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里,有着某种一以贯之的现代性或‘上海性’。上海城市的开放、包容、创新,未来需要更多地服务于有世界影响力的引领性。”日前,“面向世界的城市精神”讨论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多位沪上学者、作家围谈,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从空间变迁探讨上海文化和城市精神。
讨论会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特别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主办、《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编辑部承办。诸大建尤其强调了“城市景观”与“城市精神”的密切互动——上海自1291年以来的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对应着从老城厢到外滩和江湾大上海计划,再到人民广场、陆家嘴、虹桥国际枢纽的不同的城市中心及空间形态,城市精神从空间形态得到充分证明。“上海未来的发展,正在从一江一河的内陆型的多中心,走向大都市圈和大江大海的多中心。”他说,无论是“建筑可阅读”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近沪上各具特色的空间,还是市民游客漫步一条条特色“网红”马路打卡,挖掘空间背后的故事与底蕴,都体现了上海实体建筑与文化发展的彼此赋能。
聚焦上海城市精神品格,有学者从文学文化角度展开阐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建华教授指出,上海城市的发展,对于文化研究工作者带来了很大挑战,“不能盲目抄袭西方理论,而应结合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发展出行之有效的理论。”他举例谈到,如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把欧洲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贯彻到《人间词话》当中,这种开放的、世界性视野与他在上海编杂志,从而受到上海影响有关。
“现代性的城市研究中,有意思的是真正城市人的生存状态,包括普通人在日常空间里面走动、生活、居住,一定会作用于其感官和精神,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看来,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红色文化都有特定含义,扎实的研究需要注意时间段落和历史脉络。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院长认为,艺术作品呈现红色文化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庸俗化和廉价化,强调“要用艺术的方式传达红色文化的精髓”。
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谈到:上海文化底色做得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能守得住“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上海江南文化本来就是很开放、面向世界的,不单单是农业传统,也是手工业传统,一直有面向世界的渴求。”
评论家、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毛时安研究员提出,在这座城市要让人民的智慧、文化人的智慧能够充分涌流,要积极、主动为中国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把二十大报告描绘的蓝图变成行动。在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李泓冰副社长看来,上海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上海实践”“上海样本”,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新境界。财经观察家秦朔认为,“未来应更注重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让城市建设既面向世界,又植根于当下的创新实践。”
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从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上海如何形成高质量的开放格局?以上海城市精神为内在动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大都市建设,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哪些重要支撑?上海承担着时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郑崇选研究员说。
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杂志社社长徐锦江研究员谈到,上海历史上多次起步都离不开向世界开放,作为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上海未来空间整合更需要面向世界,从而持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和居民幸福指数。在他看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上海之所以是上海的本质属性,也是上海未来不断创造新奇迹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