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 上海历史上多次起步都离不开这一点,未来不断创造新奇迹更要坚持这一点

日期:2022/11/07|点击:10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从而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上海如何形成高质量的开放格局?以城市精神品格为内在动力,上海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111日,“面向世界的城市精神”讨论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郑崇选致辞。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建华指出,上海城市的发展,对于文学、文化研究工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不能盲目抄袭西方理论,而是应该结合上海这座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实际,来发展出自己行之有效的理论。

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毛时安强调,党的二十大向世界鲜明表达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上海是中国最具有国际化可能,也是最具有国际精神的一座城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赋予上海以重任。为此,上海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让人民的智慧和活力能够充分涌流,要积极主动为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把二十大报告描绘的蓝图变成行动。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认为,上海“三大文化”(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提出,把上海文化地表下深层次的内涵凸显出来了,非常有价值,体现出上海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红色文化是革命的、进步的,具有引领性。海派文化是创新的、城市的,具有很强的当代性和开放性。江南文化是传统的、历史的,同时又是乡土的。

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副社长李泓冰指出,党的二十大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上海是现代中国的一把钥匙,先行先试,提供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上海实践”“上海样本”,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新境界。比如,超大城市的旧城改造,堪称世界性难题,成为不少国家种族矛盾、阶层冲突和治安困境的源头。今年,上海全面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这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在此过程中,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成功化解了“钱”“人”和“兼顾城市历史风貌”等诸多挑战。

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认为,上海长期以来一直是面向世界的,未来必将继续面向世界,这种信心便来自上海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体现在通江达海、多元主体混合的、面向世界的码头文化;体现在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主体性,为了民族复兴、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桥头堡或源头文化;体现在不断变革创新的潮头文化或者说创新文化;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服务文化。未来应更注重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既面向世界,又植根于当下的创新实践。

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指出,上海其实有“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还有一个是对外开放。处在当下,面向未来,既要“海纳百川”,也要重视“壁立千仞”,突出上海自身的文化特色。要守住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与丰富的文化遗产,并加以修复、改造、更新和利用。

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认为,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得到充分证明。上海未来的发展,正在从“一江一河”的内陆型多中心,走向大都市圈和大江大海的多中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这三大文化里,有着某种一以贯之的现代性或“上海性”。上海城市的开放、包容、创新,未来需要更多地服务于有世界影响力的引领性。

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甘露认为,现在说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都是有特定含义的,相关研究需要注意时间段落和历史脉络。关于现代性的城市研究,有意思的是城市中人的生存状态。在这样一个日常空间里面走动、生活、居住,一定会作用于每一个人的感官和精神,会对人产生影响。而这些也是城市文化背后本质性的东西。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嘉宾就上海城市精神的源流、特性和未来交换了看法。

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杂志社社长徐锦江研究员作会议总结。他表示,上海历史上的多次起步都离不开向世界开放,上海作为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未来空间整合更需要面向世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上海之所以是上海的本质属性,也是上海未来不断创造新奇迹的内在动力。

本次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指导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主办,《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编辑部承办。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