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 | 用脚探索上海 用心感知中国——世界中国学大会中外嘉宾分两路参访上海多地

日期:2023/11/26|点击:10

24日上午,以“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为主题的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400多位全球中国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学的最新成果。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国发展的最新面貌,昨天下午,中外嘉宾分两路来到上海多地参访,用脚探索上海,用心感知中国。

理解中国道路

23日下午230分,嘉宾们首先来到位于长宁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首提地——虹桥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古北市民中心),开启了基层民主实践的感受之旅。20191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社区治理和服务情况,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展示区,工作人员向嘉宾们介绍基层人民民主如何汇聚民智民意,成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中国居民积极参与,连居住在这里的外籍友人也能够贡献才智。”工作人员讲述了土耳其人诺扬·罗拿的故事,这位从不把自己当“外人”的古北外籍居民长期活跃在基层民主的第一线,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2018年他针对《个人所得税法》提出的涉外籍人士的相关意见建议,最终被全国人大采纳,写入相关法条。听完了工作人员的介绍,来访嘉宾们感触颇深,对于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来自俄罗斯的嘉宾汉伊理是研究中国古典哲学的学者,对于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研究颇深。他告诉记者,2000多年前,东西方几乎在同一时期,诞生了诸多思想流派,这是人类突破自我、寻求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中国的先贤大哲,也成为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的群星,是全世界共同的财富。“直到今天,这一点并没有改变,我们依旧在实现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摸索前行,不断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实践。”汉伊理表示,在参观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展示案例后,他的感受是,中国已经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和2000多年前一样,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不断努力着。“每个国家都必须在探索中寻找最适合自身的道路,而不应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汉伊理说,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国家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以对话交流消弭纷争与误解,创造合作共赢的契机,这也正是世界中国学大会所倡导的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在市民中心二楼,向嘉宾们展示的项目,是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戏曲老师在介绍了昆曲的历史、服饰、唱腔等知识后,现场表演了经典剧目《牡丹亭》选段。优美的身段与唱腔让人为之着迷,嘉宾们纷纷鼓掌喝彩。汉学家郝星晴来自阿根廷,当她得知昆曲是一种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剧种后,感到非常惊讶。“如此美丽的古老戏剧,我居然第一次听到。”郝星晴说,十年前阿根廷人对中国了解甚少,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何对中国如此着迷。如今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以及中阿两国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阿根廷人开始学习汉语并爱上了中国文化。“但我觉得还是不够,每次来到中国都会发现自己存在很多知识盲区,一方面说明我要继续努力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还需要增强,让世界能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张朝意教授也表示赞同。张朝意认为,应当用外国受众更能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她说,因为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等情况不同,如果直接使用国内的惯用传播模式可能让海外受众难以理解,因此需要在观念上创新突破,采取适合各国特点,并适应当今传播规律的形式加以推广。“影视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张朝意表示,例如国产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就在非洲成为现象级爆款产品,虽然远隔万里,但中国传统家庭的伦理情感能够被当地观众所理解,从而获得共鸣。另一个案例是,在阿拉伯国家,中国的儿童动画片非常受欢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广为传播。例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能够跨越国界和民族的鸿沟,让海外观众产生共情,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认识中国、理解中国,在未来也很可能喜欢上中国。

领略开放成就

一块电子大屏一览浦东全景。还有细致的图文展览,灵动的互动设计,丰富的实物陈列……上海改革开放的鲜活历程在形式多样的呈现中跃然眼前。昨天下午,近20位中外嘉宾来到浦东新区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实地参观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十周年改革建设成就展。展馆里人潮涌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访的外国嘉宾们仔细聆听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创新做法,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还有人捧着打印出来的厚重参考资料,一边观展,一边不停地对比、记录。印度索梅亚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沙海丽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已有数年,她感叹于中国在航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的成就,“我们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面临的问题具有相通性。今天来到这里,我见识到了许多可供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的中国经验。”哥斯达黎加大学教授帕特里夏·罗德里格斯特别关注中国芯片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技术进步,你们能够独立发展本土产业。在西方,从报纸上得到的信息是非常扭曲的。世界中国学大会是向世界展示真实中国的关键机会,是世界知识分子走进中国的重要窗口。”敞开开放的大门,中国就能发展,打开交流的窗户,文明便会繁荣。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认为,上海是了解中国的一个横截面,“上海自贸区10年来的迅猛发展,既是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上海在世界的独特标志”。

体验有序治理

和谐咖、温馨黄、平安绿、幸福红……嘉宾们来到五里桥街道,映入眼帘的是加装电梯上涂满了七彩斑斓的颜色。这些“七彩电梯”,开启了居民们“一键直达”老房的幸福生活。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许多老年居民的心之所向。然而,过程中问题接踵而至:不同诉求如何平衡?经济利益怎样清算?如何做出人人满意的“完美方案”?关键在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萌发的居民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三会”制度。在这里,每一位外国嘉宾都竖起耳朵,讲解员正将这民主协商的故事娓娓道来,中国式民主、中国式制度创新绽放光彩。在五里桥,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亲手触及了“中国办法”的深厚根脉。在街道儿童活动中心,他们看到“儿童友好社区”的新概念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在黄浦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一座“小黄伞”亭里,由残障学生亲手制作的醇香咖啡让他们品尝到了中国温度;在垃圾分类投放点,他们亲身体会到了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中国担当……马尔代夫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阿希姆·阿卜杜勒·萨塔尔对垃圾分类的举措兴趣颇浓。他认为,上海在居民区推进垃圾分类的举措十分高效和可持续,并特别强调了来到中国实地调研机会的可贵。“通过这次走访,我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在过去几年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成就,更看到了其他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来源:新民晚报 2023-11-24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