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书店去,看到《维梅尔的帽子》,不会猜出这本书是关于中国的历史,你大概会觉得是写荷兰或欧洲的。”2023中国学贡献奖获得者、加拿大历史学家卜正民说,“我就是用这个‘手段’来邀请外国读者进入中国和世界的那段历史。”
11月24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上,因致力于中国学研究、推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卜正民与韩国历史学家白永瑞、新加坡外交官和学者马凯硕一起,荣获2023中国学贡献奖。
在全球意识下长大的一代人
要让外国读者共历中国的庞大过往,不是件容易的事。卜正民知道,外国读者对中国的朝代兴衰、帝王将相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具体情境。他因而每每以小见大,书名都别致非常:《纵乐的困惑》《维梅尔的帽子》《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等等。卜正民还曾领衔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这也是一套面向西方大众的中国历史。
卜正民大学时主修英国文学。他的家庭和中国没有关系,朋友里也没有中国人,但因为对大乘佛教的兴趣,他选修了一门佛教哲学课,由此更加相信“源自亚洲的宗教和哲学传统应该与我在基督教和欧洲传统中所接受的教育发生互动”,然后,他开始学习中文。
“没有什么兴趣是纯粹个人的或偶发的:它们都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就我而言,这个情境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随着全球意识的兴起,战后世界秩序的逐渐瓦解。我们这一代人开始相信,没有任何单一的文化传统足以应对世界面临的经济、政治和环境挑战;一种不依赖于种族主义或民族主义的新世界秩序将会出现。”卜正民在获奖感言中说。
1975年,卜正民来到上海复旦大学做交换生,主攻的晚明中国史恰好与他早前研读的莎士比亚处于同一个时代。他说自己是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世界情境开始接触明朝,进而意识到明代中国并非孤立存在,“它是一个全球性世界的一部分,并且已如此存在了数百年。这个认识使我走上了我的历史研究之路:将中国置于一个更大的、超越其本身的全球框架中。”他说,得益于自己“局外人”的身份,他没有文化或信条的负担,而现在,“局内人们已经认可了,我这个局外人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可能有助于形成一种对中国更客观、更普遍的认知——这不仅仅是一种从中国自身出发、为中国自身服务的认知,而是将中国视为世界一员的认识——毕竟,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保持聆听的能力
白永瑞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大学生。在获奖感言中,他自述是在反思韩国社会的过程中,对中国的革命产生兴趣,因而开始研究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青年的日常文化。而1992年中韩建交后,以东亚为单位的地区性思考和实践得以可能。从那时起,他开始提倡“东亚论述”,从东亚视角去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而将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探索“东亚共生社会之路”。他说,他研究中国,“不是旁观者的看法,而是参与者的姿态”。
他说,各国家和地区积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经验,都是一种 ,应当互相尊重并珍视。与此同时,大家也需从各自的切身感受出发,批判性地探讨、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 ,才能共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局限。
白永瑞在此提到了一种“以小成大”的态度:“成大事者,要先做好小事。”他还谈到一种需要首先培养的能力——聆听,深入地“聆听”对方,由此反思自己以往的认识,进而升级自己的认识。这也关联到他在采访中提及自己最喜欢的中国文明的特点——包容力和融通性,他说这也是古代朝鲜文人称中国为“大国”和“上国”的原因。他强调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中国学,都应该互相借鉴、互相参照。
“亚洲的21世纪”
马凯硕因故未能到颁奖现场,于是录制了一段视频发表获奖感言。他回顾了世界历史,揭示出长期以来,中国和印度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而由西方主导的时间只是过去两百年,他相信中国、印度和其他伟大的亚洲社会都会自然而然地复兴。
“遗憾的是,西方领导人和决策者在智力和情感上,都没有准备好接受正在我们眼前展开的‘亚洲的21世纪’。”马凯硕说,世界上大多数社会都与中国有数个世纪乃至更长久的密切联系,中国文明以其深厚的智慧深受尊敬,而今天,“通过分享自己的智慧,中国正在帮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他再次抨击了中国威胁论的荒谬,并强调这就是全球应当更深入了解中国的原因。
马凯硕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印度信德人后裔的贫穷家庭,成长并工作于新加坡这个文化大熔炉。他曾在新加坡外交部服务三十三年,两次担任新加坡驻联合国代表。2004年起,他转身进入学界,担任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十三年。
马凯硕援引了已故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的话作结,这也是十年前傅高义接受这一奖项时所说的:“在中国被认可为一个真诚致力于向西方解释中国的人,令我深受感动。”
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历史学家。
1951年生,198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卜正民学术视野广阔,擅长将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中,并以世界的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作品包括《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维梅尔的帽子:从一幅画看全球化贸易的兴起》《塞尔登的中国地图》等。
卜正民曾领衔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并撰写了其中的《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近期荣休以来,他醉心于写作、音乐、徒步。
白永瑞,韩国历史学家。
1953年生,1993年获得韩国首尔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韩国翰林大学、延世大学历史系。历任韩国现代中国学会会长、韩国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会长,还曾任韩国批判性季刊《创作与批评》主编。
著有《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研究》《东亚的回归》《思想东亚》《在核心现场重思东亚》《社会人文学之路》《横观东亚》《打造中国现代史》和《东亚论述的轨迹与未来》等。
2018年正式退休后,白永瑞在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开设特别讲座,同时将更多精力放在从东亚视角分析中国崛起这一全球性课题。
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新加坡外交官和学者。
1948年生,1971—2004年服务于新加坡外交部。2004年,出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始院长。
马凯硕有多部关于全球地缘政治及治理的著作出版,包括《走出纯真年代——重建美国与世界的信任》《新亚洲半球》《东盟奇迹》《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抉择》《大融合》《亚洲的21世纪》。
2019年,马凯硕成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同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所获“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奖章”的颁奖词总结了他的杰出成就,“一位酷爱历史与哲学的天才外交家、一位长于思考也能启迪人心的作家”。
来源:文汇报 202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