一方面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为经济学增添新的学术成果。

 斯里兰卡央行原副行长、世界银行南亚首席顾问拉尼·迦耶认为,在如何把自身发展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的问题上,中国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她表示,中国决心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治理,尤其是与31个共建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通过投资可再生能源,采取综合污染减排措施,使“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绿色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这是中国成功对世界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佳话。

 巴西瓦加斯基金会巴西-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高文勇教授在盛赞中国实现8亿人脱贫的成就的同时,表示中国学研究更重要的一点是推动文化的复兴。他认为,贯穿欧亚大陆、连通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曾向西方传播了东方的知识与思想,进而促进了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如今,民粹主义、排外心理和贸易保护主义再次在西方蔓延,“一带一路”倡议及其背后蕴含的中国智慧很可能为一场新的文艺复兴提供必要的养分。

 高文勇认为,中国学致力于研究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根本目的是要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他以中国老庄哲学蕴含的哲学思想与西方辩证法的对比举例,认为西方应从中国阴阳调和式的哲学思想中汲取智慧,通过了解中国的概念、理论与方法来应对当前的重大问题。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指出,西方国家根据自身现代化道路局部经验所形成的社会科学范式和理论体系,在世界社会科学知识格局中占据着近乎垄断的地位,而这恰恰是目前全球治理及一些国家的发展治理陷入双重困境的思想缘由之一。

 苏长和表示,世界应当就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弊端进行反思,西方文明并不代表人类政治文明的唯一前途。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其实是中国人基于对更好的现代化道路的一般规律和做法的理解,用中国特色的话语进行了表述。

文明的互鉴

 在主题为“文明的互鉴:比较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分论坛三上,嘉宾们围绕着如何审视当今中华文明这一命题进行阐述。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主任、教授徐宝锋认为,应该建立中西方文明平等对话机制,当前无论中国怎样看世界,西方还是坚持用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来理解中国。同样,西方也没有把西方以外的发展中国家、拉美、非洲等地,纳入到平等对话的对象中。因此长期以来,西方关于中国的知识也是存在着一些偏颇和误差的。“希望中国快速地参与全球治理的推进和支撑建设,这就需要全球范围内和中国有关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以及政商组织与中国开展平等对话。”徐宝锋认为,只有当东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之间能常态化开展自由而多元的对话,才能弥补知识的缺陷,形成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西班牙知华讲堂副主席维克多·柯蒂佐讲述了对于“一带一路”的观察,他表示,2013年得知“一带一路”这一概念时,就意识到这是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一种表现。“发起了这一倡议,使得全球许多国家因此获益,各国联合起来共同发展,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大胆的选择,给国际关系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愿景,可以把它定义为充满希望的现实主义。”

学术的演进

 分论坛四以“学术的演进:代际传承与范式转换下的中国学”为主题,2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碰撞思想火花,探求世界中国学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提出,当前构建中国自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成为时代课题并取得积极进展。随着“东升西降”国际态势的逐步形成,中国形象的传播应该“自塑”与“他塑”相结合,注重话语创新,“话语创新不仅是原风格的转变,话语的背后是思想与道德。我们要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更加充分鲜明地展示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与精神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伯江则以“中西碰撞中的中国语言文化”为主题,从汉语书写形式的改革、语言革命与文学革命等方面分享了他的观点。“进入新时代以来,汉语言文化建立起了基于汉语特点,又包容了世界语言类型的创新理论,揭示了中国人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特点,这是具有普遍文化意义的。”张伯江认为,当下亟须用新范畴观认识和理解汉语文化。中国式的范畴观可以更好地解释文学争议,从而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中国文化。

 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与当代亚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米哈廖夫已在中国生活了11年,他称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在演讲中,他以“如何改变中国研究的问题导向”为切入点,从自身经历与哲学角度分享想法。他提出,中国与外国间需要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人”,促进彼此沟通,达到相互包容。

 此外,中国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陈樱向海内外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历史地位、现实定位与未来方位,并强调了其在世界中国学研究中的角色与功能。

 随后,三场议题各异的学术沙龙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交流研讨,现场对谈中国学,分享真知灼见。其中,西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浩分享了历史学家傅斯年对新中国史学的发展贡献,并由此回顾了近百年来现代学术的发展历程,以此启迪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新思路。


来源:新民晚报,1125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