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 | 聚焦上海发展内在动力,“面向世界的城市精神”讨论会举行

日期:2022/11/07|点击:10

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上海如何形成高质量的开放格局?以城市精神品格为内在动力,上海如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111日,面向世界的城市精神讨论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毛时安认为,作为最具有国际化可能、也最具有国际精神的城市,上海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让人民的智慧和活力充分涌流,积极主动为改革开放攻坚克难。

上海长期以来一直是面向世界的,未来必将继续面向世界,这种信心便来自上海城市精神。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认为,城市精神体现在通江达海、多元主体混合的、面向世界的码头文化;体现在充分彰显中华民族主体性,为了民族复兴、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桥头堡或源头文化;体现在不断变革创新的潮头文化或者说创新文化;体现在以人为本的服务文化。

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认为,上海其实有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处在当下,面向未来,既要海纳百川,也要重视壁立千仞,突出上海自身的文化特色。

同济大学教授诸大建认为,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得到充分证明。上海未来的发展,正在从一江一河的内陆型多中心,走向大都市圈和大江大海的多中心。上海城市的开放、包容、创新,未来需要更多地服务于有世界影响力的引领性。

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上海文化》杂志社社长徐锦江研究员作会议总结时表示,上海历史上的多次起步都离不开向世界开放,上海作为全球网络的重要节点城市,未来空间整合更需要面向世界。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是上海之所以是上海的本质属性,也是上海未来不断创造新奇迹的内在动力。

本次会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指导支持,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主办,《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版)编辑部承办。

 


文字:|图片:|编辑:

最新

热门

返回原图
/

Baidu
map